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描写类文章的教学策略

人物描写类文章的教学策略

ID:44033774

大小:21.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18

人物描写类文章的教学策略_第1页
人物描写类文章的教学策略_第2页
人物描写类文章的教学策略_第3页
人物描写类文章的教学策略_第4页
人物描写类文章的教学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物描写类文章的教学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人物描写类文章的教学策略王光宇最近在读钱梦龙老师的《我和语文导读法》,其中的一段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备课的时候,我们想的不应该是如何教,学生要如何配合我们,应该想的是学生会怎样学,我们要怎样配合学生。”这段话,不仅说明了课堂上学生的主体性,更加为教师的导读找到了原因。我们的导读也好,导学也好,都是为了学生更好的阅读而服务的。特别是人物描写类文章的教学,因为我觉得,学生对于人物性格特点的把握,往往与他们的生活经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在备课的时候,我们更应该考虑到如何为学生服务。回想了一下自己观摩和教学的一些人物描写类文章的教学

2、流程,试着总结了一下这类文章的一般教学模式。我觉得,通常情况下,我们会以“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为主导问题,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来品味其心理活动,从而层层深入地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当学生已经被课文的主人公及发生在主人公身上的故事情节深深地吸引的时候,顺势引导学生去发现,作者是如何把文章写得这样生动、这样深刻的,从而对写作方法、技巧进行相应的梳理和总结,学生更容易依从自己对文本的体验,自主地进行“学”的活动。我们还可以设计仿写的环节,引导学生运用这一课所涉及的写作方法或技巧来进行仿写,给学生的“写”搭建平台。教

3、学策略:曾看过一篇案例,是一位周老师所执教的三年级语文课文《孙屮山破陋习》中,品读因缠足的痛苦而改变姐姐的第二节的教学实录。师:是什么样的一件事让姐姐发生了改变呢?请大家自由读读课文的第二至六自然段,你一定会从中找到答案!”生:学生们非常认真地在文中寻找着答案,一致认为:是“缠足”让姐姐发生了改变。师:相机大屏幕出示:“一天,孙中山从外而冋来,看见妈妈正在用一根长长的布条,一道又一道地给姐姐缠足。姐姐痛苦极了,眼泪直往下流。”生:齐读师:你知道姐姐缠足时的感受吗?生:痛苦、难受……师:哪些词语最能体现姐姐这种感受呢?(引导学生抓住“长长

4、的、一道又一道地、痛苦极了”來体会姐姐的感受)生:读“看见妈妈正在用一根长长的布条,一道又一道地给姐姐缠足。姐姐痛苦极了,眼泪直往下流。”师:(评价引导)你的朗读让我们感觉布条不够长,没有多少道。谁再来试试。生:再读。师:让我们感觉有点长,但没达到痛苦极限。谁能读得让我们感觉到布条非常长,并且是一道道缠着的,让她痛得眼泪直往下流。师:相机岀示了一组被缠过的脚的图片,并请学生说了自己的感受。生:这些脚很小、“三寸金莲”、该长不让长多痛苦啊……师:(补充)封建社会,女孩到了四、五岁左右就要被缠足。为了使自己的脚不长大,她们有的在脚底下垫上锥

5、子走路,有的垫上碎玻璃或者是打碎的碗片,有的甚至抓一些虫子放在脚底,好让自己的脚腐烂,不长肉。同学们,听到这儿,你的感受又是什么?”同学们你们以前受过的伤害吧,如有手指被刀子割破、不小心被针刺了一下的感觉吗?生:再提一女生读。师:她让我们感觉到了,大家象她这样练读。生:练读师:同学们,你们能用声音表现出这种痛苦吗?”生:齐读。1•评价朗读,逐步深入:评读这种策略,不仅尊重了学生的差异,体现了“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的基本理念,而且通过或层层深入、或多角度的评读,给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于最直接的指导,使学生能够逐步深化对文本的理解。女n,这个

6、案例中,教师通过评读,让学生知道自己的朗读还没有把达到极限的痛苦惟妙惟肖地表现出来的程度,从而促使了学生产生了阅读动机,更加深入地开始研读文木。2•补充资料,缩短时空:学生对于有些文本中所呈现的内容,是没有了解的。或者,他们的了解仅仅是停留在所查找资料的字面上,并没有从自己了解的资料中读出感悟来。因此,这个时候,教师就要为学生“补充”资料,不仅呈现出文字或图片,更要通过这文字和图片缩短学生与文本的吋空距离,使他们从这段文字或图片中也读出体会,更深入地促进其对文本的理解。如,在这个案例中,正是由于教师安排了一张生动的图片,又绘声绘色地为学

7、生描绘了缠足的方法,才使得缠足之害深入学生之心,学生的阅读感受一下子就有了一个台阶式的提升。3•联系实际,想象体验: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就很容易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促进其读懂文本。如,本案例中,教师让学生想象以前自己受伤害,像手指被刀子割破、不小心被针刺了一下的感觉,这样就沟通了学生和文本,使他们似乎切实地体会到了缠足的那种痛苦,自然就会读得惟妙惟肖了。有的时候,学生的生活实际会和课文中的人物正好相反,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这样的对比,使学生对人物性格的体会更近一步。如,在教学《鱼游到了纸上》时,我引导学生品读聋哑青年观察鱼时的全神贯

8、注,就让学生先说一说自己有没有过在公园里看鱼的经历?自己又是怎样看鱼的?有的学生说,会边看鱼边喂鱼;有的学生说,会边看鱼边玩水;有的学主说,会边看鱼边和伙伴讨论……这些都是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的。但是,孩子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