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毕业论文动态心电图对诊断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临床研究

临床医学毕业论文动态心电图对诊断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临床研究

ID:44017157

大小:62.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0-18

临床医学毕业论文动态心电图对诊断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临床研究_第1页
临床医学毕业论文动态心电图对诊断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临床研究_第2页
临床医学毕业论文动态心电图对诊断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临床研究_第3页
临床医学毕业论文动态心电图对诊断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临床研究_第4页
临床医学毕业论文动态心电图对诊断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临床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临床医学毕业论文动态心电图对诊断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临床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XX大学毕业论文动态心电图对诊断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临床研究2014年6月25日动态心电图对诊断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临床研究【摘要】目的探讨无症状心肌缺血的临床特点和发生规律。方法对60例冠心病患者应用24h动态心电图检测。结杲共检出心肌缺血1265阵次,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发生显著高于有症状心肌缺血,占85.5%;发作高峰在上午6:00〜12:00,00:00〜6:00最少,但夜间缺血持续吋间及ST段压低幅度明显重于白昼。结论无症状心肌缺血是尅心病最常见的表现形式,应和有症状心肌缺血同样给予足够重视。【关键词】冠心病;心肌缺血;动态心屯图[Abstract]Objectiv

2、eToexploretheclinicalcharacteristicandoccurrenceruleofsilentmyocardialischemia(SMI).Methods24hourdynamicelectrocardiogrammonitoringwasperformedin60casesofcoronaryheartdisease(CHD).Results1265timesofmyocardialischemiawasfbund.ThefrequencyofoccurrenceofSMI(85.5%)wasobviouslyhigherthanthatofsymp

3、tomaticischemia.ThefrequencyofSMIwashighestbetween6amto12am,anditwaslowestbetween0amto6amthoughitwasmoreseriousatnightthanthatatdaytime.ConclusionSMIisthemostcommonmanifestationinpatientswithCHD.ltshouldbepaidtheattentionasmuchasthesymptomaticischemia.【Keywords】coronaryheartdisease;myocardial

4、ischemia;dynamicelectrocardiogram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是指具冇心肌缺血的客观证据(经心电图、心脏超声、核素心肌灌注扫描及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核实),而患者并无临床症状(胸闷、气短、心绞痛等)的一组综合征。其发作隐匿,广泛存在于各型冠心病(CAD)者,容易发生各类心脏事件[1]。发作时可以毫无症状,故对预后影响极大。因此了解其发生机制,并对其进行干预有重要的意义。木研究应用12导联动态心电图(DCG)检测CAD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现报告如ho1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选择江西省萍乡市人民医院心内科2007年1月〜2009年1月收治的CAD60例,CA

5、D诊断符合国际心脏病学会和WHO冠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诊断标准[2]。所有病例均经冠状动脉造影(CAG)证实或有典型心肌梗死和心绞痛表现而诊断入选;有可能影响ST段结呆的病例不被录选。60例屮男性34例、女性26例,年龄46〜78(平均59±10)岁。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恢复期10例、陈III性心肌梗死(OMI)21例、稳定型心绞痛1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14例,临床无症状经冠状动脉造影(CAG)狭窄者3例。入选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1.2方法1.2.1仪器及操作采用国产长春时代数码公司SD系列12导联全息动态心电监护系统,进行24h的12导联同步记录。嘱患者作一定量负荷运动及

6、详细记录生活日志(含休息、生活、运动及自觉症状等情况)。完成检查后,经分析软件及人机对话方式处理,数据通过闪光卡导入工作站内,保存到光盘中最后汇总分析。1.2.2Holter诊断心肌缺血性ST改变的标准及检测指标心肌缺血诊断的判定:采用1999年ACC/AHADCG工作指南推荐的标准⑶:①基线的ST段在等电位线上,呈水平型或下斜型降低NO」mV,在J点后0.08s处测量;如果原先的ST段已降低,则要在已降低的基础上ST段呈水平型或下斜型再降低NO」mV,在J点后0.08s处测量;②ST段明显移位至少持续1min;③两次心肌缺血发作至少有5min间隔。若冇N2次以上缺血事件发生,并

7、和口志对照确定当时无心绞痛症状贝J定义为SMI事件阳性。记录缺血总阵次(IN)、ST段移位分布、ST段移位均值、ST段最大移位、毎阵缺血持续时间、每阵缺血发作的最高心率(HMIT)和最低心率(LMIT),并计算心肌缺血阈变异ft(IV)=(HMIT-LMIT)/LMITx100%.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用土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均数间比较采用t检验,两变量间关系比较作相关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SMI的检出情况在6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