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畸治疗中牙根吸收影响因素初步研究

正畸治疗中牙根吸收影响因素初步研究

ID:43971080

大小:48.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0-17

正畸治疗中牙根吸收影响因素初步研究_第1页
正畸治疗中牙根吸收影响因素初步研究_第2页
正畸治疗中牙根吸收影响因素初步研究_第3页
正畸治疗中牙根吸收影响因素初步研究_第4页
正畸治疗中牙根吸收影响因素初步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正畸治疗中牙根吸收影响因素初步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正畸治疗中牙根吸收影响因素初步研究[摘要]目的:研究正畸治疗中牙根吸收的影响因素。方法:随机选择临床上经过正畸治疗且有治疗前后清晰可辨的牙科锥形束CT(conebeamcomputedtomography,CBCT)的163例患者。通过测量年龄、性别、减数与否、部位,以及牙齿移动方式对于正畸治疗后平均根吸收值(rootresorptionaftertreatment,RRAT)的影响,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探讨正畸治疗中造成牙根吸收的影响因素。结果:①成人组RRAT均值为0.45,儿童组为0.33,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5);②男性组R

2、RAT均值为0.36,女性组为0.37,差异无显著性;③拔牙组RRAT均值为0.55,未拔牙组为0.39,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5);④前牙RRAT均值为0.54,后牙为0.29,差异有高度显著性;⑤上牙RRAT均值为0.39,下牙为0.40,差异无显著性;⑥牙齿整体移动RRAT均值为0.32,非整体移动为0.46,差异有高度显著性。结论:年龄、减数与否、部位、牙齿移动方式对于正畸治疗后牙根吸收的均有影响。[关键词]牙根吸收;正畸治疗;牙齿移动[中图分类号1R78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1008-6455(2012)09-

3、1611-03正畸治疗往往会造成牙根吸收的发生。一直以来,正畸治疗的目的都是能够达到高效的移动牙齿,且最小程度的损害牙齿以及牙周支持组织的健康,于是,牙根吸收已受到正畸学者广泛的关注[1]。Harry和Sim[2]认为几乎所有的正畸患者都存在某种程度的根吸收。在临床上,虽然大部分患者并没有明显的症状和表现,但有些严重者即可损害牙齿以及牙周支持组织的健康,从而影响整个治疗的顺利进行。目前国内外对于牙根吸收的原因及机制尚不十分明确,但大量的实验以及临床观察显示以下因素可能对于牙根吸收有影响。如患者开始矫治的年龄、性别、面型、部位、营养状况、减

4、数与否、弓丝材料、矫治器类型、矫治力大小、以及牙齿移动方式等,其中患者的个体差异性和易感因素也起到了重要作用[3]。本研究旨在探索和比较临床中常见的几种影响因素与牙根吸收的关系。1材料和方法1.1病例选择:随机选择完成正畸治疗且开始保持的病例163例(正畸正颌联合治疗以及唇腭裂术后正畸治疗患者除外),其中男72例,女91例;开始矫治的年龄16岁以下108例,平均年龄14.7岁,16岁以上55例,平均21.2岁;其中拔牙病例96例,不拔牙病例67例。其中所有病例皆通过韩国怡友口腔CBCT(PaX-Zenith3D)拍摄获得牙科锥体束CT资料

5、。另外需满足以下条件:①完整的病例记录:包括年龄、性别、民族、矫治方案、所用矫治器、治疗前后牙科锥体束CT片;②每份患者的牙科锥体束CT片必须清晰可辨,所有CT片均为同一台机器拍摄。拍摄距离、条件都采取统一标准;③所有病例均为固定矫治完成所有治疗阶段。1.2测量方法: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减数与否、矫治方案以及疗程时间。邓怡等[4]认为不同牵引角度远中移动上牙列时:当牵引角度与牙合平面为30°时,上牙列趋于整体远中平动;小于30°时,上牙列整体远中移动同时伴牙合平面顺时针旋转;大于30°时,牙合平面出现逆时针旋转。以此,笔者在开始牵引上牙

6、列远中移动时,拍摄曲面断层片,以便指导测量患者牵引角度与牙合平面所成角度,从而判断患者牙齿移动类型。根据Sharpe等[5]根吸收分级法,制定相关的改良根吸收分级标准[6],以此为根据对每例患者治疗前后的牙科CBCT中的全口牙根吸收情况进行评分,少数根尖影像不清以及根管治疗后的牙齿除外。其中0级记为0分,1级1分,2级2分,3级3分。平均牙根吸收值即为所评价的牙根吸收评分值之和除以所评价的所有牙根数所得。计算全口牙齿治疗后平均根吸收值(rootresorptionaftertreatment,RRAT),再分别记录4个区域的平均根吸收值:

7、上颌前牙区、上颌后牙区、下颌前牙及下颌后牙区,得到治疗前后共8组数值。1.3统计分析:分别计算不同年龄、性别、部位、减数与否、以及牙齿移动方式的RRAT均值,使用SPSS13.0软件包,由专业统计人员对不同年龄、性别、部位(分为前后牙及上下牙两个亚组)、减数与否、以及牙齿移动方式6组影响因素,分别按两独立样本均数的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2结果分别计算不同年龄、性别、部位、减数与否、以及牙齿移动方式对RRAT均值的影响,发现其中年龄、减数与否、前后牙、牙齿移动方式4组因素对RRAT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见表l)o3讨论在临床工作中,正畸矫治牙

8、齿移动过程中最理想的情况是只存在牙槽骨的吸收,没有或仅有少数的牙骨质的吸收。但实际上,在牙齿受到压力时,牙周支持组织,包括牙骨质等有时也会出现破骨细胞或破牙骨质细胞,从而出现牙根的吸收。如施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