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临床配伍用药的有关问题

关于临床配伍用药的有关问题

ID:44296295

大小:1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20

关于临床配伍用药的有关问题_第1页
关于临床配伍用药的有关问题_第2页
关于临床配伍用药的有关问题_第3页
资源描述:

《关于临床配伍用药的有关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临床配伍用药的有关问题关丁临床配伍用药的有关问题[关键词]临床配伍用药;相关问题[中图分类号]R96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0)-7-158-01药物是人类与各种疾病作斗争的武器之一,也是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因此,药物的应用至关重要,熟练地掌握各种药物的理化性质、药理作用、配伍禁忌是药师的职责,尤其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的治疗用药层出不穷,某些复杂疾病的出现给药师提出了新的课题,而如何合理配伍用药正是这无数课题中的一项。合理配伍用药既关系到患者用药的安全、治疗效果的好坏,又关系到节约用药,减轻患者经济负担等诸多问题,无论从哪一角度讲都是极

2、其重要的。因此药师就必须不断学习,熟练掌握各种药物配伍知识,以达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1药物相互作用部位数种药物或在体外直接接触,或在体内间接接触,都会出现相互作用的问题,熟悉并掌握其规律是合理配伍用药的关键。其作用部位可有以下几个方面。⑴体外发生的相互作用:数种药物混入同一容器中,可即刻或缓慢发生相互作用,如:肝泰在生理盐水中可保持二十四小时稳定,但若与葡萄糖溶液混合,则很快失活。⑵在体内吸收前的相互作用:数种药物同时在胃肠道内复朵的环境下,可发生相互作用,阻碍或促进机体对某种药物的吸收,从而降低疗效或增加毒副反应,如抗坏血酸促进铁的吸收,而碳酸盐可阻碍铁的吸收。⑶药物吸收后在体

3、内的相互作用:①在运转和贮存部位的相互作用。两种药物在血浆或组织内发生直接的相加作用,如同时应用两种与血浆蛋白非特异受体都有亲和力的药物,此时两者都会竞争蛋白结合部位,而使其中某一药物游离百分数升高。如抗凝血药和口服降糖药同时应用即可发生上述反应;②在药物作用部位及其周围的相互作用。如阿托品是抗胆碱酯酶药的拮抗剂;③代谢过程中的相互作用。由于约酶抑制剂而引起药物相互作用,如保泰松抑制苯妥英钠的軽化而引起苯妥英钠屮毒;④在肾脏的和互作用。有机酸以主动运转方式从血液通过肾小管上皮进入尿中。大部分青霉素就是通过该途径被排泄,而丙磺舒可与青霉素竞争上述运转途径,减少青霉素的排泄。2配伍用药的

4、作用临床治疗中为解决复杂病情中的多种矛盾,提高疗效或减缓药性、毒副反应,常将两种以上药物伍用,以求得较理想的疗效。但若使用不当,往往产生一些不良后果。配伍用药吋常出现的情况有以下儿种:⑴无关作用:多种药物在一起应用,各自发挥其作用,互不干扰。⑵协同作用:各种药物共用后可产生相加和增强作用。①相加作用:疗效为多种药物相加的总和。②增强作用:多种药物共用后,疗效大于相加,往往是数倍甚至数I•倍的增长。如抗菌增效剂和多种磺胺药的配伍,其作用大大增强。⑶拮抗作用:两种以上药物配伍应用后,由于通过机体内生化、生理作用的相互拮抗而造成作用减弱或毒性增加等反应。如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优降宁与麻黄素合用

5、,可造成高血压危象。⑷理化性配伍禁忌:两种以上药物合用后可产生物理的或化学的变化。如沉淀、中和、分解等,致使药物不能使用或疗效降低、甚至丧失。3怎样才能做到合理配伍用药要做到合理配伍用药,除必须了解每种药物的理化、药理作用外,更应熟练地掌握药物在各种环境下的相互作用和作用机理。同吋结合人体状态,有选择地利用药物间的协同作用,加以配伍应用,才能取得预期的疗效。以下就儿个方面谈谈个人体会:⑴抗生素的联合应用必须要有明确指征:如用一种抗生素能治愈的疾病,最好不要再加用其他抗生素。事实证明,就某些肺炎来讲,两药合用并不增加疗效,其结果不仅浪费药品,而且给患者增加了经济负担,同时也增加了毒副反

6、应。⑵必须做到对症下药:也就是说同吋配伍联用的儿种药物,都必须对该病起治疗作用,而不是不合理地按习惯配伍应用。如过去部分医生有“三素”(抗生素、维生素、激素)联用的习惯,这一习惯极不可取。⑶要注意配伍禁忌:老药、新药都要注意,尤其是新药,因对其各种性质了解的不多,缺乏足够的临床资料,故更应慎重用药。综上所述认为临床合理配伍用约,应遵循如下原则:安全合理,切中病情、恰到好处、药不虚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