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女优流变分析

宋明女优流变分析

ID:32007523

大小:4.09 MB

页数:74页

时间:2019-01-30

宋明女优流变分析_第1页
宋明女优流变分析_第2页
宋明女优流变分析_第3页
宋明女优流变分析_第4页
宋明女优流变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宋明女优流变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上海师范大学硕f:学位论文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史的兴起与提倡,原先为史学界所忽视的底层社会群体被提上了研究日程,诸如下层群体、弱势群体、边缘群体皆一并成为史学研究的主要对象。1女优作为社会边缘群体,近年来逐渐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在中国古代,有这么一批专门从事音乐、舞蹈、曲艺、杂技、戏剧等伎艺活动的女优,无论是在金碧辉煌的宫廷里,还是豪门士大夫的家宴上,抑或是在喧嚣浮华的街市上都能看到她们风姿绰约的身影。尤其是到了宋明时代,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娱乐业在城市生活中的地位和影响不断提升,女优在演艺的舞台上各展所长,她

2、们的精湛演出丰富了宋明时期的市民阶层的精神享受,为城乡文化事业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也为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做出不可忽视的贡献。然而,任何一个社会群体,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由于政治氛围、经济活动与思想文化的作用和影响,还是会有许多不同。诸如古代商人阶层在商品经济的作用下社会地位逐渐提高,由传统社会早期的贱商到后来的重商思想的转变。宋明时期的女优也同样是如此,如在商品经济的影响下,女优为适应城市经济的发展,在学艺方式上力求突破,从而适应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对宋明女优进行比较分析研究,不仅能够对中国演艺史的纵向发展有更清晰的认识与

3、了解,而且也能够反映宋明两代的历史背景与时代特征。‘中国古代的女优有许多称谓,比如优伶、俳优、乐妓、家妓、家乐、伎艺人、散乐、倡优、梨园弟子、路岐等;女优的种类也可以分为教坊女优、民间女优以及士大夫缙绅家蓄养的女乐等;而女优的职能也包括以艺娱人和以色事人。本文着重讨论的是以艺娱人的女优而非纯粹以出卖色相的娼妓,即使涉及一些沦落风尘的高级妓女,对其的着眼点也主要是才艺而非色相。学术史回顾演艺群体历来属于被传统社会忽视的群体,对于女优的历史记载就更加寥寥无几了。近现代以来,虽然随着社会史研究视野的扩大,学者们逐渐关注到女优的

4、生存境遇,但是有关女优的研究还是相对有限,直接着眼于宋明女优的研究就更加屈指可数。一、史学和社会学视角下的女优研究在国内,最早开始专题研究古代优伶的是社会学家潘光旦,他在《中国伶人1王玲:《群体与社会的双向观照——评吴琦主编<明清社会群体研究>》,<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10年第2期:第106页。l绪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血缘之研究》1一书中引进生物学科中“分布"这一概念,来观察透视中国伶人群体的特征。可惜的是,作者的着墨点大多在清代以及民国时期,对宋明时期伶人分布情况论述较少。时至今日,在社会学领域对古代艺人群体

5、的研究甚是罕见。上海戏剧学院厉震林教授发表过几篇关于优伶的文章2,但还是将整个古代中国的优伶进行总览性的论述。相对于社会学对古代优伶关注度的欠缺与不足,史学界弥补了古代女优研究的缺憾。如专著有闵定庆的《俳优人格》3、李平君的《优伶》4论文有丁淑梅的《书会活动、伎艺撰演与俳优之士》5,由于这些作者的研究视野是放在整个中国古代,相关问题的论述也是大体综合性的,未能细致落实到宋明两代。而曹明升的《宋代歌妓略论》6将研究视阈定位在宋代,文章考察了歌妓组织制度与活动情况,大致勾勒出宋代歌妓的本来面貌,然而对一些问题的论述不够明确。

6、二、戏剧史视角下的女优研究虽然早在20世纪初,中国戏曲史的开山之作——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7就已面世。但是,书中却未能把戏曲表演者女优作为主体进行研究。随后,才逐渐出现一些女优演出方面的考证类文章,诸如李啸仓的《宋元伎艺杂考》8、冯沅君的《古剧说汇》9、董每戡的《说剧》10、孙民纪的《优伶考述》¨等等,这些著作搜罗了大量翔实的材料考证优伶的各个方面,为进一步研究古代优伶的生存境遇提供了基础。当然,除了考证类著作,还有些是专题涉及到女优研究概况的。路应昆的《中国戏曲与社会诸色》12书中专设一章谈论戏曲与艺人的关系,论述了

7、艺人的卖艺情况、艺人与戏曲的商品性以及艺人的社会地位。孙崇涛、徐宏图两人合著的《戏曲优伶史》13可谓较早的艺人通史类专著,论述了戏曲优伶的历史发展演1潘光旦:《中国伶人血缘之研究》,长沙:商务印书馆,1941年。2厉震林相关优伶文献涉及的有以下几篇:《伶人家族的社会圈及其文化分析》,《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中国史学中的女性优伶伎艺描述》,《新余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论男性文士对于女性优伶的文学描述及其文化阐述》,<文化艺术研究》,2009年第2期。《论中国古代权力对优伶性别的利用和消费》

8、,《戏曲艺术》,2007年第2期。《论男性文十的家班女乐》,《戏曲艺术》,2005年第3期。《论男性文士对待女性优伶双重人格的精神分析》,《新余高专学报》,2008年第5期。’闵定庆:《俳优人格》,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6年。4李平君:‘优伶》,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年。5丁淑梅:‘书会活动、伎艺撰演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