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負責制:發展歷程與問題剖析

校長負責制:發展歷程與問題剖析

ID:43970389

大小:41.68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0-17

校長負責制:發展歷程與問題剖析_第1页
校長負責制:發展歷程與問題剖析_第2页
校長負責制:發展歷程與問題剖析_第3页
校長負責制:發展歷程與問題剖析_第4页
校長負責制:發展歷程與問題剖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校長負責制:發展歷程與問題剖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校長負責制:發展歷程與問題剖析摘要:校長負責制的概念存在一定問題:在法律上沒有明確的界定,難以適用於所有的學校,“四要素”之間的隸屬關系不清晰。監督機制存在一定的問題:政府部門的外部控制淡化瞭學校的內部監督,黨政分開難以保證學校監督的有效性。學校民主管理存在一定問題:校長“負責”使教代會民主管理權力縮小、校長權力過大而教師權利過小。關鍵詞:校長負責制;歷史回顧;問題分析我國的校長負責制從解放初期至今,已斷斷續續實行瞭半個多世紀。但是由於政治、經濟、文化、意識形態等方面的原因,該制度一直不夠完善,在實施過程中還存在諸多的問題。為此,筆者對校長負責制的發展歷程

2、與突出問題進行回顧與梳理,希望能以此促進校長負責制的完善與發展。一、我國校長負責制的演變過程建國以來,我國學校內部的領導體制始終圍繞著黨政關系和民主集中這兩條主線展開,形成瞭7個發展階段和相應的7種領導體制。解放初期,各地學校一般都實行校務委員會制。校務委員會由進步的教職工代表和學生代表組成,校長由政府委派。這種體制在當時曾起到維護學校秩序、發揚民主、對學校進行初步改造的作用。但這種體制容易導致極端民主和工作無人負責的現象。1963年3月,教育部頒佈瞭《全日制中學暫行工作條例(草案)》和《全日制小學暫行工作條例(草案)》,規定“校長是學校行政負責人,在地區

3、黨委和主管教育行政部門領導下,負責領導全校的工作。”“學校黨支部對學校行政工作負有保證監督的責任。”實行這種地區黨委和教育行政部門專管的校長負責制以後,學校黨支部職責分明,矛盾減少,學校行政組織的作用得到一定程度的發揮,學校突出瞭以教學為中心的辦學思路,教育質量明顯提高。但是由於“左”的影響沒有清除,在片面強調階級鬥爭的情況下,黨政不分、以黨代政的問題並未完全解決。十年動亂期間,學校領導體制更是混亂不堪,先是群衆組織奪權掌權,接著是工宣隊、軍宣隊、貧下中農管理學校,後來又成立瞭革命委員會,取消瞭以校長為首的行政組織機構,也從根本上破壞瞭黨對學校的領導。19

4、78年全教育工作會議以後,教育部修訂頒發瞭《全日制中學暫行工作條例(草案)》,規定全日制中學“實行黨支部領導下的校長分工負責制,學校的一切重大問題,必須經黨支部討論決定。”這一領導體制對於撥亂反正、改變“文化大革命”造成的不正常局面起瞭重要作用。但是這一體制把“領導”與“負責”分開,職權與責任不統一,不符合管理學原理,而且在校長上面加瞭一個管理層次瞭這樣不可避免地造成黨政不分、以黨代政的局面,不利於發揮行政部門的功能,從而影響瞭學校組織管理的效能。為瞭提高現代學校管理的效能,1985年5月,中共中央頒佈瞭《關於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明確提出“學校逐步實行校

5、長負責制"。此後,各地逐步推行校長負責制。它是一個以校長責權為核心內容的整f禮結構概念,由四個基本要素紺成:上級機關領導、校長全面負責、黨支部監督保證和教職工民主管理。1993年又頒佈瞭《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進一步明確提出:“中等及中等以下各類學校實行校長負責制”,確立瞭學校內部的領導結構方式和校長的地位與權限。顯然,目前實行的校長負責制優越於其他幾種領導體制,近20年來校長負責制的實驗與全面推廣也證明瞭這一點。我國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實行的校長負責制,既沒有黨委保證監督,也沒有教職工民主管理。20世紀60年代初實行的校長負責制,也沒有強調教職工民主管

6、理問題。因此,現行的校長負責制相對而言是一種比較合理的領導體制,它初步構建瞭學校組織管理的權力制衡關系,既確定瞭教職工的民主權利和黨支部的保證監督權力,也保證瞭校長行使權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瞭學校組織管理的效率。二、校長負責制的概念界定20多年來的理論探索與實踐,推動瞭校長負責制的不斷完善。但從中小學管理改革的發展情況看,校長負責制的實行還不盡如人意,其原因來自多方面,但對校長負責制的概念理解的不明確、不統一,是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教育理論與實踐工作者對校長負責制概念的表述,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1•從校長的職責、權力角度作出的概括“什麼是校長負責制?如果

7、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學校工作由校長統一領導和全面負責。”持這一觀點的有顧明遠、謝瑞俊等學者。他們認為,“校長負責制,是校長受政府委托,對學校實行統一管理、全面負責的二種領導制度。書記起保證監督的作用,要求校長實行民主管理,並設立校務委員會,作為審議機構,彌補個人決策的缺陷,充分發揮團體決策的作用。校長負責制的本質是社會主義性質的職責權相統一的工作責任制。2•從校長負責制的內容角度作出的界定目前,內比較認可的提法有兩種。謝瑞俊認為,“校長負責制是指由校長全面負責、黨組織保證監督和教職工民主管理三位一體的,完整新穎的、結構式的學校領導制度,它使學校成為獨立的辦

8、學實體,也是現代學校行政管理的一種崗位責任制。”蕭宗六認為,“校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