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讲生产勘探

第4讲生产勘探

ID:43869814

大小:197.06 KB

页数:53页

时间:2019-10-16

第4讲生产勘探_第1页
第4讲生产勘探_第2页
第4讲生产勘探_第3页
第4讲生产勘探_第4页
第4讲生产勘探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4讲生产勘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汤静如桂林理工大学资勘教研室第四讲生产勘探•4.1生产勘探概述•4.1.1生产勘探的目的、任务•生产勘探是在地质勘探的基础上并与采掘或采剥工作紧密结合进行的矿床勘探工作。主要目的在于提高矿床勘探程度,达到储量升级,并查明采区一切矿床资源,直接为采矿生产服务。生产勘探成果是进行采掘(剥)生产设计、编制矿山生产计划,进行生产矿量平衡及采矿生产地质管理的依据。•生产勘探的主要任务为:•(1)采用一定勘探技术手段或与采掘、采剥工作相结合进一步圈定矿体,详细查明采区矿体的形状、产状及其他空间赋存条件特征;同时对影响生产最大的地质构造界线

2、进行控制。例如,矿体的边界与端部、膨胀与狭缩、尖灭与再现、分支与复合;矿体中的夹石与夹层和构造复杂部位;破坏矿体的褶皱、断裂及后期穿插岩脉等。•(2)进一步查明矿产质量。准确控制矿石有用及有害、主要及伴生和共生有用组分含量;准确划分矿石工业类型及技术品级;查明矿石质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规律;按生产要求重新计算矿石品位及储量等指标;为矿石质量管理和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提供可靠依据。•(3)进一步查明矿产数量。准确控制矿体厚度、长度和延深;控制矿体厚度变化规律;配合储量升级,按地下采矿中段或露天采矿平台及开采块段重新计算升级后的矿

3、产禱量。•(4)进一步查明近期开采地段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开米枝术条彳牛O•(5)探明采区原地质勘探未能控制平行、分支矿体,构造错失矿体,老窿残矿或其他小盲矿体。•(6)利用生产勘探所获详细地质资料进行综合地质研究,解决生产上存在的各种问题,研究矿床成矿地质条件,查明成矿规律。•生产勘探主要特点是:-1)勘探程度高,地质研究深入细致。•2)与采掘或采剥生产关系密切,总体性生产勘探与开拓结合,单体性生产勘探与采准、切割结合。•3)生产勘探多年持续进行,对生产保持一定的超前关系。年度生产勘探往往局限在一个有限范围内,例如一个中段

4、或几个台阶。4.1.2生产勘探阶段及储量升级•生产勘探随采掘或采剥生产的发展而逐步完成,一般可分两个阶段。•4.1.2.1总体性生产勘探•指与矿床开拓相结合的生产勘探。•施工范围:地下采矿常为井区一个中段,露天采矿则涉及多个平台。在多数情况下矿产地质储量由C级升至B级,小而复杂的矿床由D级升至C级,有时甚至达不到C级。总体性生产勘探成果是计算和平衡开拓矿量,划分开采块段,进行采准设计和制订生产施工计划和进行生产地质管理的依据。•4・1.2.2单体性生产勘探•指与矿床采准、切割与回采相结合的生产勘探,其范围常局限于采矿块段。•在

5、一般情况下矿产地质储量由B级升至A级,小而复杂的矿床由C级升为B级,有时甚至达不到B级。单体性生产勘探成果是计算和平衡采准及备采矿量,进行回采设计,制订采矿生产作业计划和进行采矿施工管理的依据。•大而简单的矿床,生产勘探任务可能在总体性生产勘探阶段完成;当采矿工程可以充分利用丁探矿时,甚至不进行单独的生产勘探。•4.1.3生产勘探的超前期限与范E•生产勘探多年持续进行,年度工程及其分布由超前生产的期限和范围控制。一般来说,超前生产的期限应与三级矿量的平衡相协调,大型矿山3・5年,中型矿山2・3年,小型矿山也应在1年以上;超前生

6、产的范围,露天米矿为一到几个平台,地下米矿为一到两个中段。•4.1.4生产勘探程度的基本要求•同矿床地质勘探一样,生产勘探也有合理的勘探程度问题,合理的生产勘探程度是指能满足矿山生产的正常衔接和对地质技术资料的要求,使矿山生产获得最佳综合效率的勘探程度。在实际工作中,生产勘探程度过度或不足都是不可取的。•生产勘探程度的具体要求如下:地质储量可靠程度与生产矿量的协调•一般来说,矿体规模越大,矿体地质构造条件越简单,构成同级生产矿量的储量可靠程度应越高或较高一级地质储量的比例越大;反之则较低或较小。•露天采矿勘探难度较小,同级生产

7、矿量中获取较高一级地质储量的可能性较大。•采矿工艺技术方法越简单或对地质资料的要求相对较低,构成同级生产矿量的储量可靠程度允许较高或较高一级的地质储量的比例可以较大;反之则较小。•一般情况下,开拓矿量应达到B+C级,大而简单的矿床B级可能达60-80%,C级20-40%;小而复杂的矿床一般达不到B级,C级可达60-100%o非常复杂的矿床只能达C+D级。采准及备采矿量一般应达A+B级,大而简单的矿床A级可达80-100%o小而复杂的矿床最多只能达B级,非常复杂的矿床达到B级也有困难。•二、矿体形状、产状及空间位置的控制程度•(

8、1)矿体边界位移:矿体边界位移的许可范围由下列因素决定:1)储量级别的要求;2)位移方向;3)矿体倾角;4)矿体厚度;5)矿体边界是上盘还是下盘;6)是露天还是地下采矿;7)矿床开拓方案:露天采矿时地表开拓较溜井、平嗣联合开拓要求为低,一次基建开拓到最终境界较分期扩帮开拓要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