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论文-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现状

临床医学论文-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现状

ID:44019783

大小:43.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0-18

临床医学论文-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现状_第1页
临床医学论文-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现状_第2页
临床医学论文-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现状_第3页
临床医学论文-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现状_第4页
临床医学论文-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现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临床医学论文-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现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临床医学论文■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现状【摘要】乳腺癌是激素依赖性肿瘤,长期受到激素刺激会增加乳腺癌复发、转移的机会。随着新的内分泌治疗药物的不断研发,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疗效逐渐提高。本文对如何选择恰当的内分泌疗法,提岀了一些建议。【关键词】乳腺癌;内分泌治疗【Abstract]Breastcancer,whenstimulatedbyhormonelong-term,iseasytorecurrenceandmetastasis.Asnewdrugsofendocrinetherapyarefoundandused,theeffectofendocrinethe

2、rapyforhormonereceptorpositivebreastcancerismoreandmoreincreased.Inthispaper,itissuggestedthathowtochooseendocrinetherapycorrect1y.[Keywords!breastcancer;endocrinetherapy乳腺癌是内分泌依赖性肿瘤,雌激索的长期刺激对乳腺癌的发生具冇重要作用。100多年前人们就采用卵巢切除来治疗晚期乳腺癌。20世纪70年代抗雌激素药物一一三苯氧胺(他莫昔芬)的临床应用,开创了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新时代。内分泌疗法毒副作用小、方

3、便患者服用,临床效果与化疗相似。1内分泌治疗简史1895年,Beatson对3例晚期及复发性乳腺癌采用卵巢切除术使肿瘤得到控制,开创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先河;20世纪50〜60年代,人们仍较多应用外科手术切除内分泌器官(卵巢、肾上腺、垂体)或放射方法来治疗晚期乳腺癌。但这些内分泌疗法有很多毒副作用,临床上仅1/3患者有效。由于一些新的内分泌疗法的出现,通过手术和放疗方法在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屮的地位逐渐下降,口前已极少采用。20世纪30〜40年代内分泌药物开始用于乳腺癌治疗,到20世纪60〜70年代,雌激素受体的发现和分离,以及三苯氧胺的应用,推动了内分泌药物在乳腺癌治疗屮的应

4、用进程。随着对乳腺癌细胞内雌激素受体复合物机制的深入研究,内分泌药物的应用D趋成熟。目前,可供选择的内分泌药物冇抗雌激索制剂、孕酮制剂、芳香化酶抑制剂、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孕酮制剂和雄性激素等。内分泌疗法可用于各期乳腺癌的治疗,其至用于某些高危人群的乳腺癌预防。2内分泌治疗的疗效内分泌治疗的疗效与内分泌功能状态无关,而与肿瘤细胞的分化及激素受体状况冇关,癌细胞胞浆和胞核内激素受体含量越高,内分泌治疗效果越好。通过内分泌治疗,只要病例选择得当,疗效并不比化疗差;而内分泌治疗的毒、副反应较化疗明显减少,利于巩固性治疗;患者的生存质量高。内分泌治疗可降低非转移性乳腺癌的术

5、后复发率和死亡率,相对于化疗有一定优势。早期乳腺癌临床实验I•办作组荟萃分析结果表明,辅助化疗总体可降低24%的年复发率和15%年死亡率。而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术后辅助应用5年三苯氧胺的效果相当显着,总体可分别降低47%的年复发危险及26%的年死亡危险。40岁以下妇女复发和死亡危险分别下降54%和52%,不亚于任何年龄组。不论腋肉淋巴结有无转移,三苯氧胺同样有效。内分泌治疗在晚期转移性乳腺癌治疗中亦有优势地位。研究发现,未经选择的转移性乳腺癌病例20%〜30%对内分泌治疗有效,ER阳性者50%〜60%对内分泌治疗有效,ER和PR均阳性者内分泌治疗有效率为可达75%以

6、上。而ER、PR均为阴性者,有效率10%左右。内分泌治疗的毒副作用明显小于化疗者。对于晚期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不至于因治疗而降低其生活质量,且疗效维持时间较长,对一种内分泌治疗药物产生耐药后,再选择其它药物仍然有效,因此可普遍应用于晚期乳腺癌的治疗。传统上内分泌治疗药物被认为是一种“抑制癌细胞生长的药物”,即让癌细胞处于“休眠期”,但研究发现内分泌治疗可以诱使癌细胞自杀一一癌细胞凋亡。这可能是因为这些药物改变了细胞的内环境。3常用的内分泌治疗药物3.1雌激素受体调节剂早期人们把这类药物叫做抗雌激素药物或雌激素受体抑制剂。其作用机制是药物和雌激素受体(ER)结合,使雌激素

7、无法和ER结合而起作用,即竞争性抑制作用。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它是一种雌激索受体调节剂,在身体的某些部位(如乳房)起抑制作用,而在另外一些部位乂表现和雌激索一样。常用的药物有三苯氧胺(他莫昔芬、TAM)、托瑞米芬(枢瑞、法乐通)、雷洛昔芬(LY139481)等。三苯氧胺应用于乳腺癌的治疗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对ER阳性患者有效率达60%左右。雌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术后辅助应用5年三苯氧胺,疗效十分显着,总休可分别降低47%的复发率和26%的死亡率。术后辅助化疗后再序贯应用5年三苯氧胺,较应用一种治疗方法可进-步降低死亡率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