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在孤立性肺结节临床应用

多层螺旋CT在孤立性肺结节临床应用

ID:43959466

大小:32.55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17

多层螺旋CT在孤立性肺结节临床应用_第1页
多层螺旋CT在孤立性肺结节临床应用_第2页
多层螺旋CT在孤立性肺结节临床应用_第3页
多层螺旋CT在孤立性肺结节临床应用_第4页
资源描述:

《多层螺旋CT在孤立性肺结节临床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多层螺旋CT在孤立性肺结节临床应用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孤立性肺结节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56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采取多层螺旋CT检查,对其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56例中多层螺旋CT诊断正确49例,准确度为87.5%,特异性为85.7%,灵敏度为89.3%。良、恶性强化程度经比较(X2=13.905,p<0.01)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多层螺旋CT诊断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可作为诊断孤立性肺结节首选的非侵入性检查方法。关键词:多层螺旋CT;孤立性肺结节;临

2、床诊断【中图分类号】R5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4-0110-01多层螺旋CT是检验孤立性肺结节(SPN)最敏感的方法,其能显示肺结节微细结构,消除或减少常规影像扫描的部分容积效应,提高对SPN检测的准确性。笔者对我院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56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采取多层螺旋CT检查,对其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本组56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男31例,女25例;年龄最小28岁,最大74岁;结节灶直径〈lcm者8例,lcmW结节灶直径2cm者21例,2cmW

3、结节灶直者27例;其中45例呼吸系统有症状检查时被发现,11例因体检胸透或拍片时被发现。1.2检查方法:仪器采用荷兰philips公司MX4000双排螺旋CT机。行层厚10mm,层间距10mm的常规螺旋CT扫描,待显示孤立性肺结节病灶部位后行层厚3mmCT扫描。注射95ml欧苏造影剂对孤立性肺结节区行增强扫描,观察周围肺野及球形病灶的边缘征像的变化,观察纵隔淋巴结及球形病灶的内部结构特点的状况。2结果2.1CT诊断准确性:准确度=(真阳性+真阴性)/总数;特异性二真阴性/(真阴性十假阳性);灵敏度二真阳性/(真阳性+假阴性)。本组56例中

4、多层螺旋CT诊断正确49例,准确度为87.5%,特异性为85.7%,灵敏度为89.3%。2.2良、恶性强化程度比较:良性孤立性肺结节强化以均匀强化或边缘强化为主,恶性则以不均匀强化为主。良性结节:I级强化24例,II级强化5例,III级强化以上6例;恶性结节:I级强化4例,II级强化11例,III级强化以上6例。两组强化程度经比较(X2=13.905,p<0.01)具有显著性差异。2.3病理诊断特点:56例孤立性肺结节中,良性结节35例,恶性结节21例。良性结节中毛刺或棘突13例,结节分叶或有切迹12例,结节密度明显不均3例,胸膜牵拉征7

5、例,血管集中或截断4例,空气支气管征2例,空泡征1例,钙化16例。恶性结节中毛刺或棘突7例,结节分叶或有切迹11例,结节密度明显不均8例,胸膜牵拉征6例,血管集中或截断5例,空气支气管征4例,空泡征3例,钙化2例。3讨论临床上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良、恶性诊断显得尤其重要。CT扫描因层厚较厚,扫描时间长,灵敏度差等因素,易出现漏诊或误诊。多层螺旋CT扫描克服了常规CT扫描的局限性,其能清晰显示结节内部的变化,了解边缘征象以及其和周围组织之间的关系,从而为临床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易于医师对结节的良、恶性有个更好的判断。孤立性肺结节的定性评价主要从

6、以下几方面:(1)稳定性:良恶性结节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其生长速度具有一定差异。恶性结节在30〜490d内会倍增加快,若无则为良性结节。(2)结节大小:临床上结节越小,其良性可能性越大,多数良性结节的直径小于2cm。(3)边缘形态:毛刺征是恶性病变中较为特异的形状特征。因结节性质的不同,使得毛刺显示程度也有一定的差异性。分叶征即表面凹凸不平,肿块的轮廓为非纯粹的卵圆形或圆形。恶性结节临床常有分叶状轮廓与不规则边缘,80%以上的分叶状结节为恶性。(4)内部结构:可根据含气支气管或小泡征进行定性,病灶区内若呈分支状、小点状或细管状低密度影。圆心

7、形为结核瘤,桑權形为错构瘤,散在形为炎块,点状则为恶性。(5)密度:钙化是区分结节良恶性的重要指标之一。良性钙化主要为弥漫性、中心性、层状、同心性及软骨样(或爆米花样)的钙化。恶性钙化则主要为针尖状、斑点状或偏心性钙化。临床上孤立性肺结节的动态CT观察指标主要有强化程度、时间-密度曲线、肿瘤血管征及强化模式,因其能对结节的强化类型、强化形态及其程度均有良好的显示,故对临床上的结节的定性及诊断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帮助。参考文献[1]李少泉,张义.肺内孤立性结节影像表现的综合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30(9):1049-105

8、0[2]蒋南川,韩萍,周承凯,等.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组对孤立性肺结节征象检出的价值[J].放射学实践,2007,22(12):1289-1292[3]吴海鸽,汪军峰,袁鸿绯,等.多层螺旋CT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