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社会》“品德与规则教育”教学策略

小学《品德与社会》“品德与规则教育”教学策略

ID:43889586

大小:72.74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0-16

小学《品德与社会》“品德与规则教育”教学策略_第1页
小学《品德与社会》“品德与规则教育”教学策略_第2页
小学《品德与社会》“品德与规则教育”教学策略_第3页
小学《品德与社会》“品德与规则教育”教学策略_第4页
小学《品德与社会》“品德与规则教育”教学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品德与社会》“品德与规则教育”教学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小学《品德与社会》“品德与规则教育”教学策略一、策略构想规则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必须遵守的科学的、合理的、合法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它是人与人Z间、个人与集体Z间、集体与集体Z间彼此的约定。它保证了社会生活、工作、行为有序规范地进行,也是现代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份。孟子说「'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就阐明了规则的重要性。英国教育学家约翰•洛克认为:“规则的养成要靠及早实践”,“应该应用一切机会,甚至在可能的时候发现机遇,给他们一种不可缺少的训练,使它们(指规则等)在儿童身上固定起来”。从屮

2、不难看出,规则教育要从小抓起,在儿童成长阶段,通过对规则的实践,使儿童习惯于克制口己的欲望,约束自己的行为,逐步养成从“他律”到“自律”规则意识。《品德与社会》中有关规则教育的内容,涉及到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等方面。教材安排的内容丰富多彩:三年级的“与父母签约”,四年级的“班级公约”“邻里公约”,五年级的“学校纪律”“社会生活规则”“法律法规”,六年级的网络规则等,体现了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原则。这些内容旨在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体验规则的重要性,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各种规则既制约我们的行为,又保障我们的权益。培养

3、儿童的规则意识和执行规则的能力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基本内涵,关系到个人生活幸福和将来的事业成功以及社会的进步程度。在规则教学屮,教师要注重结合学生实践,使规则来源于生活乂运用到生活中去,以规则约束学生的行为,改变学生的生活方式,逐步建立起和谐共处的人际关系,进而养成生活规则意识,从而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门律境界。二、教学策略创设情境引入规则再现生活体验规则拓展提升内化规则1.课前体验学习目标:通过搜集、整理相关资料以及课前的自主活动,初步体验主题规则。操作要领:根据主题规则内容,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课前进行一系列的搜集

4、和体验活动。可以课前一周或两周安排学生查阅资料(例如:收集相关规则的正反事例)、调查访问、现场体验等方式,使学生获得与主题规则有关的初步休验与感受,激发学生已有的规则意识,产生有关的问题和困惑,为课中交流做好充分准备。2•课中深悟(1)创设情境,引入规则学习目标:联系学生生活,再现情景,切入主题,引出规则。操作要领:课程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但并不是儿童生活的简单翻版,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内容教育儿童才具有现实意义。因此,情境的创设耍注意结合学生实际,贴近学生生活,教师要将教材上的内容通过生活中熟悉的事例,以情境的方式

5、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以此拉近书面知识和生活的距离,培养学生的道德规则意识。(2)再现生活,体验规则学习目标:通过活动再现生活,体验感悟规则的意义,初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规则意识。操作要领:通过模拟表演,再现生活中存在的规则,体验感悟规则在生活中的重耍性。再现生活的方式很多,如情景再现、模拟表演,分角色讲故事等。教师对学生的活动要有预见性,并及吋引导。帮助学生对资料进行整理,选出素材。(3)拓展提升,内化规则学习目标:通过拓展活动,完善规则,反思自己的行为,内化规则,从而达到从“他律”到“自律”的教育目的。操作要领:在课中体

6、验感悟的基础上,进行拓展活动,讨论交流,完善规则,反思自己的行为,强化道德认识,提升道德情感,指导道徳行为,激发学生做个守规则、宣传规则的小公民。3.课后践行学习目标:链接生活,应用规则,养成遵守规则的习惯。操作要领:引导学生利用规则指导生活,从自身做起,让规则内化为具体行为,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以规则意识引领生活习惯,做一个“规范”的道德人。三、策略解读本教学策略适用于教科版《品德与社会》中高年级教材中冇关“品德与规则教育”的内容。本教学策略共分三步:课前体验、课中深悟、课后践行。其中“课中深悟”又分三步:创设情境,引

7、入规则;再现生活,体验规则;拓展捉升,内化规则。研究表明,大多数成年人出现的问题源于童年时期。也就是说,如杲一个人在幼年时没冇形成良好的规则意识,就会给其未來的发展造成许多障碍。因此,在小学胡德与规则教育屮,培养一个人的品德不仅仅是告诉他多少规则,而是要让他通过这些社会知识、规范和准则养成用规则处理问题的习惯,形成基本的待人做事的价值观。《品德与社会》中的规则教育内容密切联系学生生活,从“父母签约”“班级公约”“邻里公约”到“学校纪律”“社会生活规则”“法律制度”等,是按照学生的年龄、心理、社会经验、认识规律等特点编排

8、的,其内容贴近学生,具有生活性、实效性、实践性等特点。在教学时,重点让学生通过活动体验,内化为个人的自我约束行为,形成一种遵守规则的习惯,达到从“他律”到“自律”的目的。总之,教材中的规则教育,旨在引导学生结合实际,从生活岀发内化规则教育,形成自律意识。1.课前体验规则教育是小学生品徳形成的基础,我们要以生活为基础,以体验为屮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