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策略探究

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策略探究

ID:44104099

大小:38.58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0-18

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策略探究_第1页
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策略探究_第2页
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策略探究_第3页
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策略探究_第4页
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策略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策略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新课程背景下语丈教学策略採兗姜洪根(江苏省镇江中学江苏镇江212017)[摘要]新一轮语文教学改革应着力为学生的需求服务,关注学生语文实践,让学生在语文氛围中感受语文的曼妙美丽,呈现语文教学的多元化、个性化、自主性.体验性的特征。[关键词]课程改革语文教学学生教师[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C《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冃标必须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因素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设计。“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该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语文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

2、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新一•轮课程改革把调整课程内容,优化学习方式,变革评价机制作为重点,整体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但一个不争的事实却是,在许多地方,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却在下降,语文教学的作用和地位也在下降。笔者曾经选择了国家示范性高屮、省重点屮学和一•般屮学的师生,通过问卷调查和开座谈会的方式,了解中学语文教学的状况,发现随着年级的递增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递减。对语文学习不感兴趣,城市学生又较农村学生严重。这就形成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特别是语文教学改革与当前许多地区语文教学现状的强

3、烈反差。当代智力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一种特殊的学习动机,它在学习屮是最活跃的因索,学习动机带有强烈的情感作用。语文教学只有根据学生的心理状况,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才能促进他们的学习。语文教学要[作者简介]姜洪根(1964-),男,江苏句容人,江苏省镇江中学教科室副主任,中学高级教师,镇江市学术技术带头人,江苏省“333”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再现创设和生成文本情境、社会悄境以及认知悄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悄趣因素,让学生主动探究,独立阅读,深入思考,勇于创造。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精辟地阐述过:“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

4、斯基也说:“没有任何兴趣,被逼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图。”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情趣因素,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是当前语文课程和语文教育改革的根本要素。而形成语文学习兴趣,创设语文学习情趣的因索是很多的,有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方面的,有课程教材方面的,有教师业务能力和教学艺术方面的,还有教育环境和教学条件方面的,等等。笔者认为,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背景Z下,应该重视以下因素和作用。一、切合学习需求,形成学习情趣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学习冃标具有“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在长期的应试教育中,语文教学重书本轻社会(人生),重知识轻能

5、力,重结果轻过程,重死记硬背轻探究研讨,重显性效应轻隐性内化感染等,依然没有改变。在传统惯性的拖拽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驱动下,以上问题甚至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语文学习失去了情、意、矢口、趣;甚至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以及“左”的思想的浸染,形成语文教学的“伪圣化”“假崇高”的倾向,用一套“政治术语”和“公共思维模式”来钳制学生学习的个性体验和真实需求,语文教学脱离学生思想,远离学生心灵,隔断社会需求,漠视人生体验,而完全自成一套封闭狭窄的中学语文教学体系链,与人众话语体系相去甚远。要克服以上不良的倾向,必须打破通常的习惯做法,摒弃积久的思维定势,实行多元化、开放式的语文教学。(一)自主确

6、立教学冃标,选择教学板块。语文学习以一篇篇文章组合成或题材相关或主题相似或写法相同或时代相近的单元教学模式。进入教科书、单元系列以后其原来单篇的文章就具有了特定的审美价值和结构形式,不完全是作者写作或发表当时的那种符号意义和话语价值。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孃变,有些文木原来表现出来的理念、主题、善恶等已发生了改变,具有了阅读现时的生成意义。即使一些流传广泛且历时长存的经典作品,它们在表现人类的永恒话题如物质与精神、文明与野蛮、理想与现实、生存与死亡等话题价值与意义上也在发生微妙而潜在的变化。经典之作所反映的卅界也在作者、文木、读者(教师和学生)的阅读解析的互动过程中构建了新的

7、意义。语文教学的生成意义、冃标内容、思想意蕴应与社会时代、心灵情意相一致,使教学目标显现立体化、动态性的特征。课程、教材、内容的多少深浅应与学生现时的需求和身心特征相一致。课程、教材的冃标应该贴近学生生活,反映时代特色,呈现多元化、多向性和整体趋势。这就需要学生参与、确立教学日标,结合学生门己的学习需要和已有的知识、能力背景,使语文教学切合、有用,发挥语文学习的情趣作用。(二)主动参与、探究、发现,调动语文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屮,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探究发现是学习兴趣的最显性表现,也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