缬沙坦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缬沙坦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ID:44272394

大小:5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20

缬沙坦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_第1页
缬沙坦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_第2页
缬沙坦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_第3页
缬沙坦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_第4页
缬沙坦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缬沙坦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结贝沙坦对老年咼血压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彭良欢焦丽萍毛善奎朱灿宏张三明(江苏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老年科江苏镇江212002)【摘要】目的观察纟颉沙坦治疗前后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探讨绳沙坦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150例老年高血压病2级患者和80例健康老年人进行hs-CRP测定。再将病例组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给予纟颉沙坦(80mg,1次/d)治疗。B组给予氢氯曝嗪(12.5mg,2次/d)治疗,监测两组患者血压均能控制在140/90mmHg以下,在给药前及给药3个月后进行hs-CRP测定

2、。结果老年高血压病2级患者血清hs-CRP的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oA组治疗后hs-CRP含量下降,并且下降程度高于B组(P<0.05)o结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hs-CRP增高,纟颉沙坦可降低hs-CRP的含量。【关键词】绷沙坦老年人高血压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中图分类号】R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7-0008-02高血压病为老年人的常见病,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身体健康,众多资料显示高血压病是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疾病发牛的独立危险因素。2001年Bautista[l]明确提出

3、血清hs-CRP浓度是高血压病的独立危险因子,不仅高血压病木身涉及血管内皮损伤与炎症细胞的浸润过程,并冃身体其它部位的炎症、损伤、感染也与高血压病有关⑵。木研究探讨老年高血压病与hs-CRP的相关性,以及降压药物绳沙坦对hs-CRP的影响。1资料与方法1.1硏究对象选择2008年8月至2011年05月在我院老年病科住院及门诊的老年原发高血压2级患者150例,高压血病2级是根据我国高血压指南的高血压病诊断标准,160mmHg≤SBP<180mmHg,lOOmmHg≤DBP<110mmHg,病例组随机分为两组:A组76例,年龄(67.

4、2±4.5)岁,男39例,女37例;B组74例,年龄(70.5&plusnw;3.9)岁。男36例,女38例。两组病例对象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选择同期在我院体检中心体检的80例健康老年人作为对照组,年龄(69.1±4.3)岁,男47例,女33例。高血压组和健康对照组,年龄、性别差异元统计学意义(P>;0.05),并经体检、实验室等辅助检查除外感染性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继发性高血压、恶性肿瘤、糖尿病、冠心病、脑血管病严重内脏疾病患者及血液系统疾病。1.2治疗方法A组给予缎沙坦(商品名

5、:穗悦)80mg,1次/d;B组给予氢氯噬嗪12.5mg,2次/d。给药前及给药3个月后,使用水银柱式血压计在右上臂检测肱动脉血压,比较治疗前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压(PP)下降水平。1.3研究方法采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立7170A)检测肾功能、血脂,采用散射比浊法进行超敏C反应蛋白的测定。对于治疗前清晨空腹,及治疗后清晨空腹抽静脉血检测hs-CRP和血液生化指标:尿素氮(BUN)、肌酹(SCr)、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o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3.0

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2结果2.1高血压组与正常组的血液生化指标、hs-CRP含量比较两组的血液生化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高血压组的hs-CRP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1两组血液生化指标及hs-CRP含量的比较(x-±s)2.2A组与B组治疗前后血液生化指标、血压和hs-CRP含量比较治疗前,A组与B组的血液生化指标、血压和hs-CRP含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的血液生化指标治疗后与治疗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7、P>0.05),但两组的SBP、DBP、PP和hs-CRP含量治疗后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B组的血液生化指标、血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治疗后的hs-CRP含量低于B组,并且有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表2A组与B组治疗前、后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3讨论高血压由于血管内湍流及管壁剪切力增加导致动脉内膜、血管壁损伤,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而动脉粥样硬化往往伴随着炎症反应。高血压的早期以及高血压病I级,由于血压升高时间较短和程度

8、不明显,所伴随的炎症反应较弱,血清中检测到的hs-CRP的值则与正常健康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⑶。但随着高血压病程的进展以及血压的进一步升高,通过增加诸如细胞砧附因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