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素养提升策略谈

语文教师素养提升策略谈

ID:44132617

大小:1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18

语文教师素养提升策略谈_第1页
语文教师素养提升策略谈_第2页
语文教师素养提升策略谈_第3页
语文教师素养提升策略谈_第4页
资源描述:

《语文教师素养提升策略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语文教师素养提升策略谈〔关键词)小学语文;新课改;教师素养;理念;角色;能力〔中图分类号〕G62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13)18—0066—01时代在发展,理论在进步,学科在更新,这一切都呼唤着新的教学方式的诞生,呼唤着新的教师角色的量身打造。作为一名新时期的语文教师,要紧跟《新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师提出的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为此,笔者结合自己的从教经验,从理念转变、角色转换和能力提升三个方面,阐述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师的素养提升。一、教学理念的转变理念是改革的先导,一切先进的改革都是从先进的理念衍生出来的,理念是行为的灵魂,对行为起着指导和

2、统帅的作用。1.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是新一轮课改所倡导的主导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就是要使学生享有对教育的“参与性”和“选择性”,注重学生的全员发展、全面发展、全程发展和个性发展。2•树立动态生成的课程观。动态生成的课程观是课程改革对课程科学的定位,它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交互作用的“生态系统”。课程不是孤立于生活世界的抽象存在,而是生活世界的有机构成,课程观的变革必然带来教学的根本性变革。因此,教学过程应成为教师与学生追寻主体性,获得解放与自由的过程。3•树立平等对话的教学理念。教与学的关系问题是教学过程的本质问题。过去,教师是教学过程的控

3、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判者,具有绝对的权威性,师生之间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新课改要求,教师与学生是相对独立和相互平等的主体,二者平等对话,相互理解,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构成一个学习共同体。二、教师角色的转换综合世界的发展趋势以及我国新课改的发展要求,小学语文教师的角色定位也应产生相应的转变。新课程凸显了教师角色的下列特征:从知识的灌输者转换为学习的引导者;从课堂的主宰者转换为平等的交流者;从单向的传授者转换为互动的合作者。三、教师能力的提升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来说是自我发展的机遇,也是自我超越的挑战。新课改对语文课程的性质、特点、地位、目标及课程的

4、基本理念都有所规划,对小学语文教师应具备的素养与能力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1•加强自身的文学修养。新课程语文总目标中特别强调:认识中国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提升教师的文化素养,最重要的是做到博览群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系统地阅读、批判地阅读。只有文化修养提高了,才能居高临下、游刃有余地教学,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2•提升处理教材与设计教学的能力。教材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凭借,是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载体。教材不应该是凝固、僵化

5、的各种符号的堆砌,而应是师生互动、平等对话的媒体。教师在处理教材的过程中,要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确定教学结构,选择教学策略等。3•提升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的能力。小学语文教师应为学生提供一个宽松、和谐的人文环境,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热爱、尊重、理解和相信每一个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还应使课堂成为平等、和谐的温馨境地,使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想说就说,敢于表述不同的见解,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地发展。4.提升评价学生学习的能力。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考察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而且是检验和改进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师教学情况的过程。因此,教师要提升评价学生学习的

6、能力,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作为语文教师,努力改进命题思路,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是新课程改革对每一位教师提出的时代要求。新时代在呼唤着新型的语文教师,教师应从时代所赋予的历史使命出发,切实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努力学习新课程的内容,不断提升自身素养,为开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局面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编辑:马德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