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研究

高职院校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研究

ID:43861173

大小:34.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0-16

高职院校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研究_第1页
高职院校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研究_第2页
高职院校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研究_第3页
高职院校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研究_第4页
高职院校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职院校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职院校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研究【摘要】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已成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耍支柱。高职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与我国的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深入分析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压力的成因,提出缓解职业压力的对策,以促进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心理健康问题对策研究【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095-3089(2014)02-0180-022005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进一步指出要落实科学

2、发展观,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高职教育的迅速发展,给广大高职教师带来发展机遇和巨大的挑战。然而,高职学校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却不容乐观,由此不仅会导致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的降低,还会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产生不利影响。1.高职院校教师心理健康的现状及成因1.1现状1.1.1职业行为问题高职院校教师常常认为职业学校的学生是“孺子不可教也”,对学生的期望降低。逐渐失去对学生的爱心和耐心并开始疏远学生。教学活动缺乏创造性,对教学完全丧失热情,厌恶教学工作,试图离开教学岗位

3、。11・2社会适应不良教师以满腔热情投入崇高而神圣的教师职业,但是现实总是令人不满意。青年教师埋怨工作繁朵、学生不听话,就会出现心理失衡;屮老年教师埋怨教学任务中,希望得到领导的信任和支持,也会出现心理失衡。1.1.3人际关系紧张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健康的重要条件之一,然而教师面临较大的压力时,会造成与家人、朋友、学生的人际关系紧张,影响工作和生活。研究表明,教师在校内除工作关系外,经常与他人交往的只有18.96%,在校外经常与他人交往的仅仅12.48%o1.1.4心理失衡、情绪不稳定一些教师在工作、学

4、习、生活中不能处理好理想和现实的矛盾,遇到挫折易产生强烈的心理失衡,并诱发不良情绪,如嫉妒、自卑、妄想、愤懑、抑郁等情绪和攻击性行为,有的还出现思维不灵活、心境不佳、反应迟钝、情绪低落、记忆力衰退等心理机能失调的状况。1.1.5生理健康受损当教师面对压力事件或情境时,会出现如呼吸加快,血压上升、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激素增多等生理反应。如果压力过多或持续过久,则容易导致身心耗竭,从而产生严重的精神负担,导致心理障碍和身心疾病。1・2原因分析1.2.1教师职业特点“学高为师,身止为范”,教师既肩负着道德和

5、技能的压力,又背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责,这是教师职业的特殊性。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思维活跃的人,因此要求教师的工作应具有创造性和灵活性,无形中增加了教师的心理负荷,易出现“教育难搞、学生难教”的紧张情绪。1.2.2社会对教师的期望过高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对教育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加上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也要求教师运用新的教育理念,要有敢破敢立的胆略,勇于创新,能大胆地搞些创新教研课题,进行教改实验。然而,教师在这种新旧认知结构的尖锐孑盾及寻求转轨时期的新出路,给教师施加了无形的压力。1.2.3学

6、校管理给教师带来工作压力各高职院校争创国家示范院校、省级国家示范校,接受人才培养水平评估等,给高职教师带來的工作压力相当大。高职院校一般都强调“双师型”教师的素质、科研和职称评定,高职教师受到自身素质、实验设施等影响,很多教师感到心冇余而力不足,这无形屮加重了教师的心理负担。1.2.4教师对教育体制改革的不适应高职教育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为社会各行业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教育,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和定位要求教师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因此要求教师从理论型向技能

7、型,“双师型”的转化,给教师带来了前所未冇的压力。1.2.5教师的心理安全感不足,福利待遇缺乏保障教师的社会地位低、工资待遇低、工作条件差,优秀教师的收入明显低于其他行业的优秀从业人员。许多地方政府进行财政体制,减少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使许多教师感受到精神失落和物质匮乏的双重压力。1.2.6学生情况对职业压力影响原因分析由于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入学分数要比本科院校低很多,导致生源质量的下降,学牛的素质参差不齐,造成教师在施教过程屮产牛职业倦怠,进而诱发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1.2.7人际关系对职业压力

8、影响原因分析高职院校教师自身业务水平提升、繁重的教学任务,使教师疲于应付,与同事、学生交流随之减少。同事间关系淡漠,师生交往呈现功利化倾向,在这种人际交往的状况屮,易产生心理压力。2.维护高职院校教师心理健康的策略2.1教师层面2.1.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首先,淡泊名利。人在精神上就能多得到一些自由,多感受一份愉悦和宁静。其次,正确的思维方式就是使人心理健康发展的前提,教师要学会合理的使用“比较”的方法,在比较中得到安慰。遇到问题积极思考、寻求解决的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