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研究进展

ID:44026616

大小:7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18

中医药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研究进展_第1页
中医药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研究进展_第2页
中医药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研究进展_第3页
中医药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研究进展_第4页
中医药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研究进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药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研究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更药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研究进展[关键词]脂肪肝;中医药;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R256.4E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1673-7210(2008)05(c)-025-03脂肪肝是现代社会的常见病、多发病,是山于多种病因导致川朋脂肪代谢紊乱所致的一组综合征。肝细胞内脂质积聚超过肝湿重的5%,或在显微镜卜每单位面积含有脂肪滴的肝细胞超过30%,就称之为脂肪肝。脂肪肝是多种原因引起的肝脏脂肪变性,进一步发展可导致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肝便化,甚至肝癌的发生,其肝纤维化发生率达29%〜39%,肝驶化发生率为8%〜31%[1,2]。脂肪肝已

2、成为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威胁人类健康的又一大类疾病,因此,研究脂肪肝的发病机制及防治具冇重要意义。本文查阅了近10年來有关方面的文献资料,现将中医对脂肪肝的认识及治疗进展综述如下:1病名的认识中医学中无脂肪肝病名,根据其临床症状及体征,归属“胁痛”、“积证”、“肥气”、“痕”、“肝着”、“痰浊”等范畴,《素问•藏气法时论篇》曰:“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FI“肝脉微急为肥气,在胁下若覆杯”,说明肝之积块在胁下,状如覆杯,名口肥气,指出了病位、症状、病名。2发病率及流行病学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

3、食结构的改变、检测手段的进步以及保健意识的增强,脂肪肝的检出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郅淑棉[3]对某大学教职工脂肪肝调查:3027名教职工脂肪肝的检出率为10.41%,检出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男女检出率差界显著,男性有低龄化发病趋势。刘朝晖等[4]应用B超检测1832例20〜63岁武警某部人群,脂肪肝检出率为12.5%。范建高等[5]通过随机多级分层整群抽样对上海市3175例成年居民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性别及年龄调整后上海市成年人脂肪肝患病率为17.29%,酒精性川•病和NAFL(非酒精脂肪肝)的患病率分别为0.79%和15.35

4、%。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脂肪肝患病率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50岁Z前男性脂肪肝患病率显著高于女性,而50岁以后女性脂肪肝患病率显著高于男性。总之,当前酒粕性肝病的患病率居高不下,而NAFL的患病率在不断攀高,我国脂肪肝的发病率为5.2%〜11.4%。所处地区经济越发达,脂肪肝发病率也越高,H•发病渐趋低龄化,并己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第一人肝病,在我国亦有望成为慢性肝病的首要病因。3病因病机脂肪肝的病因屮医多责之于七情郁结,饮食内伤和酒食失节,过度肥胖,或情志失调,或少劳安逸,或感受湿热疫毒,或久病体虚以及食积、气滞、疫气等而引发本病。

5、叶未设[6]指出脂肪肝的发病机制与中医理论中的痰、瘀、湿、积密切相关。发病部位主要责Z于肝脾两脏,肝失疏泄,肝血瘀滞;脾失运化,痰浊内生,痰瘀互结胁下而成。潘丰满等[7]根据脂肪肝的临床特点,认为痰湿、瘀血为形成脂肪肝的病理关键,提岀脂肪肝是山多种原因导致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痰湿、瘀血内生,停积于肝而成。其病位在肝,与脾、胃、肾密切相关,属木虚标实之证。宋清武[8]认为该病病机为肾阳不足,肾失气化,不能助肝疏泄,津液不布而住脂膏、痰浊。马晓燕等[9]根据过食肥廿厚味,嗜酒无度是脂肪肝主要病因,其病机可概括为气、虚、痰、湿、淤、积

6、、热、气滞等,其中以气熄为病理基础,提出脂肪肝“气虚痰毒”病机假说的研究思、路。昊茂林[10]认为肝脾失调是脂肪肝形成的病理基础,痰瘀胶结是脂肪肝形成的重要病理关键。综上所述,在病因病机的认识上各医家的见解不尽相同,但忖前大多数学者认同木病病位在肝,与脾、胃、肾等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本病当责之于痰、湿、瘀,因肝失疏泄,脾失健运,湿热内蕴,痰浊郁结,瘀血阻滞,痹阻肝脏脉络而形成脂肪肝。究其病机,多为湿阻、热蕴、痰凝、气滞、血瘀、食积等,致肝胆失于条达,气血运行不畅所致,为标实Z证。也有学者认为木病与机体气血亏虚、肝失调养及肾精亏耗、

7、水不涵木有关。4治疗4.1辨证施治辨证施治时中医理论的梢华,在脂肪肝的证治中显效卓著。曹建春[11]按中医辨证论治脂肪肝分为三型:①痰浊屮阻型,方用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②脾气虚弱型,方用参苓白术散加减。③气滞血瘀型,方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总有效率93.3%。治疗纟R各证型中,痰浊中阻型疗效垠好,脾气虚弱型次Z,气滞血瘀型垠差。谢跃藩等[12]将脂肪肝分如下五型辨治:痰湿阻络型,以二陈汤为基本方;肝郁气滞型,方选柴胡疏肝散合金铃子散加减;肝郁脾虚型,以逍遥散合四君了汤加减;痰瘀互结型,消療丸合化枳丸加减;肝肾阴虚型,一贯煎加减以滋补

8、肝肾。王利军等[13]把脂肪肝分为六型:肝郁气滞型,方川逍遥散或柴胡疏肝散加减;肝胆湿热型,方用小柴胡汤合茵陈汤加减;痰湿内阻型,方选平胃散合二陈汤加减;瘀血阻络型,方选膈下逐瘀汤加减;肝肾阴虚型,方选滋水清肝饮加减;脾肾亏虚型,方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