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ine Toxins

Marine Toxins

ID:44194790

大小:1.46 MB

页数:42页

时间:2019-10-19

Marine Toxins_第1页
Marine Toxins_第2页
Marine Toxins_第3页
Marine Toxins_第4页
Marine Toxins_第5页
资源描述:

《Marine Toxins》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节概述一、海洋生物毒素的定义海洋生物中天然存在的、具有强烈毒性的化学物质。-河豚毒素、麻痹性贝类毒素、西加鱼毒素、短裸甲藻毒素、海葵毒素、芋螺毒素等。-与人类健康的关系-食品安全隐患:食物中毒、螯刺致人中毒-海洋药物:造福人类第八章海洋生物毒素抗心脑血管疾病的海洋生物毒素二、海洋生物毒素的起源与转移内源性-产生于生物体本身,为其自身的代谢产物外源性-并非为其自身产生,而来自于与其共生的其他生物,或由环境中少量毒素经海洋食物链浓缩富集而来。海洋有毒生物(一)有毒藻类(二)有毒海绵动物(三)有毒腔肠动物(

2、四)有毒棘皮动物(五)有毒鱼类中国有毒海洋生物种类数量代表物种哺乳动物10Delptionsdelphis腔肠动物10PetrosiaSP环节动物10Nereisjaponicaps爬行动物20Dermochelyscoriacea棘皮动物20ToxopneusterSP软体动物50Ballactaexarata海藻100Goryaulaxpolyrora鱼类300Lutjanasbahor三、海洋生物毒素的特点化学结构独特新颖作用机制特殊毒性强烈重要海洋毒素四、海洋生物毒素的开发利用前景为海洋天然产物的

3、重要组成,是生物毒素中发展最迅速的一个重要领域,在生源、化学结构和作用机制等多方面的多样性远高于陆生生物。大多海洋生物毒素结构独特而新颖、活性强而广泛、主要作用于Na+、K+、Ca2+等离子通道;有些海洋生物毒素对心血管系统有高特异性,或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抗病毒活性,可发展成为防治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抗肿瘤、抗病毒的临床药物或重要导向化合物,并可为药物分子设计提供有价值的新药效模型和结构构架,为发现药物新作用靶位发挥特殊作用。第二节河豚毒素(tetrotoxin,TTX)-氨基喹唑啉,分子式为C11

4、N17N3O8-无色、无味、无嗅、针状结晶-不溶于除酸性水以外的所有溶剂-化学性质稳定-[中性][弱酸性]一般的家庭烹调加热、盐腌、紫外线和太阳光照射均不能使其破坏。-[强酸][强碱]不稳定,会发生降解,从而失去毒性。化学本质鲀毒鱼类、其他海洋生物最近研究成果-最初起源或原始生产者:海洋微生物-假单胞菌属细菌-海洋动植物所含的河豚毒素是由其体内或体外共生菌生物合成或转化而来,或由环境中微生物产生少量毒素经多级海洋食物链逐渐浓缩、富集而来。生物来源与分布代表:东方鲀分布:温带、亚热带及热带海域习性:近海食肉

5、性底层鱼类河豚毒素在河豚鱼体内的分布-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卵巢、睾丸和肝脏-其次为胃肠道、血液、鳃、肾等-肌肉很少。鲀毒鱼类及毒素分布毒性:剧毒的神经毒素,氰化钠的1000倍中毒特点:发病急速而剧烈,潜伏期很短,一般在食后10分钟至3小时即发病。病情发展迅速,初起感觉全身不适,出现恶心、呕吐、腹疼等胃肠道症状,口唇、舌尖及手指末端刺疼发麻,随后感觉消失而麻痹。接着四肢肌肉麻痹,逐渐失去运动能力,身体摇摆以至平衡失调,最后全身麻痹呈瘫痪状态。可有语言不清,瞳孔放大,血压和体温下降。一般预后不良,常因呼吸麻痹

6、、循环衰竭死亡。致死时间最快在1小时,如抢救及时病程超过8小时则多能恢复。毒理与药理活性钠通道的阻滞剂钠通道的受体部位I结合,主要作用于神经系统,阻碍神经传导,可使神经末梢和中枢神经发生麻痹。初为知觉神经麻痹,继而运动神经麻痹,同时引起外周血管扩张,使血压急剧下降,最后出现呼吸中枢和血管运动中枢麻痹。作用机理四、海洋生物毒素的开发利用前景钠通道阻滞剂,同受体部位I结合-作用于神经系统,阻碍神经传导,可使神经末梢和中枢神经发生麻痹。-初为知觉神经麻痹,继而运动神经麻痹,同时引起外周血管扩张,使血压急剧下降,

7、最后出现呼吸中枢和血管运动中枢麻痹。作用机理[电生理学]-利用河豚毒素能专一性地阻断钠通道的特性,可将其开发成为鉴定、分离和研究钠通道的重要工具药或“分子探针”。[临床上]-止痛效果为吗啡的3000倍,且无成瘾性,可将其开发成新型镇痛剂,用于各种疾病的镇痛治疗,缓解晚期癌症病人的痛苦。-河豚毒素还有独特的降压效果,利用其快速的降压作用,可考虑在临床上应用于抢救高血压危相病人。河豚毒素的应用前景第三节麻痹性贝类毒素(paralyticshellfishtoxins)水产品化学危害的主要成分,因食用有毒贝类而

8、发生中毒的事件在世界范围内时有发生。引起贝类中毒的毒素主要有麻痹性贝类毒素、腹泻性贝类毒素、神经性贝类毒素、记忆丧失性贝类毒素等,这些毒素进入人体后可导致严重的中毒事件发生。第三节麻痹性贝类毒素(paralyticshellfishtoxins)-剧毒的含氮杂环化合物-氨甲酰基类毒素(carbamoyltoxins)-石房蛤毒素(saxitoxin,STX)、-新石房蛤毒素(neosaxitoxins,neoSTX)-膝沟藻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