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设计-语意分析法

产品设计-语意分析法

ID:43972908

大小:178.00 KB

页数:103页

时间:2019-10-17

产品设计-语意分析法_第1页
产品设计-语意分析法_第2页
产品设计-语意分析法_第3页
产品设计-语意分析法_第4页
产品设计-语意分析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产品设计-语意分析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现代汉语语法的语义分析《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第五讲一、“语义”的含义“语义”是指词语进入句子以后,词语与词语之间形成的词汇意义之外的一种关系意义。这种关系意义是要通过一定的结构形式来表现的,是词语在语句结构中体现出来的意义。这种意义不同于词汇意义,不同于言语意义,也不同于句法意义,但他还是属于语法意义。“书”:“装订成册的著作”。—(词汇义)“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晴”,表面上指天气,实则指感情。—(言语义)“买的书”中“买”和“书”有修饰限定和被修饰限定的关系意义。—(句法义)“买书”中的“书”和“买的书”中的“书”为“买”的受事。—(语义义)“王冕死了父亲。”“来的客人请我看

2、电影”二、语义结构与句法结构在由实词与实词组成的句法结构中,总是同时存在着两种结构关系,这就是句法结构关系和语义结构关系。在这个句法结构中,实词总是同时扮演着两种角色,即同时充当句法成分和语义成分,这就是结构成分性质的二重性。昨天我在教室里给校长写了一封信。状语主语状语状语谓语定语宾语时间施事处所与事动作数量受事第一、结构关系和构成成分不同。句法结构的成分为句法成分:主语、谓语、述语、宾语等,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是主语—谓语、述语—宾语等。语义结构的成分为语义成分:动作行为、性质状态、施事、受事、工具、处所等,结构关系为动作—受事、施事—动作等。第二,句法成分之间的句法关系是可变的,而语义成

3、分之间的关系则是相对稳定的。①小张写好了论文。(/小张写好了的论文)②论文小张写好了。(/写好了论文的小张)③小张把论文写好了。第三、句法关系是不能跨越结构层次的,而语义则可以。在句法结构中,直接成分之间具有句法关系和语义关系,而间接成分之间只有语义关系而没有句法关系。所谓直接成分,是指句法结构中,直接构成一个更大句法结构的两个成分,所谓间接成分是指不直接构成某个句法结构的两个成分。比如:我们目前需要进口的设备(直接关系、内部关系)主语谓语主谓关系状语中心语偏正关系动语宾语动宾关系(间接关系)定语中心语偏正关系(外部关系)施事动作受事昨天我在教室里给校长写了一封信。状语中心语主语谓语状语中

4、心语状语中心语动语宾语定语中心语时间施事处所与事动作数量受事第四,句法结构关系和语义结构关系之间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可分为一对多和多对一两种关系。一对多:句法关系语义关系①看医生述宾动作行为+施事②写文章述宾动作行为+结果③写毛笔述宾动作行为+工具④吃米饭述宾动作行为+受事⑤吃食堂述宾动作行为+处所⑥排电影票述宾动作行为+目的⑦打双打述宾动作行为+方式⑧起五更述宾动作行为+时间多对一:句法关系语义关系①喝了啤酒述宾关系动作+受事②啤酒喝了主谓关系受事+动作③喝的啤酒定中关系动作+受事④把啤酒喝了状中关系受事+动作⑤啤酒给喝了被动式主谓关系受事+动作名词入句充当什么成分,取决于句中的位置,而

5、语义则取决于和动词的关系,与位置无关。①我们打败了敌人。②敌人我们打败了。③敌人被我们打败了。④我们把敌人打败了。不能根据句法关系来确定语义关系,也不能根据语义关系来确定句法关系。三、语义关系语义是实词进入句子之后词与词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事实上或逻辑上的关系。在实词和实词的语义关系中,动词和名词的语义关系是最重要也是最常见的一种实词之间的语义关系,但语义关系不只限于动词与名词之间的关系,也可以是名词与名词之间或成分与成分之间的关系。那本书的封面被撕坏了领属关系受事关系“封面”与“撕”有动作——受事关系;“那本书”和“封面”则有领属关系,即“封面”是属于“那本书”的。动词与名词的语义关系人们

6、常用“格”名称来表示。“格”指名词跟动词组成语义结构时所担当的语义角色。如:施事、受事、与事、工具、处所、时间等。把名词跟动词之间的语义关系(格关系)研究清楚,有助于说明动核结构的下位区分和句型或句式的更细密的区分,也有助于分析句法结构在实际使用中的变化和复杂化。我们这里不用“格”来称述,只说明其关系。各家经常提到的主要语义关系。1.施事:句子中动词表示的动作行为的发生者或状态的主体。2.受事:句子中动词动作行为、运动、变化等的承受者。3.与事:动词所表示动作行为的间接对象。表示给予、索取、服务类的动词常带与事。如:他(施事)给我(与事)一本书(受事)。4.工具:施事实施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

7、具。他用毛笔写字。5.结果:动作行为所产生的结果,即在动作发生前没有此事物或结局,由于动作行为产生了此结果,是从无到有。小张写了一封信。6.方位:表示动词动作行为发生、出现的处所、位置等。妈妈在家里给女儿准备嫁妆。7.时间:表示动词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我们明天电话联系。8.目的:动作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民工们正在排火车票。9.方式:动作行为发生的方式。老师口头交待了今天的任务。10.原因:引起动作行为的原因。她出嫁前还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