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审适用中存在问题、原因及对策

取保候审适用中存在问题、原因及对策

ID:44072032

大小:33.05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18

取保候审适用中存在问题、原因及对策_第1页
取保候审适用中存在问题、原因及对策_第2页
取保候审适用中存在问题、原因及对策_第3页
取保候审适用中存在问题、原因及对策_第4页
取保候审适用中存在问题、原因及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取保候审适用中存在问题、原因及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取保候审适用中存在问题.原因及对策摘要:取保候审作为强制措施的一种,与拘留、逮捕相比,既可以不羁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也可减轻司法机关的负担,从而节约成本。然而,取保候审在司法实践的适用中,其蕴含的优越性发挥不尽如人意。本文就取保候审实际操作中所暴露出的具体问题谈几点看法。关键词:取保候审;保证金;监管措施;取保期限取保候审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依法责令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提供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其不逃避或者妨碍侦查、起诉、审判并随传随到的一种强制措施。单纯从法律的规

2、定来说,取保候审制度无疑是一条"善法”,然而在我国,由于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尚不完善,加上数千年封建专制所产生的官本位思想残留,取保候审制度在切实的司法实践过程中却存在着诸多问题。一、存在的问题1、不少案件适用取保候审并非案件需要,而是对一些犯罪嫌疑缺乏证据而又无其它侦查工作可做的对象借取保候审“下台阶”。取保候审后不积极开展侦查工作,保而不“审”,消极执法,借取保候审拖延、延缓、消除嫌疑人的激愤情绪,美其名曰为嫌疑人“拴个笼头”,避免其上访滋事,这种情况是目前取保候审执法中最为突出的问题。2、有些执

3、法部门只要犯罪嫌疑人交足保证金就予以取保候审,甚至将抢劫、重伤害等严重暴力犯罪且人身危险性极大的嫌疑人、被告人也取保候审,甚至对外来人员作案的流窜犯也允许取保候审。3、对同一对象重复取保候审。许多办案机关不愿意接受保证人担保,只接受保证金担保,或者有的既要保证人又要保证金担保(而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申请取保候审的,不能要求同时提供保证人并交纳保证金),而且收取保证金的数额很高。在一些地方,公安机关决定取保候审并收取保证金后,在审查起诉和审判阶段,检察院和法院又分别重新办理取保候审手续并收取保

4、证金,但前一阶段已办理的取保候审手续却往往不解除,保证金也不退还。结果导致有罪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同时被取保候审三次,或者同时被三个机关取保候审,同时交纳了三次保证金。4、自侦案件适用的困惑性。由于职务犯罪具有隐蔽性和侦查过程中犯罪嫌疑人心理上多变性等特征,基层检察院在办理自侦案件中经常会碰到这样一种情况:犯罪嫌疑人在取保候审期间,侦查机关掌握其更多的罪行或发现其有串供、毁灭罪证、自杀、逃跑等突发情况时,需立即采取逮捕措施,以保证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但目前面临的问题是自侦案件逮捕权上移,上级检察机

5、关由于不熟悉案情,审查案卷需要更多的时间,加上报送案件的往返路途时间等客观条件限制,从基层院提请逮捕到上级院审查决定时止,这段时间内如何应对犯罪嫌疑人的串供、毁灭罪证和自杀、逃跑等突发情况,是基层办案人员的难题。5、对保证金的收取,管理不严格。财产保已成为取保候审的主要保证方式。有关保证金的问题主要有:①收取保证金的数额在一些地方存在很大的随意性。有的甚至为数额与犯罪嫌疑人“讨价还价”。②保证金的收取、管理不统一。有的地方没有设立专门的保证金帐户,仍存在执行机关、决定机关自行收取、自行保管的现象。

6、③没收保证金操作不规范。有的办案人员故意制造事端使嫌疑人无法按规定到案,借此将其保证金收缴,没收程序也缺乏必要的公开度,失去监督。6、执法机关对取保候审的监管措施不力。有的地方执行机关没有严格按法律规定适用取保候审,使其流于形式,导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跑、毁灭证据甚至重新犯罪,严重地妨碍了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并危害社会。二、主要原因1、办案质量不高。其原因很多,其一部分干警自身素质有待提高,还没有从旧的执法观念中转变过来,思想观念跟不上新的形势要求;其二是不注意对证据的搜集,办案方法单一、陈旧。

7、因办案质量不高,而对嫌疑人的社会危害性、人身危险性估计不足,轻率地适用这一后果不太严重的强制措施。2、规章制度建立还不完善。针对取保候审审查程序、保证金收取、管理、没收,在实践中都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漏洞,缺少必要的监督和制约机制,随意性较大,使利用取保候审达到某种目的情况有机可乘。3、取保候审的期限规定模糊。根据《刑事诉讼法》第58条的规定,法院、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12个月。但这里并没有明确十二个月是三部门单独采取的期限,还是三部门重复采用的总期限,导致三部门分

8、别制定实施细则,都规定可以重新计算取保候审的期限,结果对同一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最长可能有36个月的取保候审期限。而案件在侦查、审查起诉、审判环节的期限一般都不得超过一个半月,3个阶段之和也才4个半月,确定12个月取保候审期限明显过长。取保候审期限过长,不仅不利于司法机关提高办案效率,容易产生候而不审的现象,而且容易滋生司法腐败,也给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造成沉重的心理负担。三、应采取的对策和措施1、强化办案人员的素质,提高办案质量。一是不断增强拒腐防变能力,要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坚定共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