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廷汉治疗胃络痛的经验

唐廷汉治疗胃络痛的经验

ID:44062477

大小:39.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0-18

唐廷汉治疗胃络痛的经验_第1页
唐廷汉治疗胃络痛的经验_第2页
唐廷汉治疗胃络痛的经验_第3页
唐廷汉治疗胃络痛的经验_第4页
唐廷汉治疗胃络痛的经验_第5页
资源描述:

《唐廷汉治疗胃络痛的经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唐廷汉治疗胃络痛的经验【摘要】胃络痛是临床常见病,胃按脏腑学说属六腑“传化而不藏”,但受制约五脏,故胃络痛可以心、肝、脾、肺、肾等脏从治者,其中脾、胃关系最为密切。在临床上力主“胃病必和”的观点,调和胃肠、调和肝脾、调和寒热、和胃化湿、和胃温中、和胃祛瘀调和升降是治疗胃络痛的主要方法。【关键词】胃络痛;和法;调和胃肠;调和肝脾;调和升降【中图分类号】R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3-0021-02唐廷汉主任医师四川省名中医从事中医临床和带教工作40余年,从常达变自成风格,

2、疗效显著。唐师从医以来忙于诊疗,应用屮医理论的理、法、方、药诊治内、妇、儿科多种疾病。对胃肠及肾病尤有研究。我随师临证,受益陲浅,现将唐师诊治胃络痛一部分经验整理如下:一、调和五脏脾胃为先人体在消化过程中,以脾胃气机升降建其功。“脾气升则健,胃气降则和”,如果升降失和则为病态,多见于胃络痛、呃逆、嘈杂、呕吐、泄泻、便秘等胃肠道病证。《内经》:“胃气为本”。可见胃虽属腑,但绝非一般。李东垣著《脾胃论》,清代叶天士指出:东垣所著详脾略胃,重视温补而忽视滋养,他强调脾胃并重,一般來说胃肠病症均可按脾胃运化升降理论

3、治疗。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机能活动之源泉,一旦脾胃受损,在内不能腐熟水谷,输布津液、传化营养,在外不能散布阳气、充实营卫抵御外邪,所以脾胃之气健旺与否对整个人体牛命至关重要。故一方面、五脏六腑的疾病李东垣强调五脏有病当治脾胃之说。另一方面脾胃有病亦可从脾胃论治,对于胃络痛从脾胃论治外,还应从心、肝、肺、肾等脏论治。正如《灵枢平人绝谷篇》云:“胃满则肠虚,肠满则胃虚、更泻更虚、故气得上下、五脏安定、血脉和利精神乃治”。脾胃升降传化有序,不运则牛化无端、不降则传化无由,壅滞成疾。二、

4、临床应用和法治疗胃络痛和法为八法2—,“和”即和解调和Z意。和法的运用范围甚广,有和解少阳、调和胃肠、调和肝脾、调和寒热、分清上下、开达膜原等法。通过和解和调和的作用,使表里、寒热、虚实夹杂的症候和脏腑阴阳气血的偏盛偏衰的情况得以改善,使胃肠疾患得以康复。用之恰当,效果显著。临床上治疗胃络痛当以和解为先。脾胃在整个人体生命活动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临证时重视脾胃调理是治疗胃络痛的一种手段,贵在调和,治疗不外补其不足以助升降、纠其反作以益气举陷,调和脾胃复气机以顺行、调其偏衰以扶其不足,不论虚、实、补、泻以护

5、胃为首要,根据脾胃的特点,用药注意升降调和,补勿太腻,攻勿太过,寒勿过凉、热勿过燥。紧紧抓住健运脾胃调和之机。根据门诊和住院病例分析,胃肠疾病的病人表现的症状证型,中医运用和法者占2/3左右,这说明和法治疗胃络痛当为其纲。三、遵循治疗法则选方用药在临床上重视后天,调和脾胃变通古名方,精于配伍。“脾胃调和,则生化之源旺盛,气血充足,七情六淫之邪难以侵淫”。唐师总结多年的临床经验,以法组方、辩证施治、在多个古名方基础合方加减不过2~3味,归纳如下:1、调和肝胃“安胃必先治肝”以四逆散、柴胡疏肝散为首选良方。临床

6、上应用时每多枳壳易枳实并炒用取其缓行、避其俊猛,原方中加入佛手紫苏。痛甚者加炒川楝子、延胡索;反酸者加黄连吴茱萸;气郁化热者出现口苦心烦、小便黄,脉弦数加黄连炒梔子芦根蒲公英,若人便不调或唐或干,解而不畅,苔厚腻常与平胃散合方。例:代某女40岁2007年2月23口就诊患者胃痛半年余,加重10天医院胃镜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度hp(+),近10日來胃痛加剧,连及胸胁,暧气频作,矢气方舒食后腹胀舌红苔白脉弦。拟四逆散合平胃散加减。处方:柴胡15g炒白芍20g炒枳壳15g炒苍术20g厚朴15g木香15g延胡索20

7、g黄连10g炒川楝子15g炒麦芽20g甘草10g服夯10剂后腹胀明显好转食欲尚可。改用柴芍六君汤加味。2、调和肝脾法适用于肝脾气血郁滞之证其辩证要点为:胸皖协肋胀痛暧气头晕少食脉弦而虚。选方逍遥散去生姜薄荷合百合汤。用治肝脾气血郁滞脾失健运的各种胃络痛消化性溃疡糖尿病并胃炎胃神经官能症等若见郁热加丹皮炒梔子痛甚加延胡索炒川楝子少食者加鸡内金炒麦芽。若热甚胃皖痛伴黑大便加白及无花果黄连三七粉。逍遥散既补肝体又助肝阳气血兼顾肝脾兼治立法全面用药周到故为调肝和脾之名方。李某男47岁2010年10月3日就诊胃月完痛

8、暧气少食胁肋胀满不适身倦乏力反复发作5月余伴失眠心烦脉弦细舌红胃镜: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度HP(++)处方:柴胡15g炒白术20g炒白芍20g茯苓15g佛手15g鸡内金15g麦芽30g百合20g乌药20g黄连10g紫苏10g甘草10g连服20余剂后胃痛缓解诸证皆平。三个月后复查胃镜:浅表性胃炎(轻一中度)HP(-)o3、调和胃肠(辛开苦降)用于邪气犯胃寒热错杂升降失常而致“心下痞”。恶心干呕胶胀纳少肠鸣下利等症。方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