高炉炉况的判断与调节

高炉炉况的判断与调节

ID:43859964

大小:2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16

高炉炉况的判断与调节_第1页
高炉炉况的判断与调节_第2页
高炉炉况的判断与调节_第3页
高炉炉况的判断与调节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炉炉况的判断与调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炉炉况的判断与调节炉况的稳定是相对的,为了保持长周期的稳定,消除外界多因素的干扰,工长对炉况的判断与调节显得尤为重要。炉况的调节,无非是调节四大制度,本节内容先阐述四大制度的调节,然后在讲述如何整体把握炉况,进行一般的炉况分析。一•碱度的调整炉况的稳定,必须保证良好的炉渣流动性,而炉渣R的高低,直接影响炉渣的流动性,此外,炉渣其他成分的变化,工长们也应同样重视。特别是AI2O3和MgO,AI2O3高于16%,炉渣的流动性明显变差,MgO在10〜12%是比较合适的,但湘钢的渣相中大多只有8.5%左右的水平。调整R时注意以下几点:1.R容易调整,但很难一步到位,计划休风时,一般考虑提早1一・2个

2、班将R校准。2.炉渣R调整以后,一个冶炼周期后,实际炉渣R不一定与计算的R相符,一般需1.5个冶炼周期,这是因为炉渣R比重小些,炉渣容易滞留在炉内局部区域,从而造成R的波动。3.炉渣的热熔比铁水要高,炉渣R的波动容易造成软熔带的波动,给炉况及煤气流造成一定的影响。二.热制度的调节保证充沛的渣铁物理热时高炉冶炼最基本、最重要的前提,甚至在顺行和炉渣发生异常的时候,必须先保证炉渣,否则是不可能有顺行的,高炉相继发生的炉凉事故,给炼铁工作者的教训是非常深刻的。实际上是渣铁的物理热充沛,即渣铁的温度比较高,另外,述有铁水的化学热也是比较重要的一个参数,即版报上记录的铁水含Si量,在正常的冶炼强度下,铁

3、水Si含量高,铁水物理热亦很高。它们是正比关系,铁水中Si的还原是在高温的条件下被还原的,铁水温度越高,炉内的矿石中Si还原条件越好,铁水Si含量越高。但不同高炉相同的铁水化学热,其物理热的水平有一定的差别,比如某钢厂一高炉[Si]含量0.45时,铁水物理热约1480°C,但另个高炉Si约0.30时,铁水物理热亦有1480°C,这主要时与矿石中Si述原的条件不同所能决定的,这方面的知识大家可查阅一些书籍,比如“低Si铁的冶炼”方面的问题。当然它与炉缸的大小及其炉缸散热能力、软熔带形状有关。热制度的波动对炉况的影响很大,炉子向热时一般都造成炉腹煤气体积膨胀,炉内压力较高,风量难以维持而且软熔带上

4、移,从而造成气流的变化,进而影响炉况及长期稳定。热制度的调节,要定[Si]—个定量调节,即[Si]变化0.1%时•,焦比变化4〜6kg/tFeo针对目前高炉低Si比较多,特别是连续低Si,但乂不是很严重,工长如果处理不及时,很可能造成更大的事故,为此,在此做一点说明。因原燃料变化,或炉墙渣皮脱落等原因造成炉温向凉时,工长要及早将风温、喷吹煤用好,提前把握炉温的趋势和走向,如果铁水炉温基础已经很低了,而从风口、料速等指标判断并没有向热趋势,此时很可能炉缸内已出现亏热,必须加净焦集中补充热量,同时在加净焦以后,适当减轻负荷约一个冶炼周期。为什么这么做效果比较好呢?加净焦是集中补充热量,能短时间内将

5、热量补充,但我认为一次性完全补足是不大可能的,况且,在不是很凉的情况下,一次性加集中焦过多,易造成热悬,反而又要退煤、停煤等,给顺行造成影响,加适量集中焦后,后面轻负荷料,让冶炼的高温铁水补充炉缸热量。当然,后面也可能加净焦,直至炉缸热量充沛。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注意把握一个度,负荷调整不宜过长,要提前调轻。如何预防炉子大凉呢?以下几点是值得工长非重注意的:1.保持对炉温的良好感性,一旦感到向凉,工长必须早采取措施,同时尽可能找到造成炉温向凉的原因。2.必须绝对保证上料和布料的准确性,工长上班时必须认真检查料车集中斗中矿石和焦炭的实际含量,保证计量设备不出大问题。3.操作时,注意防止出管道,以

6、及综合负荷的稳定,特别在炉况失常前,及时调整综合负荷至2.9-3.0左右。二.送风制度与装料制度送风、装料制度,它实际上是上下部调节下部调节的目的是保持适宜的风口回旋区和理论燃烧温度,使煤气流的初始分布合理,温度分布均匀,热量充沛稳定,炉缸工作活跃,调节方法和手段是风口面积、风量水平以及风口长度。回旋区的形状和大小是非常重要的,它反映了风口的进行状态,它直接影响气流和温度的分布和炉缸的活跃程度,回旋区的形状和长度、大小如何控制呢?其直接因素主要是鼓风参数和原燃料条件,上部装料制度和软熔带形状可以垂直影响其局部形状,而鼓风参数主要是鼓风动能、风速。上部装料制度即通过装置来控制炉料的分布,使块状带

7、的矿、焦比分布合理,从而使上升的煤气流的分布合理可控,从而充分的利用煤气的能量。软熔带的形状是由上部装料制度和下部煤气初始分布形成的温度场以及原燃料的物理、化学热性能三者综合决定的。上部调节的主要手段是装置,料批重,料线和负荷。二.炉况的整体判断与调节1)炉况的整体把握,对一个工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中夜班,能及时根据炉况的变化进行相应的操作,从而使炉况长周期的保持稳定顺行。2)俗话说:“三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