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了,该怎么学习

研究生了,该怎么学习

ID:44273690

大小:18.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20

研究生了,该怎么学习_第1页
研究生了,该怎么学习_第2页
研究生了,该怎么学习_第3页
资源描述:

《研究生了,该怎么学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研究生了,该怎么学习一年前,我刚开始研一的学习生活,当时写了《研究生了,该怎么学习》这篇日志,其实大致是有名无实,说话在前,权当是对自己的一个提醒。当时的意思,就是要提醒自己,研究生了,读书第一,学习第一,思考第_,硏究生阶段要注重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要注重带着问题、有选择地去阅读。一年后,我打算再写个续集。这个续集,是我研究生生涯第一年半的总结,也是今后的一个提醒。站在过去的肩膀上,我们才能做得更好。另外,过去的一年,其实严格意义上说,是过去的半年,基本上算得上是知行合一z因此说的话也不完全是口水z也算得上一点经验。第一点,—年半时间来,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

2、被消耗在了修学分上。国外的中小学教育都已经可以研讨式学习了,而我们身在中国,身不由己,时间大把大把地被花在了吃教材,听课上。试问我们自己,多少次在课堂上耐不住枯燥寂寞’开小差、睡觉、涂鸦、玩手机、练翻译?在几乎没有参与权的课堂上,为了修满学分,我们忍饥挨饿,忍受着被压抑的痛苦,忍受着被考试的痛苦,忍受着评奖评优的痛苦。悲哉!第二点,跳岀学分的牢笼,重获自由。其实上面的话,我承认有一半是过头了的。身边有学姐学长,我确实非常佩服的。他们照样上课,但是却能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你看到的,只有他们默默读文献的背影,你听到的,只有他们在PRESENTATION时的镇定自若

3、、游刃有余。但是,要研究,总得有自己的自由,所以,如果学分修满了,我想最紧迫的事情,肯走是跳到〃学术海洋〃中去,赶紧补水。听了N年的常识,读了N年大学,好似在庙里撞钟,文献没有精读过,道常识就像念经,完全没有个人见解。其实只要读源文献,你就会发现,乐趣远甚教材,远甚老师的PPT。我们千万不要满足于常识,常识是被抽取出来的片段,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断章取义,害莫大焉!第三点,开始去做。如果没有要做的问题,那么每天读文献,读著作,期待着去发现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吧!要提醒的是,做学问,搞研究,不存在〃发明〃——任何科学研究,都是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的深入。所以,如果想要提出

4、问题进行研究,聪明的大脑不是最重要的资本——你躺在苹果树下思索一万年,我想你也不可能〃想象〃出万有引力这么伟大的科学发现。科学硏究不是凭空想象——要发现问题,先去仔细阅读现有的研究,以问题为线索,评头品足,一论高下,问题自然容易找到。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但发现问题的过程远远要长于解决问题!你读三个月文献(某—个方面),日夜琢磨”积累一大堆笔记,花费无数脑力,最后才找到要害,找到问题的关键,然后才能诉诸笔墨、一抒胸臆,这个过程绝不容易。所以,做学问就是坐冷板凳,这是大实话。要忍受寂寞,这也是大实话。年轻的时候是我们最富创造力的时候,可惜的是,也是我们最躁动的时

5、候,所以,有所为有所不为,这就是我们的现实。第四点,对自己的研究负责。听到朋友说,如果你把论文的文件名命为〃某某某终极版〃,那是很傻、很膨胀的一种做法,写文章、硏究问题基本上就不存在〃终极",总有不完美”总有需要超越和完善的。所以,有人说,一般写文章,写完之后,放上一两个月再去看,再去改,这也是大实话。写文章做研究不是搞速生鸡,没那么快。有老师说,写得多不如写得少,写得好。写得多、写得快未必代表某人才华横溢——写文章做研究不是写散文,不是空谈,不是聊天,要有所发现,必然要下功夫,下大工夫的。所以,既然做了,既然写了,总得对自己负责,用求完美的精神,即便再不情愿,再

6、苦逼,也得挑灯夜战,一个字:改!第五点,在做中学,闻一而知十。我们总是发现,书到用时方恨少,其实大多数情况是,我们从来就没有完完整整地去把一个过程做到最好。平时的论文,往往是急就章,七八天,五六天,三五天,甚至一两天就交账了;毕业论文,那要看心情了。心情不好,草草了事;心情太好,毕业旅行实在又太诱惑了。所以毕业论文,认认真真写下来,数易其稿的又有多少呢?参考文献怎么码,论文架构怎么做,都无概念。再要到研究生了,还是碰到死对头,老问题,怎么找问题?怎么做开题报告?怎么找文献?怎么做参考文献?甚至于”怎么凑齐字数”这样的问题……凡此种种,归结到一点,都是〃孽缘未了〃,

7、上辈子造孽——谁让以前写文章就从来是草草了事、应付了事呢?所以,要抱定—个信念,凡事只要第一次做到最好,效应也会最大z后福也就越多。万事开头难,在做中学,学而后用,只要对自己负责,没有做不好的。最后一点,硏究生了,做点学术并不与工作大矛盾。大学教育关键是培养独立人格,培养独立思维,培养逻辑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术应该是常态,而不是怪胎。选择学术,志莫大焉!虽然做学术往往是〃写文章",但写文章不等于做学术一写文章只是个形式,有所疑问,有所追寻,有所发现,诉诸文字,才有文章。搞点学术,认真对待,提高一下智商、情商,增强硏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何乐而不为?如此看

8、来,道不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