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山水诗的审美价值

论中国山水诗的审美价值

ID:44212637

大小:36.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0-19

论中国山水诗的审美价值_第1页
论中国山水诗的审美价值_第2页
论中国山水诗的审美价值_第3页
论中国山水诗的审美价值_第4页
论中国山水诗的审美价值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中国山水诗的审美价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论中国山水诗的审美价值    摘要:中国山水诗是随着中国文化的发展凝练而成的,并伴随中国山水画等其它艺术形式的成熟而成熟。山水诗描写对象——自然美的特点,决定其审美意识的客观性,因而相比其他文学种类,其表现手法更复杂、更精练,因而也具有更高的审美价值。中国山水诗善于塑造意象来状山水之形,昭山水之貌,并运用对比的技巧来呈现山水的整体画面,将中国独特的文人气质融入山水形象之外的精神气韵,进而由自然生命之神韵,净化到对人文生态景观产生认知的心灵活动,创造出最纯粹的美的感官享受。对于传统“文以载道”的中国文学观来说,

2、山水诗的兴起无疑是一个极大的发展,给国人的思想和审美意识带来了一片新的栖息地,它已成为中国文学宝库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关键词:山水诗审美价值    山水诗是用诗的语言合成的人文意象,是色彩纷呈、画面斑斓的语言艺术,它传递给欣赏者的是美感的画面,艺术的品味,无尽的遐想。中国山水诗由于所处的独特文化氛围和历史气象,自然散发出无与伦比的美的气息,诚如中国美学史所言:“我国古代山水诗或山水画中,鲜明的体现了我们民族对于自然的审美意识,包含着我们民族对于自然美的理解,完全可以经过科学的分析而做出理论的概括。但

3、山水诗或山水画本身却不是关于自然美的理论。”本文就中国山水诗本身的艺术审美价值做出探讨,而不是对其反映的自然美的探究。    一中国山水诗的发展历程    1、中国山水诗的界定    尽管自《文心雕龙》便有[庆老告退,而山水有滋]之说,时至今日学术界对于山水诗的界定仍然存在边缘模糊的处理。丁成泉《中国山水诗史》有:山水诗,顾名思义,是歌咏山川景物的诗,是以山河湖海、风露花草、鸟兽虫鱼等大自然的事物为题材,描绘出他们的生活形象,艺术地再现大自然的美,表现作者审美情趣的诗歌。而那些仅仅以自然景物为比兴的材料,作为

4、言志抒情媒介的,不能列入山水诗的范畴。又曰:山水诗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诗歌,它表现的就是山川景观,不一定是诗人主观情志的渲染,虽然山水诗也不排斥抒情言志,但山水诗的主观情志不占据作品的中心位置,其表达方式也以隐蔽为好,否则它就失去山水诗的特殊品格,不成其为山水诗了。最典型、最纯粹的山水诗是描绘山川景物的生动形象,艺术地再现大自然的美,表现作者对自然美的欣赏和热爱之情。王国璎《中国山水诗研究》亦有:山水形象的摹拟是否为其作品的主要目的,以及诗人和山水之间是否达到一定程度的融洽关系,于观景之际忘却社会人生之我,是为山

5、水诗的界线。由此可以看出,界定山水诗的关键不在于诗的描写对象,而在于诗中物我关系的处理,情景的融通联系。在当代的诸多山水诗集和山水诗研讨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种类驳杂的山水诗选,归集有以下三类:    第一种类型:以道德精神为依照的人对自然山水美之欣赏。这类山水自然诗,往往借用自然物来寄托自己的高贵品德、赤子情怀和远大理想。是以道德精神为主的人对自然万物的观赏或人与自然的合一。在这些诗人眼里,自然山水之所以为人们欣赏,并不仅在于自然山水本身的美,而主要是自然山水所蕴含的精神符合人的某种道德或精神。如杜甫的《望岳

6、》: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第二种类型:以宗教精神为依归的人对山水自然的观照。佛家道教也有爱好自然的意向,佛道对于山水诗的影响也产生巨大的影响。古人有诗曰:“天下名山僧占多”。这些诗句都道出了一项基本事实:佛教与山水自然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如唐朝著名诗僧寒山有诗曰:    登陟寒山道,寒山路不穷。    溪长石磊磊,涧阔草濛濛。    苔滑非关雨,松鸣不假风。    谁能超世界,共坐白云中。    

7、作者借助自然山水,摆脱世界、超越凡俗,从而升华到洞明佛性、了悟自性的禅佛境界。    第三种类型:以审美精神为依归的人与山水自然的融合。出于纯粹审美的眼光来观照洞察,并且将自然山水与人格主体融而为一,在山水中获得身心的舒展,在山水中无拘无束,相互理解,泯然物我,并在自然中看到自我的无限空间,看到自我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从自然山水中追求并获得一种不受任何拘束的大自在大逍遥。这种类型的山水诗最符合山水诗的一般定义,最纯粹的表现了山水诗的审美取向,因此,本文以下内容皆以此类山水诗为对象。    2、中国山水诗的发展历

8、程及文化内涵    中国山水诗的创作历史追溯到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在这本诗集中虽然没有单独涉及到山水,但也偶有描绘自然景色的佳句,如《秦风?蒹葭》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其中前两句写出了白露变成霜的景致,表现了季节的变化。当然,这是我国山水诗创作的苗芽。    山水诗的形成是在魏晋六朝时期,这一时期,人们除却礼教的面纱,立然发觉现实世界的混乱无序,而逃避于山林间,才发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