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动脉介入联合靶向治疗结肠癌肝转移临床研究

肝动脉介入联合靶向治疗结肠癌肝转移临床研究

ID:44294269

大小:4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20

肝动脉介入联合靶向治疗结肠癌肝转移临床研究_第1页
肝动脉介入联合靶向治疗结肠癌肝转移临床研究_第2页
肝动脉介入联合靶向治疗结肠癌肝转移临床研究_第3页
肝动脉介入联合靶向治疗结肠癌肝转移临床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肝动脉介入联合靶向治疗结肠癌肝转移临床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肝动脉介入联合靶向治疗结肠癌肝转移临床研究肝动脉介入联合靶向治疗结肠癌肝转移临床研究[摘要]目的探讨肝动脉介入(TACE)治疗联合靶向治疗结肠癌肝转移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72例结肠癌肝转移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单纯应用TACE治疗,研究组在TACE基础上联合应用靶向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生存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远期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各类并发症发生率经统计学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o结论肝动脉介入联合靶向治疗结肠癌肝转移具有良好效果及安全性,且远期生存率较高,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关键词]肝动脉

2、介入治疗;靶向治疗;结肠癌;肝转移肝脏是实体肿瘤最常见的转移部位,在癌症发病患者中,约有1/3病变累及肝脏。结肠癌是临床较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近年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致死率较高,结肠癌肝转移率可达30%-50%[1],累及肝脏给临床治疗带来困难,给治疗带来困难。本文探讨肝动脉介入(TACE)治疗联合靶向治疗结肠癌肝转移的方法和临床效果。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我院2008年4月至2011年3月间经我院肿瘤科诊断的结肠癌肝转移病例72例,经B超、CT等影像学检测发现肝脏转移灶,且病理学证实为结肠癌。男42例,女30例;年龄最低42岁,最高76岁,平均(47・3±12・8)岁;发病部

3、位:肓肠3例,横结肠5例,升结肠28例,降结肠5例,乙状结肠31例;参照Duke分期标准:B期34例,C期38例;病理分型:粘液癌11例,腺癌58例,未分化癌3例。采用随机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6例,两组一般资料、病情等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所有患者均行TACE:经皮股动脉穿刺采用常规seidinger技术,插管至腹腔干后,行肝总动脉造影,经图像分析明确肿瘤的大小、部位、数量、状态等,确定供血动脉的具体分布,于超声辅助下插管至肿瘤的供血动脉后行灌注和栓塞治疗。以化疗药物混合超液化碘油进行栓塞,化疗药物为丝裂霉素10mg和氟尿卩密喘脱氧核苜800

4、mgo研究组患者在TACE的基础上联合应用靶向治疗,用药为贝伐单抗15mg/kg,2周1次;潘尼单抗9mg/kg,2周1次;西妥昔单抗250mg/m2,1周1次。1.3疗效评价参照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2]:完全缓解为病灶肿瘤完全消失,•且持续4周以上;部分缓解为病灶肿瘤缩小50%以上,持续4周以上,且无新的病灶出现;无变化为病灶肿瘤无明显变化;进展为病灶肿瘤增大>25%,或出现新病灶;治疗有效率二(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总例数*100%。1.4观察指标随访时间以首次介入治疗为起点,死亡病例以死亡时间为结点,存活病例随访2年以上。记录半年、1年和2年患者

5、的生存情况,并统计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1.5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9.0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2结果2.1疗效评价治疗后患者病情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无变化、进展,研究组分别是8、22、6、0例,对照组分别是3、17、8、8例,两组治疗有效率各是82.33%、55.56%,两组比较显著差异(X2二6.545,P<0.05)o2.2生存率研究组及对照组半年生存率分别是94.44%.83.33%,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1年生存率分别是69.44%.55.78%,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X2二5.349,P<0.05);2年患者生存率分别是50.

6、00%、19.44%,两组比较差异明显(X2=5.349,P<0.05)o2.3不良反应治疗过程中所有患者均岀现胃肠道反应,研究组局部肿胀、腹痛、肾衰、心律失常、发热分别是20、26、3、2、28例,对照组局部肿胀、腹痛、肾衰、心律失常、发热分别是19、24、3、25、26例,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o3讨论结肠癌肝转移发生率相当高,甚至有10%-25%的患者在确诊为结肠癌时就已经出现肝转移。结肠癌肝转移的手术治疗比较困难,可获得手术机会的患者仅占10%-20%[3],其余患者只能通过化疗、放疗等治疗来改善病情,延缓死亡。对于无法实施手术治疗的结肠癌肝转移病例,传统方

7、法是进行全身化疗或姑息性治疗,但疗效有限且副作用大,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肿瘤肝转移的主要血供来源于肝动脉[4];一般结肠癌的肝转移总体积占机体全肝体积的比例和对较小,正常肝实质的患者对于介入治疗的耐受性较高[5];因而肝动脉介入治疗是目前临床对无法手术治疗的肠癌肝转移患者的首选方法。肝动脉化疗栓塞属于最为常见的一种介入治疗手段,主要是通过诊断性的血管造影引导,利用导管将化疗药物以及栓塞剂注入肿瘤的主要供血血管内,从而实现对肿瘤供血的阻断,促进肿瘤细胞凋亡。靶向治疗是临床针对恶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