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汉代、魏晋宋明

3汉代、魏晋宋明

ID:44231999

大小:412.50 KB

页数:31页

时间:2019-10-19

3汉代、魏晋宋明_第1页
3汉代、魏晋宋明_第2页
3汉代、魏晋宋明_第3页
3汉代、魏晋宋明_第4页
3汉代、魏晋宋明_第5页
资源描述:

《3汉代、魏晋宋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四节汉代经学一、经书、经学经书:汉代五经:经学:儒家经学二、汉代经学的确立1、儒家理论的转向春秋战国时期:劝说统治者“克己复礼”,恢复王道秦代以后:论证王道理想,传承文化传统2、汉代政治背景秦王朝奉行法家政策、“焚书坑儒”、迅速灭亡汉代统治者引以为戒文化传统、德治教化的重要汉王朝建立者为草莽英雄要理论的论证来证明政治统治的权威性和合法性3、经学确立的过程(1)刘邦沛公不喜儒士,诸客若着儒冠来见者,沛公多解其之冠,尿溺其中,以示不屑。与人相言,常大骂,故不可以儒生之名告之。“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拜通为奉常,赐金五百斤。(叔

2、孙)通因进曰:“诸弟子儒生随臣久矣,与共为仪,愿陛下官之。”高帝悉以为郎。通出,皆以五百金赐诸生。诸生乃喜曰:“叔孙生圣人,知当世务。”贾时时前说称《诗》、《书》。高帝骂之曰:“乃公居马上得之,安事《诗》、《书》!”贾曰:“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乎?且汤、武逆取而以顺守之,文帝并用,长久之术也。昔者吴王夫差、智伯极武而亡;秦任刑法不变,卒灭赵氏。乡使秦以并天下,行仁义,法先圣,陛下安得而有之?”高帝不怿,有惭色,谓贾曰:“试为我著秦所以失天下,吾所以得之者,及古成败之国。”贾凡著十二篇。每奏一篇,高帝未尝不称善,左右呼万岁,称其

3、书曰《新语》。(2)汉惠帝-刘盈16岁登基,在位7年废除秦的挟书令诸子百家复兴当时为清静无为的黄老思想(3)汉武帝董仲舒:《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三、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1.今文经儒者口头传述,靠记忆背诵出来,用当时流行的文字隶书记录成书齐人伏生(胜)书,口传书经给晁错2、古文经汉武帝时,鲁恭王拆毁孔子故居,在其墙壁中所获得的第五节

4、魏晋玄学何晏;王弼;嵇康;郭象一、魏晋玄学代表人物(一)何晏南阳宛(今河南南阳)人,汉大将军何进之孙,曹操为司空时纳其母,并收养晏。晏少时聪慧过人,曹操宠若诸公子后为司马懿所杀《道德论》、《论语集解》1、本末有无:「贵无论」《道论》中说:“有之为有,恃‘无’以生;事而为事,由无以成。”认为天地万物都是“有所有”,而“道”则是“无所有”,是“不可体”的,所以无语、无名、无形、无声是“道之全”2、圣人有情无情:圣人「无情而有性」圣人无喜怒哀乐,圣人无情而有性。「凡人任情,喜怒违理,颜回任道,怒不过分」(二)王弼山阳高平(今山东金乡)

5、人。为魏晋玄学的创始人和大师之一“幼而察惠,年十余,好老氏,通辩能言”。24岁去世。《老子注》、《老子指略》、《周易注》、《周易略例》1、本末有无:「贵无论」2、动与静:「本静末动」凡有起于虚,动直于静,故万物虽并动作,卒复归于虚静,是物之极笃也。本体是永恒的,寂静不动,动是相对的,是物质现象世界的东西。3、言意之辩:「得意忘象」和「得象忘言」4、圣人以情从理:「以性统情」圣人茂于人者,神明也。同于人者,五情也。神明茂,故能体冲和以通无;五情同,故不能无哀乐以应物。然则圣人之情,应物而无累于物者也。今以其无累,便谓不复应物,失之

6、多矣(三)嵇康崇尚老庄,讲求养生服食之道。善鼓琴工书画。目送飞鸿,手挥五弦。附仰自得,游心太玄。《声无哀乐论》、《养生论》、《释私论》1、自然名教:「越名教而任自然」2、声无哀乐论:声音和人的感情是两种不同的事物(四)郭象《庄子注》《庄子序》云:「上知造物无物,下知有物之自造也」。1、万物独化论:「无待而独化说」2、自然名教:「名教即自然」3、性、命理论:《庄子》“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郭象:不可奈何就是命。二、魏晋玄学主要经典:三玄《周易》、《老子》和《庄子》三、魏晋玄学核心内容(一)本末有无的关系问题;(二)自然

7、与名教的关系问题;(三)言与意的关系问题;(四)圣人有情无情的问题;(五)才与性的关系问题;(六)声无哀乐的关系问题。第六节宋明理学一、宋明理学兴起的背景:三教合一1、儒学独尊地位的动摇(社会动荡不安;受到道、佛教的冲击)2、“三教合一”潮流的出现在此基础上,儒学体系进行更新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国的学说——理学。二、理学在宋代形成的历史背景:1、宋代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重文轻武,对学术文化较少干涉,学术活跃。2、儒家知识分子积极参与国家政事,参政议政;言论不当,朝廷仅是贬官离

8、京而已,而且职务并不低。3、科举产生的士大夫们,注重道德文化修养,注重气节,对儒家经典大义的不断探究成为时尚。三、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观点(一)北宋:周敦颐、程颐、程颢1、周敦颐湖南人,因家在庐山濂溪,人称濂溪先生1)为宋代理学开山祖,著有《太极图说》2)首先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