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论文内容-台湾临床肿瘤医学会

博士论文内容-台湾临床肿瘤医学会

ID:44041181

大小:833.99 KB

页数:44页

时间:2019-10-18

博士论文内容-台湾临床肿瘤医学会_第1页
博士论文内容-台湾临床肿瘤医学会_第2页
博士论文内容-台湾临床肿瘤医学会_第3页
博士论文内容-台湾临床肿瘤医学会_第4页
博士论文内容-台湾临床肿瘤医学会_第5页
资源描述:

《博士论文内容-台湾临床肿瘤医学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雙側乳癌的發生率、危險因子及存活分析之15年追蹤縱貫性世代研究張金堅教授研究背景及目的乳癌是世界各地最常見的婦女癌症,不論是開發中或已開發國家的發生率都很高。全世界除了美國拜更年期婦女服用女性荷爾蒙的人數鋭減之賜,乳癌的年發生率略減之外,其他所有國家的年發生率都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原本只在西方國家所重視的乳癌防治,已演變成全世界都關心的議題。台灣在過去20年中,由於受到飲食及生活習慣西化逐漸西化的影響,乳癌的年發生率有超過4倍以上的快速成長。自2003年以來,台灣乳癌的年發生率已超過子宮頸癌,成為婦癌的第一位,現今每年有超過6000例的新生個案,而且每年因乳癌死亡的人數也

2、高居女性癌症死因第四位(Anonymous2003)。綜合上述的理由,可以預見台灣的乳癌研究有其必要性及重要性。研究雙側乳癌之重要性可從幾個層面來看:第一,就發生危險性大小來看,根據文獻得知,婦女罹患單側乳癌(unilateralbreastcancer)後,其得對側乳癌(contralateralbreastcancer»簡稱CBC)之機會比一般先前未罹患乳癌而初次得乳癌高2・6倍,其年發生率大約介於0.5%・1.0%,也就是每100個單側乳癌在未來10年內約有6-11人會發展為對側乳癌,相較於一般婦女初次得乳癌10年累積發生率為2%高約3-5倍。np第二,從存活狀況來

3、看,部份研究顯示雙測乳癌其存活時間一般較單側乳癌來得短,在Holmberg之研究中,單側乳癌存活8年之機率大約為69%,而雙測乳癌為53%,而且在調整了年齡、組織病理特徵及淋巴腺侵襲程度後,雙側乳癌較單側乳癌死於乳癌的機會大約是2倍。從臨床預後觀點來看,如何找出影響雙側乳癌預後因子進而改善其存活率是相當重要的。第三,由雙側乳癌之型態來看:一般而言,雙側乳癌可以因雙側乳房同時發生及不同時發生分為同時性雙側乳癌(synchronousbilateralbreastcancer)和異時性雙側乳癌(metachronousbilateralbreastcancer)»至於同時的發

4、生性雙側乳癌其界定之時間隨不同研究而有不同;其範圍由1個月至1年不等(Farrow1956;Kilgoreetal.1956;Robbinsetal.1964;Lewisonetal.1971;Adamietal.1985;Stemsetal.1991)、最經常使用的是6個月。根據過去研究顯示,異時性雙側乳癌較同時性雙側乳癌之比例來得高。一般而言,同時發生性雙側乳癌大約佔15.2%-39.5%,而異時性乳癌大約佔60.5%-84.8%(Waneboetal.1985;Senofskyetal.1986;Gulayetal.1990;Stemsetal.1991;Gogas

5、etal.1993)。在這些異時性雙側乳癌之間,第一次乳癌至第二次乳癌出現之時間間隔一般而言是相當長,Stems等人(1991)發現其平均間隔約為8.5年,如此長之間隔下,不論其第二次腫瘤(SecondTumour)^發生是源自於第一次腫瘤(FirstTumour)或和第一次腫瘤來源不同,如何早期發現進而早期治療,變得相當重要(Stemsetal.1991)°Senofsky等人(Senofskyetal.1986)利用乳房攝影術早期偵測對側乳癌個案,其結果顯示,對側乳癌之癌症期數及組織型態和一般乳房攝影術應用於正常婦女之篩檢之結果相近,因此認為透過乳房攝影術對於雙側乳癌

6、第二次腫瘤之早期發現會提高其存活率(Senofskyetal.1986),相同之研究結果見於Roubidoux等人之研究(Roubidouxetal.1995),雖然如此,一般認為,對於使用乳房攝影術於監視對側乳癌之發生,其偽陰性較一般正常婦女篩檢來得高(Senofskyetal.1986;Mellinketal.1991),因此建議其監視頻率應較密集,不過Roubidoux在其監視對側乳癌之發生,卻發現偽陰性和一般正常篩檢相同。如果由發生對側乳癌危險性和時間來看,不像一般復發性(Recurrent)乳癌,其危險性在5-10年之後開始降低,對側乳癌發生之危險性隨著時間增加

7、而維持一定(Chaudaryetal.1984)<>如何建立監視單側乳癌以防止其對側乳癌之發生是相當值得探討。第四,由乳癌篩檢及治療觀點來看:由於乳癌治療技術改進及篩檢計畫推行(超音波或乳房攝影術)造成因單側乳癌而死亡或轉移之婦女減少,因此這些個案發展為對側乳癌機會增加,因此對側乳癌之發生率在未來年代可能會增加。第五,從審美觀點來看,由於雙側乳癌之個案其第二次乳癌通常較第一次乳癌來得小,而且淋巴侵襲程度也較低,其組織分化程度也較良好(Stemsetal.1991;Murphyetal.1995)»因此過去經常針對單側乳癌實施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