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题比赛及实例

说题比赛及实例

ID:44212980

大小:3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19

说题比赛及实例_第1页
说题比赛及实例_第2页
说题比赛及实例_第3页
说题比赛及实例_第4页
说题比赛及实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说题比赛及实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一项创新的教研活动——说题比赛及实例“说题比赛”是一个全新的名词。在中小学开展的教研活动中,大家熟悉的是“课堂教学比赛”、“说课比赛”,而在教师中开展“说题比赛”则是中学教师专业水平提升的一个创新。开展“说题比赛”,其宗旨是通过在青年教师中开展“做题、想题、改题、编题”系列活动,促进教师加强对试题的研究,从而把握高考命题的趋势与方向,用以指导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沙市中学将此项活动纳入教师专业化发展管理的重要议事日程,并将此作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青年教师专业水平的重要策略和推动学校可持续发

2、展的战略思想。内容:1.考点分析①解析考点是什么。要求准确、全面。②分析为什么考这个考点。可结合考题切合的热点(专业热点及时事热点等)和学生能力与素质的考察等视角分析。2.学情分析及对策①该考点对学生能力的要求与本班学生具体学情的比较分析。②指出该题在教学中体现出的学生最近发展区。③该题研究成果如何推动,课堂教学教法改进与学法指导。3.试题拓展及变化①试题的拓展与变式分析。②试题的改编。③前两项内容均要结合学情、考情谈原因和预估。4.自选内容命题的趋势和方向预测,开展此次活动的反思等。参赛教师按照学校比赛要求,精心准备,比赛中各显特色,精彩纷呈

3、。老师们注重选点,内容集中;深入探讨,分析深刻;结合学情,针对性强。尤其难能可贵的是,老师们以审视的眼光研究试题,以建设者的姿态谋划命题的改革与发展,有的老师创编的试题角度新颖,创意独特。附:张安群说题材料 遣词造句巧表达,追根溯源练思维——高考“语言表达应用题”说题湖北省沙市中学语文组   张安群语言表达应用题是语文高考的实验园地,它紧扣考纲,强化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又与生活接轨,考查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它犹如一位风姿绰约的女子,在高考的舞台散发着迷人的魅力。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这块园地,去感受她鲜活灵动的气息。一、近年高考语言表达题特

4、点走过十七年的高考历程,语言表达应用题花样迭出,在变化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魅力:1、凸现考纲命意,考点综合多样2008年全国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对语言“表达应用”提出了六个方面的要求:①正确使用标点符号②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③辨析并修改病句④扩展语句,压缩语段⑤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问、设问)⑥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近五年虽然各省自主命题的步伐加大,但各套考题都能紧扣考纲,力求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技能”。仅以2008年的16套试卷中的第六大题为例,天津卷考了填写标点,全国卷Ⅱ、辽宁

5、卷考了辨析并修改病句,全国卷Ⅰ、天津卷、安徽卷等考到扩展语句,北京卷、安徽卷、江西卷等考到压缩语段,考到修辞方法和语言的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的语言运用题就更多了。而且,高考题的设计往往不是一题突出一个考点,而是一题综合了多个考点,加大了试题的难度。如2008年全国卷Ⅰ第20题,补出主持人开场白的中间部分,既考到了扩展语句,也考到了语言表达的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再如湖北卷第22题为2008年奥运火炬传递的宣传专刊拟写一个通栏标题,重庆卷第19题以“奥运火炬成功登顶珠峰”为内容拟写对联,既考到了压缩语段,也考到了修辞手

6、法的运用,可谓一题兼顾多个考点,题目的综合性加强,有“一石多鸟”的作用。2、紧跟生活步伐,题型新颖多变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语言运用题的多变,来源于生活的瞬息万变。语文既有人文性,也有工具性。新课程标准语文科《考试大纲》要求我们“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全国高考语文《考试大纲》也要求我们“掌握常见的语言表达技能”,这就需要我们学会在生活中去运用语言,去提升我们的语文素养。而语言运用题就紧紧把握住了这一要求,用生活情境去考查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于是题型年年出新,变化多姿。近年高考考到了求职信、开场白、解说词、礼貌用语、展板文字说明、文

7、学点评、补写电影脚本、拟写对联、专家访谈、文学形象介绍、填写稿件编审意见、拟写广告语、编写手机短信、创作节目串联词、拟写欢迎词、拟写主题口号、修改请柬等题型,无论是内容还是样式都与生活息息相关,逐步向口语表达发展,给广大考生提供了展示自我语言应用能力的空间,显得鲜活而灵动。3、彰显文化内涵,材料丰富多彩语言表达题具有时代特色、文化气息和审美情味。首先语言运用题的材料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个领域,贴近社会,关注热点,富有时代气息。如2008年高考全国卷Ⅰ第19题语用题材料涉及地震、风灾、冰灾等内容,北京卷第21题考到了四川汶川的“5·12

8、”地震,安徽卷压缩题涉及淮河、巢湖流域的治污情况,江西卷考到了世界平均气温升高现象,湖北卷第22题要求写奥运火炬传递宣传栏标题,很好地体现了“语文即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