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管治疗后牙齿牙根吸收程度在正畸治疗过程中临床观察

根管治疗后牙齿牙根吸收程度在正畸治疗过程中临床观察

ID:20987380

大小:7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18

根管治疗后牙齿牙根吸收程度在正畸治疗过程中临床观察_第1页
根管治疗后牙齿牙根吸收程度在正畸治疗过程中临床观察_第2页
根管治疗后牙齿牙根吸收程度在正畸治疗过程中临床观察_第3页
根管治疗后牙齿牙根吸收程度在正畸治疗过程中临床观察_第4页
资源描述:

《根管治疗后牙齿牙根吸收程度在正畸治疗过程中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根管治疗后牙齿牙根吸收程度在正畸治疗过程中临床观察1讼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口腔科;2长春康傅门诊口腔科;3K:春理工大学校医院口腔科摘要:目的比较己行根管治疗的牙齿和对侧同名活髓牙在正畸治疗后牙根吸收的程度,探讨正畸矫治对根管治疗牙齿牙根吸收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50例初诊患者共计54颗己行根管治疗的牙齿作为试验组,用对侧同名活髓牙作为对照组,测量两组矫治前后的牙根变化。结果正畸治疗后,两组牙齿牙根均有轻微吸收,试验组中切牙牙根吸收量为(0.71±0.11)mm,对照组中切牙牙根吸收量为(0.97±0.12)mm

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440,P=0.019);试验组双尖牙牙根吸收量为(0.54±0.11)mm,对照组双尖牙牙根吸收量为(0.79±0.11)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200,P=0.040)。结论正畸治疗对己行根管治疗的牙齿牙根吸收影响程度小于对侧同名活髓牙。关键词:根管治疗;牙根吸收;长焦距平行投照技术;根尖片牙齿在矫治力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受力导致牙槽骨改建和牙周组织更新,牙根不同程度吸收。Harry等[1]认为几乎所有的正畸患者都存在某种程度的牙根吸收。很多学者对遗传因素、矫治力

3、大小、牙齿位置及移动距离等与牙根吸收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临床研宄和动物实验[2—3]。定量分析治疗后牙齿在移动过程中牙根长度的变化记录数值,与对侧同名活髓牙的变化进行比较,探讨根管治疗后的牙齿牙根长度在正畸过程中的变化。1.材料和方法1.1病例选择长春中医药大学口腔科2010年1月一2012年12月的初诊患者中,选择矫治前牙齿已行根管治疗的患者50例,男24例,女26例,年龄14〜27岁。根管治疗牙齿共计54颗,其中切牙28颗,双尖牙26颗。病例纳入标准:①患者有完整的病历资料,并签订知情同意书。②矫治前后拍长焦距平行投照根尖片,根尖片为同

4、一部机器拍摄,拍摄条件统一。③试验组和对照组牙根发育完成,且根尖孔闭合。④试验组根管治疗完善,根尖周组织无暗影。⑤两组牙在矫治过程中移动距离及受力环境相似,无咬合创伤。1.2长焦距平行投照根尖片的拍摄被测牙在矫治前后均应用长焦距平行投照技术拍摄根尖片,胶片与被照牙长轴平行,胶片稍离被照牙,无需调整球管角度,X线中心线始终与胶片垂直。所有根尖片均在同一台牙科X线机拍摄。由同一名放射科技师严格按照拍摄要求拍摄所有试验组及对照组牙齿根尖片。1.3牙根吸收的测量方法1)正畸治疗前后的牙根尖片描图,确定标记点:根尖点A,切缘或牙齿咬合面中点I及近远

5、中釉牙骨质界点CEj。A与I的连线为牙长轴,两侧CEJ点连线与牙长轴的交点为冠根分界点。2)用游标卡尺(精确到0.02mm)分别测量矫治前后牙齿长度Ll、L2和牙冠长度CL1、CL2。以牙冠长度的放大率来推算矫治后的牙齿实际长度L2’(L2×CLl/CL2)(图1)。3)利用结果汁算矫治前后的牙根吸收量(Ll-L2’)o为避免测量误差,在测量完成两周后重新抽取10组X线片进行测量及计算,要求两次测量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结果两组牙齿牙根经过正畸治疗后均有吸收。试验组中切牙牙根吸收量最小

6、值为0mm,最大值为1.82mm,平均为(0.71±0.11)mm;对照组中切牙牙根吸收量最小值为0.02mm,最大值为2.02mm,平均为(0.97±0.12)mm;2组均值差异具奋统计学意义(t=_2.470,P=0.021)。试验组双尖牙牙根吸收量最小值为0mm,最大值为1.64mm,平均为(0.54±0.11)mm;对照组双尖牙牙根吸收量最小值为Omm,最大值为1.76mm,平均为(0.79±0.11)mm;2组均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200,P=0.040)(表1

7、)。3讨论本研宄中,试验组根管治疗牙齿在矫治后牙根的吸收量低于对照组冋名活髓牙。Reitan等[4]认为牙根本身的钙化程度影响牙根的吸收,根管治疗后的牙齿,其根尖的牙骨质、牙本质钙化增强,密度及硬度增高,故不易发生牙根吸收。正畸引起的牙根吸收,国内外学者在不同层次上进行了研究,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5]:破骨细胞分泌的胶原酶在牙根的吸收过程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破骨细胞能分泌酸,对无机晶体进行细胞外脱矿,而且这一过程先于奋机质的吸收。破骨细胞通过皱褶缘上的质子泵释放酸和质子进入细胞外吸收间隙,皱褶缘周围包绕着明带,得以在吸收区局部形成一个封闭

8、的酸性微环境,这种低pH环境促成牙体无机质的脱矿。同吋破骨细胞含奋丰富的蛋白酶,吸收陷窝的局部酸性微环境促进了组织蛋白酶的分泌。根管治疗的牙齿K根充糊剂中弱碱性成分存在于根尖区,可缓冲牙齿移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