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林语堂的“幽默”

论林语堂的“幽默”

ID:38186336

大小:3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5

论林语堂的“幽默”_第1页
论林语堂的“幽默”_第2页
论林语堂的“幽默”_第3页
论林语堂的“幽默”_第4页
资源描述:

《论林语堂的“幽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论林语堂的“幽默”内容提要: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林语堂最先提出把英文homou译成“幽默”,于三十年代提倡幽默,并在自己的散文创作中加以实践,与周作人南北呼应,形成一个影响颇深远的“闲适幽默”散文流派。林语堂是对幽默的探讨与创建是对中国文化的一大贡献。。关键词:林语堂幽默观幽默所具备的因素影响林语堂被人称作“幽默大师”,主要是因为他的随笔创作,林语堂随笔写作中的的幽默乃一家之长,他不会用笑话引人发笑,而是在生活中捕捉有幽默感的事物透出哲理,并使人会心一笑。如在《粘指民族》里,为了揭露国民党史官僚搜刮民脂民膏的丑行,他用“粘性液质“这一

2、貌似荒诞事实的渲染营造出幽默的意境和氛围。当然,我更喜欢他生活气息浓郁的幽默风格,如《我怎样买牙刷》、《冬至之晨杀人记》等,读来令人哑然失笑,妙趣横生。林语堂精通中、英文,学贯中西,广闻博见。他最先引进幽默一词,在文章中也极力主张幽默,有了丰富的文化蕴,所以在《论幽默》、《论孔子的幽默》、《论解嘲》等文章中旁征博引,精彩的例证是信手拈来,随处可见。林语堂是第一个将英文humor译为幽默的人。1924年5月23日,林语堂在《晨报副刊》上攥文《征译散文并提倡幽默》,首次在中国文坛引进了幽默这一概念。之后,他又写了《幽默杂话》,进一步从文学

3、风格,审美心态,人生倾向等方面阐述了幽默在社会与文学中的作用。林语堂在文章中指出:“素来中国人富于‘诙摹’而于文学上不知道运用他及欣赏他,于是‘正经话’与‘笑话’遂截然不胫而走:正经话太正经,不正经话太无体。”因此,“我们应该提倡在高谈学理的书或大主笔的社论中不妨夹些不关紧要的玩意的话,以免生活太枯燥无聊。”在这里,林语堂是把幽默作为当时的文学创作或文章中欠缺的一种美学要素来提倡的,这是颇有积极意义的,很快就得到了鲁迅的呼应1932年,当林语堂创办并主编《论语》杂志后,则进一步在理论与创作实践两个方面大力提倡“幽默文学”从而使幽默文学

4、成了一股颇有影响,创作队伍颇为壮观的文学思潮。加上,在《论语》杂志的影响下,又出现了一批以登载幽默文学为主的杂志,如《谈风》,《中庸》,《聊斋》等的推波助澜,使这股文学思潮席卷文坛,形成了一股“幽默风”。当时,除林语堂外,很多著名文人,如林半农,老舍,周作人,俞平伯,郁达夫,丰子恺等,也都谈到过“幽默”写过幽默之文。可见,这股文学思潮在当时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林语堂认为:“幽默本是人生之一部分,所以一国的文化,到了相当程度,必有幽默的文学出现。”“没有幽默滋润的国民,其文化必日趋虚伪,生活必日趋欺诈,思想必日趋迂腐,文学必日趋干枯,而

5、人的心灵必日趋顽固”。怎样才能达到幽默呢?在林语堂看来,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其一、幽默对人生必须报一种从容达观态度,它是温厚的,趋脱的。所谓达观,即对人生的缺憾报以坦然,认可了人生的相对性因而避开了绝对痛苦,是对生命有限欢愉的一种退守,也是对利及义的趋脱。林语堂认为,老子虽趋脱,但不达观,是愤世嫉俗的厌世主义。幽默是温厚的,到了愤与嫉,就失了幽默温厚之旨。庄生与老子虽然同样是笑,庄生却是狂笑,笑声是豪放的;老子是苦笑,笑声是尖锐的。故老子趋脱而不幽默。这种对人生的达观、温厚、趋脱态度,在林语堂的幽默散文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散文《

6、言志篇》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这一思想,文中作者这样表白自己个人理想的愿望:我要一间自己的书房,可以安心工作。我要几套不是名士派但亦不甚时髦的长褂及两双称脚的旧鞋子。居家时,我要能随便闲散的自由。我冬天要一个暖炉,夏天一个浇水浴房。我要一个可以依然故我不必构牵的家庭。我要在楼下工作时,听见楼上妻子言笑的声音,而在楼上工作时,听见楼下妻子言笑的声音。我要未失赤子之心的儿女,能同我在雨中追跑,能象我一样喜欢浇水浴。我要一块小园地,不要有遮铺绿草,只要有泥土,可让小孩搬砖弄瓦,浇花种菜,喂几只家禽。我要在清晨时,闻见雄鸡吸怪啼的声音。我要房它附近

7、有几探参天乔木。……我要院中几探竹树,几探梅花。:护我要夏天多雨冬天爽亮的天气,可以看见极蓝的青天。我要能做我自己的自由,和敢做我自己的胆量。不需要名及利,只要温暖舒适的家庭,可口的饭菜,合于自己口味的书,几棵竹树梅花,在明月高悬时欣赏。多么闲适的心境,不亚于陶渊明的“悠然见南山”了。这种闲适来自于对人生的达观。正是这种达观态度,使林语堂的幽默散文以追求“淡然之味”为最高境界。如他所说:“欲求幽默,必先有深远之心境,而带一点我佛慈悲之念头,然后文章火气不太盛,读者得淡然之味。”《谈言论自由》一文本是讽刺国民党不许言论自由的法西斯独裁政

8、策。对于官的自由文中写道:“这就是一句我国格言,叫做‘笑骂由他笑骂,好官我自为之夕。不过这与言论自由说稍微不同。因为骂不痛时,你可尽管笑骂,骂得痛时,‘好官’会把你枪毙。”接着作者又举一例:张毅师长头痛或不乐时,就开一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