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蘇南模式”研究

新“蘇南模式”研究

ID:44260920

大小:56.19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0-20

新“蘇南模式”研究_第1页
新“蘇南模式”研究_第2页
新“蘇南模式”研究_第3页
新“蘇南模式”研究_第4页
新“蘇南模式”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蘇南模式”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新“蘇南模式”研究內容摘要:本文回顧瞭蘇南模式的由來,總結瞭亲F蘇南模式〃的現狀、特點和不足,並且提出瞭解決辦法關鍵詞:傳統的〃蘇南模式“亲F蘇南模式"亲F蘇南經濟〃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傳統的"蘇南模式"所謂〃蘇南模式〃,實際上是經濟學界和新聞媒介對江蘇省南部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道路的一種概括,最早由費孝通先生在1983年所寫的《小城鎮•再探索》所提出來的。蘇南的概念相對狹小,主要指江蘇南部的蘇州、無錫、常州三市所轄的12個縣(市力還包括浙江北部部分地區,這裡的鄉鎮企業在改革開放後因持續多年的高速發展而聞名全,而其特點是以集體經濟為主。因此,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

2、國的鄉鎮企業就有瞭所謂的"蘇南模式〃但是,從1995年以後,隨著改革開放的逐步深入,傳統的“蘇南模式"卻成為中國鄉鎮企業發展的桎梏,出現瞭機制僵化、效益下降、民間經濟活力受抑制的狀況。有專傢認為,導致"蘇南模式"走向衰落的原因是:公有制異化成瞭官有制、官民收入差距拉大、有失公平原則。正是由於存在以上這些問題,特別是體制上的弊端,使蘇南模式背上瞭沉重的包袱,使蘇南企業的競爭力遭受沉重打擊,本來處於絕對領先地位的蘇南企業喪失自己的優勢,整個蘇南經濟也喪失領導地位,被浙江、珠江等地區趕上或者超越,以至於被認為"蘇南模式"已經終結新〃蘇南模式〃然而,面對各種批評和非議

3、,蘇南人卻以驚人的創造力和堅韌的毅力,繼續推動蘇南經濟向前發展,在世紀之交重新使蘇南經濟煥發瞭生機,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一大亮點。與傳統的蘇南模式相比,目前蘇南經濟已經具有瞭很大的差別,甚至很難發現傳統蘇南模式的影子。有專傢說現在的蘇南經濟已經進入瞭一個無模式時代,蘇南經濟發展從此進入瞭一個無明顯標識和模式特征的市場經濟正常發展軌道。到蘇南各地看一看,不管是蘇州、無錫、常州還是鎮江,發展的途徑和方式完全不相同,在蘇南,甚至能夠看到〃溫州模式"的影子。總體上看,新蘇南經濟一些鳧點有:以蘇州工業園區、蘇州新區、昆山經濟開發區、吳江開發區為代表的園區經濟,構成瞭蘇南經

4、濟的新亮點比如蘇州擁有4個國傢級經濟開發區和9個省級開發區,基本上是在1990年代初開始建設的,在基礎設施上投入瞭巨大的資金。其中蘇州新區3000萬元起傢建設,但現在已經吸引470傢外商投資企業,合同利用外資50億美元;蘇州工業園區7年建設累計投入79億元,吸引瞭60多億美元的外資民管經濟蓬勃發展成為蘇南經濟又一亮點蘇南民營經濟發展一般有兩個來源,一是鄉鎮企業改制以後,企業出資主體變成瞭民間資本為主,無論是改制為規范的股份制企業還是單個業主制企業,都是民營企業;另一來源是十五大以後在各級政府鼓勵下,民間新的投資熱情高漲,在各級開發區內民營企業是除外資企業以外的

5、最重要的經濟發展源。據江蘇省統計局統計,去年全省個體私營經濟投資比上年增長49.9%,比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高出39.6個百分點。以蘇州創業孵化器為例來說,蘇州新區和蘇州工業園區的多傢創業園、孵化器、科技園吸引高科技人才從事高科技產業創新活動,顯示瞭民營高科技企業在蘇州開始崛起。創建於1997年的蘇州新區留學人員創業園已有360名科技人員進駐孵化,其中博士100名、碩士200多人。他們把電子、電腦軟件、生物醫藥、機電一體化等數以百計的科技成果逐步轉化為生產力,這些科技成果都是我國擁有的自主知識產權。目前留學人員創辦的企業有107傢,創造價值60多億元"江陰板

6、塊"的崛起和張傢港規模企業也是蘇南經濟引人註目的現象而同樣是縣級市並與江陰毗鄰的常熟,以5個中國名牌、2個馳名商標、11個產品全"單打冠軍"和34個江蘇省名牌異軍突起,擁有的全國名牌和江蘇省名牌占到瞭江蘇省的半壁江山,在蘇南呈現出另一種發展態勢。在蘇州及其管轄范圍內的昆山,園區經濟已經成長到一個新的高度,僅昆山一地,目前共有臺資企業1200多傢,其中有30傢是臺灣的上市公司。在過去的10年裡,臺資在昆山投資超過100億美元。這些新趨勢新特點對區域經濟而言,寓意和特點均具有強烈的指向性與'也許用不瞭多長時間,這些新趨勢新特點就能將蘇南地區徹底渲染,在更加規范化的

7、市場經濟條件下,改制後在一段時間還比較含混的’蘇南新模式"將破殼而出。與由外資投入發展IT產業,使產業結構迅速得到調整的蘇州、昆山、吳江相比,江陰、張傢港經濟依然集中在傳統紡織、化工、機械等行業,即便是江陰和張傢港兩市吸引的外資(在這兩市外資的規模也很大,張傢港外資投資企業在蘇南地區僅次於昆山市)也主要集中在傳統產業。但是,江陰的資本經營、張傢港的規模經濟同過去鄉鎮企業已有顯著區別,構成瞭蘇南經濟的新亮點解放思想,長江三角洲區域間開始自覺地相互學習窮蘇南模式〃也正在與溫州模式融合,走向現代市場經濟制度,走向現代企業制度。如今,蘇南各地在激烈競爭中互相學習,在取

8、長補短中充分競爭,抓住新世紀的戰略機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