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感冒的策略

治疗感冒的策略

ID:43995207

大小:63.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0-17

治疗感冒的策略_第1页
治疗感冒的策略_第2页
治疗感冒的策略_第3页
治疗感冒的策略_第4页
治疗感冒的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治疗感冒的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治疗感冒的策略治疗感冒的策略感冒是由多种病原体感染引起的上呼吸道急性炎症。一年以季均可发病,尤以冬春季较为多见。初期有咽干、咽痒或烧灼感,发病同时或数小时后,可有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2~3天后鼻涕变稠。中医认为,感冒是因外邪侵袭人体所引起的以头痛、鼻塞、鼻涕、喷嚏、恶风寒、发热、脉浮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症。临床上如何治疗感冒,中西医是极不相同的。西医治疗方案一般治疗休息,多饮水,并避免过度疲劳和受凉,依据气候变化增减衣服,要注意室内通风和清洁,勤晒被褥。感冒多为良性,有身体自限性,病程多在1周左右。无严重症状

2、者,可不用或少用药物治疗。平时要多加强体育锻练,增强机体的抵抗能力。此外,还要保持咽鼓管和窦口畅通,从而防止继发感染的发生。对症治疗由于感冒发病急促、症状复杂多样,至今没有一种药物能解决所有这些问题,因此,感冒的治疗多采用复方制剂。常用的组方搭配:①解热镇痛药。感冒多伴有头痛和全身关节的疼痛,服用此类药可退热和缓解头痛、关节痛等症状,例如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双氯芬酸等。②鼻黏膜血管收缩药。此类药可以减轻感冒患者鼻窦、鼻腔黏膜毛细血管的肿胀、充血,解除鼻塞症状,例如苯丙醇胺、伪麻黄碱。③组胺拮抗剂。可使下呼吸道的

3、分泌物干燥和变稠,减少打喷嚏和鼻分泌物,具有轻微的镇静作用,例如氯苯那敏(扑尔敏)和苯海拉明等。④中枢兴奋药。有些制剂中含有咖啡因,一是为了加强解热镇痛药的疗效,二是抵消抗组胺药所引起的嗜睡作用。⑤抗病毒药。抗病毒药物目前有两类,即离子通道M2阻滞剂和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前者只对甲型流感病毒有效,治疗患者中约30%可分离到耐药毒株,而后者对甲、乙型流感病毒均有很好作用,且耐药发纶率低。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此类主要有2种,即奥司他韦和扎那米韦。奥司他韦成人剂量75mg/U,对于危重或重症病例,奥司他韦剂量可酌情加至150m

4、g,2次/日。儿童剂量3mg/(kg•日),分2次口服,疗程5天,应在症状出现2天内开始用药。〈1岁儿童不推荐使用。不良反应少,一般为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也有腹痛、头痛、头晕、失眠、咳嗽、乏力等不良反应的报道。奥司他韦对甲、乙型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有强效的抑制作用,可缩短病程。扎那米韦用于成人及上7岁儿童。成人用量为10mg吸入2次/H,疗程为5天。上7岁儿童用法同成人。离了通道M2阻滞剂此类药物主要有金刚烷胺(Amantadine)和金刚乙胺(Rimantadine)2种。金刚烷胺成人剂量100~200mg/R

5、,儿童5mg/(kg・El),分2次口服,疗程5天。治疗过程中应注意中枢神经系统和胃肠道不良反应,肾功能受损者酌减剂量,有癫痫病史者忌用。屮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有神经质、焦虑、注意力不集屮和轻微头痛等,前者较后者发生率高;胃肠道反应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一般较轻,停药后大多可迅速消失。控制感染对合并细菌感染者,应合用抗感染药,如口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和第三代唾诺酮类化合物。中医治疗方案治疗原则治疗应遵循“其在皮者,汗而发之”之义,采取解表达邪的治疗原则。风寒证,治以辛温发汗;风热证,治以辛凉清解;暑湿证,治以清暑祛湿解

6、表;体虚感冒者,应当扶正与解表并施,不可专行发散,重伤肺气。如病情复杂而见表寒里热之寒包火证候者,治宜表里双解。分证论治根据本病的临床特点,屮医大抵分为如下最为常见的9种证型进行论治。风寒证主症: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肢节酸痛,鼻塞声重,时流清涕,脉浮或浮紧。次症:咽痒,咳嗽,痰吐稀薄色口,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舌苔薄口而润。好发季节:冬季初春。治法:辛温解表。方纱:荆防败毒散加减。药物组成:荆芥15g,防风15g,柴胡10g,生姜3g,前胡9g,芜活9g,苏叶9g,白芷5g,杏仁9g,廿草5g,桔梗9g,苍耳子

7、9go方解:木方常用于治疗风寒证感冒。方中荆芥、防风、苏叶、生姜、羌活等药能辛温发散,疏风散寒;前胡、杏仁、廿草、桔梗等宣肺理气、化痰止咳;口芷、苍耳了祛风通窍。加减:如表寒重,无汗,鼻塞声重者,可加麻黄10g,桂枝10g,以加强辛温散寒Z力;表虚汗出者,加桂枝log,口芍iog,以调和营卫;头痛较甚者,可酌加蔓荆了、川時各9g,通络止痛;发热较甚,且有咳嗽、咳痰者,加黄苓10g,鱼腥草20g,清热化痰;头痛项强者,加葛根20g,舒筋通络,升清布津;周身疼痛者,加独活15g,舒达肌表之筋络。风热证主症:身热较著,微

8、恶风,汗泄不畅,全身不适,咽燥,或咽喉乳蛾红肿疼痛,鼻塞,流黄浊涕,脉象浮数。次症:头胀痛,咳嗽,痰黏或黄,口渴欲饮,舌苔薄白微黄,边尖红。好发季节:春季初夏。治法:辛凉解表。方药:银翘散或桑菊饮加减。药物组成:金银花15〜30g,连翘15g,淡豆豉9g,薄荷9g(后下),牛旁子9g,竹叶9g,芦根30g,廿草6g,杏仁9g,防风9g,桑叶9g,菊花9g,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