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对胃肠道间质瘤诊断价值

多层螺旋CT对胃肠道间质瘤诊断价值

ID:44162493

大小:48.69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19

多层螺旋CT对胃肠道间质瘤诊断价值_第1页
多层螺旋CT对胃肠道间质瘤诊断价值_第2页
多层螺旋CT对胃肠道间质瘤诊断价值_第3页
多层螺旋CT对胃肠道间质瘤诊断价值_第4页
多层螺旋CT对胃肠道间质瘤诊断价值_第5页
资源描述:

《多层螺旋CT对胃肠道间质瘤诊断价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多层螺旋CT对胃肠道间质瘤诊断价值[摘要]目的:分析胃肠道间质瘤(GISTs)的CT表现,探讨多层螺旋CT对GISTs的诊断价值,以提高对GISTs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25例GISTs的CT表现和病理表现。结果:25例肿瘤位于胃部16例,小肠4例,直肠2例,十二指肠2例,食管1例。肿块多呈圆形或椭圆形,腔外生长为主。良性8例,恶性14例,交界性3例。良性肿块密度均匀,增强均匀强化,恶性肿块内有囊变、坏死及钙化低密度区,增强不均匀强化。病理切片镜下肿瘤细胞为梭形细胞或上皮

2、样细胞,免疫组化CD117均呈阳性。结论:多层螺旋CT可显示GISTs的部位、形态、大小和内部结构,在GISTs的定位、定性判断,鉴别诊断及指导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估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免疫组化[中图分类号]R735E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7210(2010)03(c)-074-02S3胃肠道间质瘤(GISTs)是来源于胃肠道间叶组织中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细胞的肿瘤,其中包括传统意义的胃肠道平滑肌肿瘤和神经鞘瘤,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非上皮性肿瘤。以

3、往主要依据肿瘤发生部位和形态学表现将其诊断为平滑肌瘤、平滑肌肉瘤或神经纤维瘤和肉瘤等。近年来,随病理学的发展,尤其是免疫组织化学和电镜对超微结构的研究进展,对GISTs的认识不断统一。国内外诸多学者均认为它是一类独立起源于胃肠道壁的、具有非定向分化特征的间质肿瘤。本文中笔者对3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GISTs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CT的表现特征,旨在提高临床诊断水平。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2005年12月〜2009年1月GISTs患者25例,其中,男13例,女12例;年龄24〜78岁,平均

4、48岁。均经手术病理证实。主要症状为腹部包块9例,腹痛7例,便血5例,腹胀4例。发生肝转移2例,脾转移1例。1.2检查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GELightspeedl6层螺旋CT进行平扫和增强检查。患者空腹8〜10h后,于检查前口服2%泛影葡胺500〜800ml,充盈胃肠道以减少伪影;常规仰卧位。扫描参数为管电压120kV,管电流200〜230mA,层厚5mm,螺距1.375:1,重建层厚2mm。增强扫描时,经肘静脉注射优维显100ml(350mgl/ml),注射速度2.5〜3.5ml/so注射对比

5、剂后行动脉期(延迟25s)、静脉期(延迟60s)、部分加延迟(延迟3〜5min)扫描。2结果2.1肿瘤的部位、形态本组25例均为单发,其中,发生在胃部16例,小肠4例,直肠2例,十二指肠2例,食管1例;良性8例,恶性14例,交界性3例。肿块呈类圆形或椭圆形13例,分叶状12例。良性者直径最小1.8cm,最大5.5cm;交界性者直径最小3.5cm,最大4.2cm;恶性者最小2.8cm,最大9.3cm。2.2GISTs的CT表现平扫呈密度均匀者8例,此外中心为大小不等的低密度坏死区18例。增强扫描肿

6、块呈不均匀明显强化,不均匀强化表现为实性部分明显强化,坏死区不强化或轻度强化;动脉期病灶实质部分明显强化,静脉期病灶呈持续明显强化,中心坏死区无强化。本组中2例发生肝转移,表现为肝内多发低密度灶边缘强化。1例发生脾转移,病灶轻度强化。2.3病理和免疫组化表现镜下观察肿瘤细胞主要为梭形细胞和上皮样细胞,其中,梭形细胞为主18例,上皮样细胞为主5例,混合细胞2例。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肿瘤细胞免疫组化显示CD117均表达呈阳性(+++)25例,CD34表达呈阳性18例。术后病理证实良性8例,恶性14

7、例,交界性3例。3讨论GISTs的概念以前存在争议,现在大多数学者认为,GISTs属于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后者是指胃肠道非上皮、非淋巴组织来源的软组织肿瘤,包括间质瘤、平滑肌肿瘤、神经源性肿瘤、(肌)纤维母细胞瘤、脉管性肿瘤、脂肪类肿瘤[1]。1.1GISTs的临床及病理特征GISTs的发病率为1〜2/10万人,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男性。肿瘤好发生于胃部,占GISTs的60%〜70%,其次为小肠,占20%〜30%。本组资料发生在胃部16例,小肠4例。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是腹部不适、腹痛、腹部包块

8、和消化道出血。GISTs多为恶性,可通过血道和种植转移到肝脏、腹膜和肺等部位。3.2GISTs的螺旋CT表现GISTs多表现为跨腔内外生长或以腔外生长为主,多为圆形或类圆形,部分呈不规则分叶状。良性者GISTs直径多5cm,与周围器官或组织粘连、分界欠清晰,形态欠规则,多呈分叶状,密度不均匀,其内可出现大小、形态不一的低密度坏死、囊变区[2-3]o增强后肿块实质部分呈中度至明显强化,恶性者多为不均习强化。肿瘤内部坏死区通常不强化,仍呈低密度改变部分病灶。局部溃疡或与胃肠腔相通可见气体或气液平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