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面螺旋CT诊断肠梗阻临床价值

多层面螺旋CT诊断肠梗阻临床价值

ID:43959530

大小:3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17

多层面螺旋CT诊断肠梗阻临床价值_第1页
多层面螺旋CT诊断肠梗阻临床价值_第2页
多层面螺旋CT诊断肠梗阻临床价值_第3页
多层面螺旋CT诊断肠梗阻临床价值_第4页
多层面螺旋CT诊断肠梗阻临床价值_第5页
资源描述:

《多层面螺旋CT诊断肠梗阻临床价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多层面螺旋CT诊断肠梗阻临床价值[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肠梗阻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30例肠梗阻患者的扫描结果进行分析,分析MSCT检查技术、步骤及表现。结果:MSCT诊断完全性梗阻12例,不完全性梗阻18例。梗阻部位诊断正确率为100%(30/30),梗阻原因诊断正确率为96.7%(29/30)o结论:MSCT在评价急性肠梗阻方面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关键词]MSCT;肠梗阻;诊断[中图分类号1R44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1673-7210(2007)11(c)TOO-02肠梗阻通过腹部平

2、片只有50%〜60%可以确诊,尤其在确定肠梗阻的梗阻点、性质及原因方面存在很大局限性[1]。近年来,随着CT的发展,MSCT的应用越来越广泛,MSCT有很高的时间、空间及密度分辨率,并有强大的图像后处理功能,是诊断肠梗阻的有效检查方法。本文通过对30例肠梗阻的MSCT表现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30例患者均为我院2005年1月〜2006年1月收治的肠梗阻患者,其中,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14〜85岁,平均45岁。病例选择标准:临床怀疑肠梗阻后经腹部平片和(或)超声学检查诊断为肠梗阻而申请CT检

3、查明确肠梗阻诊断的病例;病程为1h〜30d;临床症状均表现有不同程度的腹痛、腹胀;在MSCT检查后2〜24h内手术治疗。1.2仪器与方法采用日本TOSHIBA的ASTEION螺旋CT机。患者取中立仰卧位,身体的长轴与扫描机床平行,两上肢抱头,两下肢及部分臀部置于泡沫垫上,使身体呈轻度屈膝仰卧位。训练患者屏气,尽量减少体位及呼吸动度对图像的影响。扫描范围由膈顶至盆腔,1次采集8层图像。用CT专用高压注射器注入欧乃派克,速率2.5ml/s,剂量40mlo扫描参数为120kV,200mA,扫描时间1.0s,探测器配置8X1.25

4、,层厚10mm,螺旋系数1.35:1。对原始数据先采用2mm间隔重建二维图像,必要时补充多平面重建(MPR)以及三维图像(RT-3D,SSD)o将所有图像传至GEAdvantageWindows4.1图像工作站进行处理。1.3图像处理[2]所有患者均采用相同的检查和图像处理方法判断有无肠梗阻的存在、梗阻的部位、梗阻可能的病因、是否存在肠壁缺血、坏死或绞窄(如肠壁肿胀情况、肠壁内是否积气、肠系膜及系膜血管有无异常、有无腹水等)。所有图像均由两位主治及以上职称医师进行阅片,结果不一致时重新调阅图像,经讨论取得一致意见作为最后结

5、果,并与手术及病理检查结果对照。2结果完全性梗阻12例,不完全性梗阻18例。梗阻部位正确诊断率为100%(30/30),梗阻原因正确诊断率为96.7%(29/30)o1例梗阻的原因诊断为术后粘连,手术和病理诊断为低位小肠梗阻术后粘连卵巢癌腹腔转移,部位符合,病因不符合。梗阻段肠壁厚度平均1.3mm。其中结果显示肠梗阻有11例由小肠粘连所致,6例由肿瘤所致(结、直肠癌2例,十二指肠癌、淋巴瘤、脂肪瘤与胃肠道间质瘤各1例),4例由肠套叠所致,3例由肠扭转所致,3例腹股沟疝肠梗阻,2例脊柱骨转移致麻痹性肠梗阻,1例由小肠多发憩室

6、所致。见图广5。(可见乙状结肠系膜逆时针旋转,呈漩涡状,回盲部区管壁不规则增厚)3讨论肠梗阻是临床较常见的急腹症,由于临床征象复杂多变,造成不能及时诊断和处理,引起肠坏死、腹膜炎、感染、休克及全身衰竭等[3],所以临床上对肠梗阻一旦诊断成立,常需明确梗阻的部位、程度和原因,以便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肠梗阻病因多种多样,如肠粘连、原发或继发性肿瘤、Crohn病、血管性病变、寄生虫、大胆石、粪块、腹部疝、慢性结肠憩室炎、肠套叠、肠扭转等。常规CT或单排螺旋CT虽在肠梗阻的判断上大大优于腹部平片,但对于梗阻部位及病因的诊断仍有很大

7、局限。MSCT可以在短时间内覆盖整个腹腔,配合薄层的横断面图像的动态显示及多方位重建,时间、空间、密度分辨率较以往CT有极大程度的提高,对于肠梗阻程度、梗阻部位及梗阻原因的显示均有较大优势。从本次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出,MSCT诊断梗阻部位符合率为100%(30/30),梗阻原因符合率为96.7%(29/30),表明MSCT可以根据移行带的位置、扩张肠襟和塌陷或正常肠褸的分布及多少、扩张肠襟的解剖形态、引入造影剂延迟动态观察等的总体判断。而且MSCT对气体和液体均敏感,诊断敏感性和准确性明显提高。对于累及范围较广的肠梗阻病例,

8、多方位重建显示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的横断面显示,对病因诊断有很大的帮助。如术后粘连引起的小肠梗阻常是不完全性多节段梗阻,不一定能显示粘连的索条,这时如果看不到其他引起梗阻的病变,那么结合病史可以推断为粘连性肠梗阻[4]。但在合并腹腔或盆腔恶性肿瘤的患者,如果发现有腹膜细小结节、肠系膜及大网膜异常增厚、腹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