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内服外敷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观察

中药内服外敷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观察

ID:44025773

大小:2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18

中药内服外敷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观察_第1页
中药内服外敷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观察_第2页
中药内服外敷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观察_第3页
中药内服外敷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观察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药内服外敷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药内服外敷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观察作者:陈静,肖艳单位:陕西中医学院,陕西咸阳【摘要】U的:观察自拟清热解毒化瘀方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釆用自拟清热解毒化瘀方(银花、蒲公英、败酱草、椿皮、红藤、丹参、郁金、香附、乳香、没药等)内服治疗慢性盆腔炎60例。结果:有效率为96.6%,治愈率73%。结论:清热解毒化瘀法对丁•慢性盆腔炎的治疗有较好的疗效。【关键词】慢性盆腔炎;中药外敷内服;微波治疗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病情反复,较为顽固。常规抗炎治疗效果欠佳,且常导致月经不调、不孕、甚至异位妊娠等并发症,严重影响到妇女的生活质量。笔者几年来,采用中药内服外敷并配合

2、微波照射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60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所有患者系本院门诊病例,年龄18岁〜48岁,其中27岁〜36岁者40例,平均年龄33岁。病程8个月〜15a。症状为下腹部坠胀或疼痛,腰紙部酸痛,在经期、劳累或性交后加重,或有低热、肛门坠胀、白带量增多、有腥臭味,少数患者有脓性白带等。妇科检查:子宫活动受限或粘连固定,宫旁可触及条索状或片状增厚物,触痛阳性,宫底或宫体有压痛。B超提示:附件区增粗,界限不清或提示附件包块(囊性多见)。诊断标准依据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中药新药治疗盆腔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有关慢性盆腔炎的诊断标准。2治疗方法2.1中药内服以

3、活血化瘀法为主,以自拟化瘀方:银花25g,蒲公英25g,败酱草25g,桃仁15g,赤芍10g,丹皮10g,香附10g,元胡10g,乳香6g,没药6g,当归10g,夏枯草12g,墨旱莲12g,鸡血藤12go1剂/d,水煎,早晚分服,10d为1个疗程。2.2中药外敷组成:柴胡、桃仁、红花、枳壳、丹皮、败酱草、鸡血藤、乳香、没药、透骨草、水蛭、昆布、大黄、木香各适量。使用方法:上方加酒蒸热,每日于小腹部外隔姜片敷,每副药可用4次,10d为1个疗程。加减:腹痛甚者加金铃子散、元胡、郁金等,附件增厚可触及包块者加三棱、莪术等。经期停用,并配合使用微波照射,2次/d,30min/次。2

4、.3微波治疗用MDSIN医疗器械集团,HOKAIDWYIV型妇科炎症微波治疗仪,照射功率0200Wo照射部位:下腹部,近耻上,30min/次,2次/d。3结果3.1疗效评定标准疗效评定标准参照2002年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药新药治疗盆腔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有关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评定标准。痊愈:治疗后下腹疼痛及腰紙胀痛等症状消失,妇科检查及B超检查正常,证候及体征积分减少≥95%,苗1个月内无复发;显效:治疗后下腹疼痛及腰紙胀痛等症明显减轻或消失,妇科检查症状明显改善,证候、体征积分减少≥70%;有效:治疗后下腹疼痛及腰紙胀痛等症减轻,妇科检查症状有所改善,证候

5、、体征积分减少≥30%;无效:治疗后下腹疼痛及腰紙胀痛等症无减轻或有加重,妇科检查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或有加重,证候、体征积分<30%o3.2治疗结果痊愈44例,显效10例,好转4例,无效2例,有效率96.6%,治愈率73%,用药吋间1个疗程〜3个疗程,大多数患者用药1个疗程后即有明显效果。4典型病案列举张某,女,36岁,工人,于2004年5月13日就诊。患者有慢性盆腔炎病史•年余。曾在当地医院给了抗炎治疗和微波照射,效果不佳。近日來下腹坠痛、腰紙部酸痛加重,白带量较以前增多、色黄、出现臭味,月经量多,有血块伴疼痛。妇科检查:子宫后位、略大、活动度差、压痛明显,双

6、附件轻度增厚、呈条索样、有压痛。诊断:慢性盆腔炎。施以清热解毒化瘀方加黄柏10g、慧及仁15go1剂/d,水煎,早晚分服,并给柴胡、桃仁红花、枳壳、丹皮、败酱草、鸡血藤、透骨草、水蛭、昆布、大黄、木香等外敷,配合下腹部微波理疗,10天后自觉症状明显减轻,后继续服用2个疗程,症状消失,妇科检查正常,B超复查示盆腔无异常。慢性盆腔炎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病情多较顽固,难以迅速根治。中医认为多因经期、产后胞脉空虚,湿、热毒邪乘虚而入,与败血博结胞中,胞络冲任损伤,正邪交争而致。目前,西药对此病尚缺乏效果显著的特异疗法。多年来,我们运用中医中药内外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取得了较好

7、的疗效。本病以湿、热、瘀为主要病因,因此治疗时主要以清热解毒利湿,化瘀止痛行气为主。据有关文献报道,活血化瘀药能使炎性水肿减轻,减慢炎症的肉芽形成和降低炎症的血管通透性。通过长期的临床证实,外用活血化瘀药能起到调节改善局部炎症和局部微循环障碍的作用,使血液流通加快,降低血细胞黏稠性,增加毛细血管张力,降低其通透性,减轻水肿,吸收出血等作用,有利丁促进慢性炎症消散,减轻疼痛。另有研究表明:微波照射作用于盆腔脏器,可加强药物的吸收,减轻病变组织的水肿,改善局部微循环,促使炎症吸收,从而达到治疗目的,且安全、无痛、无创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