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黄囊瘤9例临床病理分析

卵黄囊瘤9例临床病理分析

ID:44053231

大小:37.68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18

卵黄囊瘤9例临床病理分析_第1页
卵黄囊瘤9例临床病理分析_第2页
卵黄囊瘤9例临床病理分析_第3页
卵黄囊瘤9例临床病理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卵黄囊瘤9例临床病理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卵黄囊瘤9例临床病理分析作者:马萍单位:654300云南建水县人民医院病理室【摘要】目的:探讨卵黄囊瘤的临床、病理组织学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观察总结9例卵黄囊瘤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结果:平均发病年龄22.6岁(1.5〜36岁),以性腺的囊实性肿物为主耍临床表现。结论:卵黄囊瘤是一种由胚外内胚层-卵黄囊发生的高度恶性生殖细胞肿瘤。发生在卵巢或性腺外者预后极差。诊断须排除卵巢胚胎癌、透明细胞癌等。【关键词】卵黄囊瘤临床病理资料与方法1982-2005年卵黄囊瘤患者9例,年龄1.5〜36岁,平均22.6岁。8例因发现腹部肿物就诊,1例因睾丸肿大、发硬就诊。B超检查6例为单侧卵巢肿物:其屮左侧4

2、例,右侧2例;右腹膜后肿物1例,左睾丸肿物1例。术前血清AFP检测2例升高,其余未检测。巨检:肿物最大35cm×18cm×:10cm,最小5cm×2.8cm×2.5cm,大部分肿瘤表面光滑,包膜完整,其中2例送检时包膜已破。切面呈囊实性,实性区呈多彩色状、灰白、淡黄或暗红,质地细腻。囊性区含灰白色黏液,内壁光滑。3例以实性为主,5例伴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坏死。镜检:9例卵黄囊瘤均可见:①疏松的空网状结构,微形小囊或间隙构成迷路样或蜂窝样结构,囊腔内衬立方形,低柱状,扁平或梭形肿瘤细胞,胞膜不清,胞质少。②内胚窦结构:由上皮和血管组成的一种血管套样结

3、构,其中心为毛细管,血管周1层疏松结缔组织区,该区边缘被覆立方状或鞋钉样瘤细胞。③管泡状结构:瘤细胞排列呈腺泡,腺管状结构条索或实性巢分布于网状结构前景中。④玻璃样小体见于其中4例。为大小不等的圆形小球,HE染色下为强嗜酸,略具折光性。免疫表型,见表1。表1免疫表型(略)临床特征:卵黄囊瘤以腹痛及肿块为首发症状。本组9例,除发生在睾丸1例外,均以腹部包块就诊,多为无意中或体检时发现腹部肿物。2例伴有腹痛,1例伴有腹水。B超检查大部分为卵巢囊实性肿物。术后血清AFP测定有3例升高,其他6例未检测。病理学特征:①组织学类型:壁、脏层(经典)卵黄囊瘤、壁层卵黄囊瘤、脏层卵黄囊瘤、多囊泡型卵黄囊瘤

4、、腺型卵黄囊瘤、肝样型卵黃囊瘤、间叶型卵黃囊瘤、混合型卵黄囊瘤。②组织分化:卵黄囊瘤可向肝样分化,宫内膜样分化或有向生殖细胞方向分化及其他肿瘤成分,但量均少,混杂于肿瘤内。鉴别诊断:①卵巢胚胎癌:此癌多以原始多形性单核大细胞为主,可伴嗜酸性透明球及合体滋养叶细胞,但无S-D小体。此癌免疫组化测定IICG呈阳性表达,而本瘤为阴性。可兹鉴别。②卵巢透明细胞癌:此癌可出现管泡状结构,通常发生于老年人,预后较好。③无性细胞瘤:有时与实性型卵黄囊瘤混淆,但前者CK通常呈阴性,而卵黄囊瘤则有阳性表达。且无性细胞瘤细胞常较一致,缺乏网状结构、SD小体等。④卵巢宫内膜样瘤:此癌易与腺型卵黄囊瘤混淆,但缺乏

5、卵黄囊瘤具有的结构:网状结构、S-D小体及嗜酸性透明球等。⑤其他:为了协助诊断,最好在术前检测患者血清AFP值,血清AFP随治疗反应而升降,还可提示肿瘤是否切除T净或复发。治疗与预后:含顺钳的BEP、BVP或POMB-ACE联合方案作为卵黄囊瘤的首选方案。根据临床分期选择恰当的手术范围。所有患者术后均应辅以化疗,改善存活率。近年來发现内胚窦瘤DNA倍体数多为非整倍体,并有染色体129的异常,可能是其高度恶性及预后不良的根本原因。【参考文献】1武忠弼,杨光华•屮华外科病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381.2刘复生•中国肿瘤病理学分类•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555.3

6、陈怎真,范娜娣,等•妇产科诊断病理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325.申明:本论文版权归原刊发杂志社所有,我们转载的目的是用于学术交流与讨论,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学术建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