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林语堂的中西文化对话策略

论林语堂的中西文化对话策略

ID:44123083

大小:22.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18

论林语堂的中西文化对话策略_第1页
论林语堂的中西文化对话策略_第2页
论林语堂的中西文化对话策略_第3页
资源描述:

《论林语堂的中西文化对话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论林语堂的中西文化对话策略关键词:林语堂对话策略摘要:本论文对林语堂的海外创作实践进行详细的分析,归纳他在中西文化对话时所采用的具体途径与nJ行性策略,为当今全球化背景下的跨文化沟通寻求借鉴。在全球化背景下,建构多元文化融合共生的对话关系是一个很现实也很长远的课题。对话关系,指的是一-种积极开放、互相倾听的交流氛用,各文化主体在“杂语”的状态中,既拥有自己的独立声音,乂能充分展开思想的碰撞与沟通,以期牛成新的视界。正如巴赫金所说,这是“说话者向听者的他人视野中深入,在他人的疆界里,在听者统觉的背景

2、上来建立自己的话语”{1}。林语堂在1935年移居海外Z后就一直致力于传统文化在西方语境下的阐释与传播,是“五四”一代知识分子中较早地思考民族文化身份的建构以及与西方对话这一问题的。他众多著作在術方的畅销证明了他文化传播行为的成功,而这与他的现代文化理念和跨文化视野是分不开的。木论文对他的海外文化传播实践进行具体的分析和归纳,为当前的跨文化沟通寻求借鉴。一、传统文化的普世价值文化作为人类活动的方式及产物,其木身具冇很多超地域和超时代的共同性。正如林语堂所说,“枇上道理原来差不多,只怕常人不肯看到底

3、,看到底处,屮外都是一样的”{2},这里的“底处”便是指不同文化体系屮的普遍人性,“有一种东西如Sinte-Beuve之所谓'人心的家庭',即'灵魂之接近'或是'精神之亲属虽彼此时代不同,国境不同,而仍似能互相了解,比同时同市的人为多些”⑶。他便以这种共通的人性作为对话的棊础,并以此奠立自己的文化立场。孟华曾把理解分为如下两种:“一是理解别人意味着证明他和我的相似;二是理解别人意味着了解并尊重他和我的差界”(4),当林语堂在界质文化语境中进行文化传递吋,便首先从文化的相似性入手,将它作为文化特性的

4、先导。他直接从先秦哲学原典出发,探求其深层次的超时空、超民族的核心价值和思想内涵,从而与西方知识体系相衔接。例如,他将儒家思想的特点概括为“人文主义”和“人道主义”的,将道家思想屮的白由和养牛的观念与西方伊壁鸠鲁的亨乐主义价值理念进行融会互释。这种东西文化贯通基础上的比较意识贯穿于他所有的文化论著中,使他能在不同文化体系间口由往來,平等而理性地进行着客观对比。“孔了,像亚里士多德一样,把他的赌注放在人性上,以为接受天然的人性胜于改变它”{5}。“若说老子像惠特曼,有宽大慷慨的胸怀,那么庄子就像梭罗

5、,有个人主义粗鲁、无情、急躁的一面。再以启蒙时期的人物作比,老子像那顺应自然的卢梭,庄子却似精明狡猾的伏尔泰”⑹。在这种比附和印证中,林语堂弥合了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之间巨大的文化缝隙,让传统哲学凸显出同西方智慧相会通的普适性价值。这种叙述策略突出传统文化的人文价值,完成了古老中国的现代诠释,也使东西方的话语体系顺利接轨。发掘文化的普遍意义,不等于取消文化的特性。文化的普遍性价值是沟通的棊础,但正是不同文化的特性才显示出文化的斑斓与丰富,才是文化交流的意义所在。正如巴赫金所说,“恰是在不同的声音

6、、不同意识互相交往的联接点上,思想才得以产生并开始生活”{7}。林语堂在强调文化融合性的同时,并没有忽视文化的独特性,而是格外珍惜文化身份的民族个性。他的创作始终围绕着屮国本土的历史和现实、经验和认知进行,对于中国的种族特性和民族遗产充满自信。面对着西方工具理性和商业文明带来的思想危机,林语堂试图用中国传统的文化理念和生活态度来为西方现代性纠偏。这种文化传播策略从全人类发展面临的共同问题出发,在不同文化体系间进行比较和相互补充,获得了广泛的市场支持。二、个体感悟的言说风格“五四”是一个自我觉醒与个

7、性张扬的时代,受这种时代风气的熏染,林语堂著作中充溢着强烈的主体色彩。这首先表现在他对个人才智的自信。他对于国学没有丝毫的循规蹈矩、亦步亦趋的恭敬之情,认为苏州船户的小1111和老子、孔子、孟子的苦作同样重要,并对倫道经典做出了创造性阐释。即使是他在海外介绍屮国文化,也坦言一切取舍都是根据他个人的见解。其次,林语堂强调个体独特的生命体验,书写口己独具的情思。他在介绍《生活的艺术》一书的创作口的吋说,他根本就没有打算要“客观地”、“真实地”研究和介绍中国人的牛活艺术,而想写出自身对传统文化的独特感悟

8、。他说,“木书是一种私人的供状,供认我自己的思想和生活所得的经验。我不想发表客观意见,也不想创立不朽真理。我实在瞧不起白许的客观哲学,我只想表现我个人的观点”{8},这使得他的文学世界极具个人风格,个性化的话语方式体现了白由的理念,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虽不是学者式的严谨,但却是“一种浪漫的自由梢神的显现,一个个人面对自我和世界的感性经验的自由的书写”⑼。最后,林语堂将口己的创作植根于I比俗环境,以其独具的艺术眼光关注边缘的价值。他说:“我的理论根据大都是从下面所说这些人物方面而来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