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二取代富烯的合成【开题报告】

新型二取代富烯的合成【开题报告】

ID:440717

大小:195.92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08-02

新型二取代富烯的合成【开题报告】_第1页
新型二取代富烯的合成【开题报告】_第2页
新型二取代富烯的合成【开题报告】_第3页
新型二取代富烯的合成【开题报告】_第4页
新型二取代富烯的合成【开题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型二取代富烯的合成【开题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应用化学新型二取代富烯的合成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富烯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富烯的分子内至少存在3个碳碳双键组成的共轭体系(图1)。由于共振的存在,环外双键的电子会通过共振部分转移到环上以满足分子内五元环的芳香稳定性[1]。正因为具有这样的结构特征,决定了富烯类化合物的性质和其多种多样的反应性。图1富烯的电子转移图从1900年Thielehes首次合成富烯至目前,随着各种富烯的合成,发展出了许多成熟的合成方法,方便而常用的方法是在碱催化作用下环戊二烯与醛、酮的缩合。在碱作用下环戊二烯转变为环戊二烯基负离子

2、进而与酮反应经脱水形成富烯(图2)。图2环戊二烯转变为环戊二烯基负离子与酮反应脱水形成富烯1963年Smith等[2]报道了6,6-二甲基富烯的合成,同年,Freisesleben等用环戊二烯与丙酮在20%甲胺乙醇溶液中合成了6,6-二甲基富烯。1974年Neuenschwander等指出,以一级胺和二级胺作催化剂,富烯的收率并不理想。以环戊二烯与丙酮反应为例,6,6-二甲基富烯的收率仅为25%。1984年Stone等[3]用四氢吡咯作为催化剂合成出15种不同结构的富烯。1987年陈寿山等[4]5系统地考察了环戊二烯与脂

3、肪酮和脂环酮的反应,比较了甲胺、乙胺和四氢吡咯催化活性并讨论了温度、溶剂和碱的浓度对富烯收率的影响。2004年Khalil等[5]改进了6,6-二取代富烯的合成路线,利用环戊二烯钠或钾和酮反应合成了12种结构不同的富烯。2006年黄吉玲等[6]以芳香酮为原料,合成了一系列新型6,6-二取代芳基富烯。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肖虎等[7]利用茂Na与酰氯在低温下反应得到一系列含七元螯合氢的1,6-取代富烯类化合物,发现该类化合物表现出抑制白血病细胞(HL-60)的作用(图3)。图3茂Na与酰氯在反应得到一系列含七元螯合氢的1,6-取

4、代富烯类化合物它们的应用主要取决于富烯自身的特殊结构。对富烯的研究不仅推动了金属有机化学的发展,而且在多环化合物、抗癌药物的合成方面有着广阔的、潜在的应用前景。因此,设计合成结构新颖、反应性能好的富烯将是今后发展的重点,进一步研究这类化合物的反应活性是本领域发展的趋势和希望。6-胺基富烯-2-亚胺化合物因其独特的结构和配位成键方式已引起了人们的浓厚研究兴趣。研究表明6-胺基富烯-2-亚胺化合物不仅是一种研究分子内氢键的理想模型化合物[8],而且是配位方式多变的配体[9]。它既可仪通过N原子配位成键(I),也可以同Cp五元

5、环配位成键(II),形成重要的电中性的嗡盐化合物(图4)。因而6-胺基富烯-2-亚胺配体在设计合成新型的后过渡金属烯烃聚合催化剂方面具有重要的潜在应用价值,即可以在无路易斯酸助催化剂的作用下,即可实现烯烃催化聚合。需要指出的是,后过渡金属烯烃催化剂往往是通过添加路易斯酸助催化剂实现烯烃催化聚合[10]。图4电中性的嗡盐化合物二、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含论文提纲)5研究目标:合成出新型6-胺基富烯-2-亚胺,并通过红外、核磁、紫外等仪器验证其本身所具有的性质。提纲:1文献综述1.1富烯的定义及性质1.2富烯的合成方法1.3富

6、烯的应用1.3.1富烯与有机锂试剂的反应1.3.2富烯与Girgnard试剂的反应1.3.3富烯与有机钠的反应1.3.4富烯在多环合成中的应用1.3.5富烯的Diels-Alder反应1.3.6富烯在抗癌药物合成中的应用2实验部分2.1实验原理2.2实验试剂和仪器2.2.1实验试剂2.2.2实验仪器2.2.3主要实验装置2.3实验步骤2.3.1环戊二烯的制备2.3.2二茂镁的制备2.3.3二茂镁与环已基碳二亚胺反应3结果与讨论3.1产物的合成和表征4结论二、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及技术路线、实验方案等采取的研究方法尽

7、管6-胺基富烯-2-亚胺化合物在1963年已被合成报道,5但是,至今为止,关于6,7位官能团化的6-胺基富烯-2-亚胺化合物却仍未见报道,很可能是由于缺乏有效的合成路径。因此,探寻6,7位功能化的6-胺基富烯-2-亚胺化合物的有效合成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2)。本论文拟采用金属有机的合成方法,利用原料1和2反应通过水解,并利用红外、核磁、紫外等仪器有效地制备6,7位功能化的6-胺基富烯-2-亚胺化合物3(图5)。技术路线(如图5所示)图5利用环己基碳二亚胺与二茂镁反应水解获得新型6,6-二胺基-2-亚胺富烯具体实

8、验方案1.环戊二烯的制备(参照文献方法)在盛有沸石250ml的圆底烧瓶中加入100ml的二聚环戊二烯(阿拉丁),用电热套加热,收集40摄氏度的馏分。至于冰箱中备用。2.二茂镁的制备(参照文献方法)[11]在氮气保护下,用冰水浴(0摄氏度),向盛有32ml的正丁基镁(1M)的二口瓶中慢慢加入8ml新制的环戊二烯,搅拌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