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同伴冲突引导策略的实践研究

幼儿同伴冲突引导策略的实践研究

ID:43904791

大小:39.55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0-16

幼儿同伴冲突引导策略的实践研究_第1页
幼儿同伴冲突引导策略的实践研究_第2页
幼儿同伴冲突引导策略的实践研究_第3页
幼儿同伴冲突引导策略的实践研究_第4页
幼儿同伴冲突引导策略的实践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幼儿同伴冲突引导策略的实践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幼儿同伴冲突引导策略的实践研究摘要:在集体生活中,同伴之间总会发生冲突。如果教师处理得不恰当,则很容易伤害幼儿,导致矛盾升级。如何处理幼儿同伴的冲突,是对教师教育理念与教育行为的考验。我们分析了教师采用引导策略的现状,提出了一套有效的方法,并运用案例对比、进班观察、记录等方式检验了该方法的使用情况和有效性。为一线教师提供了有效的引导,可操作性强,大大加强了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关键词:同伴冲突引导策略实践研究在同伴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幼儿间发生冲突是幼儿园里一种常见的、基本的生活形态,是一种不可避免的现象。如何避免幼儿因冲突产生的负面效应,教师的干预行为是否恰当是极为重要的。我们在本园

2、随机抽取四个班级的冲突案例进行分析,阅读了大量相关的论文、杂志,提炼了有效的引导策略进行实践研究:随机进班观察教师处理幼儿矛盾冲突时使用有效策略的情况,对前后的引导行为进行对比,以检验策略的实用性,以及教师使用有效策略的频率是否有所提高,探索教师对幼儿同伴冲突解决的有效介入理念与介入方式等,从而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因此,调查教师具体的介入幼儿同伴冲突的情况,探究其教育行为背后的发生原因,显得十分有意义,希望我们的研究能给一线教师提供有效的指导方法,提升教育水平。一、现状分析(一)分析教师解决策略的方法。通过对随机观察和随机抽取的冲突案例的分析,我们发现教师在引导幼儿解决同伴冲突时,主要采

3、用以下方法,分为三种类型:1.权威控制型(1)强制命令教师从便于管理出发,要求幼儿服从班级规则、服从教师命令,停止冲突行为。这种情况下,教师情绪相对平稳,但是态度强硬,往往以眼神暗示或大声■ID呵斥来提醒幼儿遵从,具有强制性。(2)权威裁定教师对冲突行为进行主观判断,裁定冲突双方责任,决定冲突解决方法。即教师以权威自居,裁决谁是谁非,代替幼儿思考并选择冲突解决方法。2.敷衍对待型(1)简单安慰即教师不问原因,仅仅依据幼儿的情绪反应判断弱势一方,给予简短安慰以稳定其情绪。这种方式往往出现在冲突中有幼儿哭泣的情况下。案例:盥洗时间,小朋友在排队喝水。突然凯凯大哭:“都是你,你干吗抢先,我的水

4、撒了。”奇奇:“谁叫你这么慢,我渴了。”老师听到哭声急忙走过来问明情况,说:“好了,凯凯没关系,别哭,老师帮你把水擦干。”又对奇奇说:“你也做得不对,下次要耐心等待,记住了吗?”(2)推迟处理即教师在收到幼儿告状求助信号后,不采取帮助行动,仅向幼儿传递“稍后处理”的信息,利用自己的权威影响力给予“告状”幼儿心理支持。这种类型的解决策略一般发生在集体活动过程中,教师因忙于组织集体活动而无暇顾及处理冲突。3•建议指导型教师根据冲突情境,向幼儿提出解决冲突的建议。即教师作为冲突解决的主导,提供冲突双方相对都可接受的方案,并指导幼儿掌握类似冲突情境的解决策略。案例:表演角传来了哭声,老师:“怎么

5、了?”牛牛:“老师,勋勋一定要让我当大灰狼,我不肯,他抓我。”老师:“勋勋,是这样吗?”勋勋气鼓鼓地点点头。老师:“勋勋,你强迫同伴还抓人是不对的。快道歉!”勋勋气鼓鼓地照做。老师:“牛牛也不哭了,这个故事里有大灰狼的角色,你们可以轮流扮演这个角色呀,老师看看谁扮演得最像,能够表演出大灰狼凶横的样子好吗?”两个人无奈地点点头。(二)分析教师引导语言。另外,我们对搜集到的案例随机抽取了十四个,把案例中教师的引导策略分积极、中性、负性语言进行了统计:1•统计前准备工作(1)明确积极、中性、负性策略的定义积极:教师发出的行为体现明显的平等、尊重、关心、喜爱的倾向;中性:情感相对比较平淡,不做任

6、何判断和评价。负性:教师的语言、行为中带有明显的不满、厌恶,甚至恼怒、烦躁、愤恨。(2)明确统计标准案例中教师的一句引导语为一个策略,并用相对应的符号进行标志:积极语言:☆中性:O负性:△2.对案例进行引导语言分析统计小结:分析统计说明,大多数教师用负性的引导语言解决孩子之间的争抢冲突,中性和积极策略比较少。二、幼儿同伴冲突的引导策略我们搜集了一些书籍和论文进行了学习,如《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我的批评(表扬)到哪里去了》、《孩子,请把你的手给我》、《培养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等等,提炼了一套引导策略,一共有六个步骤:(一)阻止伤害行为。在幼儿发生相互伤害的行为时,教师应冷静地接近,阻

7、止伤害性行为发生。具体方法:一是运用内部对话增强自身的信心:“这是孩子一个重要的交往技能的学习时刻,我一定要支持!”二是接近幼儿时,注意自身的身体语言:蹲下来,冷静的音调、抚摸、拥抱等肢体语言。(二)共情。当幼儿处于负面情绪的氛围下,很难冷静地思考问题,教师如急于给孩子解决问题,他们也听不进去。这时,我们需要做的事是帮助他们把这种负面情绪表达岀来,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理解、支持与关爱。这样做有利于幼儿平复情绪,冷静地看待问题。可以用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