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治疗关系对教育关系的启示

心理治疗关系对教育关系的启示

ID:43903410

大小:2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16

心理治疗关系对教育关系的启示_第1页
心理治疗关系对教育关系的启示_第2页
心理治疗关系对教育关系的启示_第3页
心理治疗关系对教育关系的启示_第4页
资源描述:

《心理治疗关系对教育关系的启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心理治疗关系对教育关系的启示[摘要]人类很多的怵I扰与问题来自关系而卄个人,而心理治疗关系正是一种有助于解决来访者问题及助其人格成长的关系。教育也是一种互动活动,联系心理治疗关系的性质,可在困扰和问题出现的早期,省时省力地加以引导,以避免教育问题的产生。在教育者真止理解人类关系的本质与心理治疗关系的尊重、接纳対方并助人的性质之后,教育关系也会随之改善。[关键词]人类关系;心理治疗关系;教育关系;启不[中图分类号JG441[文献标识码]A一、人类关系的本质人类活在关系之屮。鲁滨逊独自在荒岛上生活数十年,才遇到了他忠实的“星期五”。少年派漂流在茫茫大海上,

2、要与猛虎一起才能生存下来。关系是人类的一种基本需要。马斯洛(Maslow)认为人有生理、安全、归属和爱、尊重与自我实现等五种基本需要,这其实都指出关系的建立或完成是人的一种基本需要。马斯洛认为,个体满足上述需要可带来心理健康,反之则可能导致心理疾病。心理学家哈里?哈洛(HarryHarlow)曾做过一个著名的恒河猴实验。实验发现,这些恒河猴更喜欢与“绒布母亲”待在一起,即使喂养它们的是“铁丝母亲”。它们在“铁丝母亲”那里一喝完奶,就跑到了“绒布母亲”身边获取关爱。这至少说明了対灵长类动物而言,生理的需求与关系的依恋也很重要。另一位心理学家约翰?鲍尔比(

3、JohnBowlby)更加深入地研究了人类的依恋。通过观察、咨询以及对文献的分析,鲍尔比总结道:“儿童对母亲的爱与在场的渴望,与其对食物的渴望一样强烈,因此母亲的离开……必然会引起其子女的一些反应,而这是心理病理学研究中的热点Z-o"许多当代哲学家和心理学家认为,人类是不可避免地彼此缠绕在一起的,应将人类理解为“关系中的存在者从出生起,我们就与他人生活在一起,而且只有在关系中,才能了解自身,之后成为独立个体。这仿佛是一个悖论,我们都想了解自己,然后更好地与他人交往,然而,了解自我的唯一方式也就是通过与他人建立关系。认知神经科学领域近來也发现,人类具有“

4、联系的神经通路”,即我们是带着预备联系和寻找回应的神经脉络来到这个世界的。除生理需求之外,我们需要与他人发牛联系,以刺激我们神经与情感的发展。关系对于人类生活来说就像空气、水与食物一样必要。我们的人脑在关系中成长,当我们没有发现联系时,这些神经元就会死去。而无论是母婴、朋友还是治疗师与來访者之间,他们的互动都会导致两个大脑发生变化。二、心理治疗关系的性质心理治疗作为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很多人可能认为它提供的是专业技术,其实不尽然。我们可以通过词源学来分析一下,心理治疗是翻译过来的词,其英文是upsychotherapyvo前部分“psycho”的希腊词

5、源是“psyche”,意为“灵魂、精神”;后部分“therapy”的希腊词源是utherapeia,有“照顾、侍奉”的意思。因此,心理治疗(psychotherapy)的原意应是侍奉灵魂,即照料心灵。这样一来,心理治疗就不是简单地由一个人(具有某种技术和权威地位的人)向另一个体(需要获得帮助和处于弱势的人)提供某种指导,而是由一个人(具有慈悲之心的人)向另一个体(身处困境之人)提供咨询服务。也就是说,心理治疗有侍奉、照料与服务的性质,正如心理学家艾瑞克?克雷格(EricCraig)所说,心理治疗师要有侍者的特质:学会等待,而在来访者需要帮助之时,提供

6、让莫满意的咨询服务。越來越多的心理治疗研究证明,相对于特定的治疗技术,心理治疗中的共同因素不是指在某次心理治疗中才出现的个别元素,而是在所有的心理治疗中都会出现的元素,如治疗关系、来访者的期待与治疗师的人格等,所以这三者的合力效果更为重要。心理学家罗森茨韦格(Rosenzweig)是第一个指出心理治疗之共性的人一一対于不同的心理治疗取向产生相似的治疗结果,即“渡渡鸟效应”。著名的心理治疗研究者万普徳(Wampold)也发现,心理治疗中的共同因素,如治疗师一来访者联盟、人格变量对治疗效果的贡献率是特定治疗技术的九倍。心理治疗关系作为一种共同因素,其作用不

7、容小觑。卡尔?罗杰斯(CarlRogers)作为20世纪著名的心理治疗大师,他创立了“来访者中心疗法”,后改称为“以人为中心疗法其方法的假设是:“人人都具有实现他们潜能的固有倾向,如果治疗师具有特定的特质或给予特定的治疗环境,与來访者建立治疗关系,他们则会在心理上成长,在生活上应对自如。”可见,在罗杰斯的以人为中心治疗中,心理治疗关系是第一位的。罗杰斯认为,要建立良好的治疗关系,心理治疗师应具备三种核心品质,即共情、无条件积极关注与一致。如果治疗师能为来访者呈现出以下三种行为,那么他们就会发生积极有效的变化:理解他们,并且理解他们如何看待世界(共情式理

8、解);接纳他们,而非评价他们(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在治疗关系中真诚(一致)。至于治疗师如何达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