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治疗疼痛体会

经方治疗疼痛体会

ID:44299247

大小:37.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20

经方治疗疼痛体会_第1页
经方治疗疼痛体会_第2页
经方治疗疼痛体会_第3页
经方治疗疼痛体会_第4页
资源描述:

《经方治疗疼痛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经方治疗疼痛体会经方治疗疼痛体会【中图分类号IR271.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0)10-0177-02作者简介:马宝章(1964.5-),男,主治医师,现在宁夏银川市第三人民医院北苑社区一卫生服务站工作。【摘要】本文讨论了经方在治疗疼痛性疾病的一些应用和体会,选取的个案比较常见,是作者学习运用经方辩证的临证经验体会。【关键词】经方;疼痛案1、小柴胡汤治疗偏头痛。李##,女,44岁。偏头痛一年。2009年4月10日初诊:左侧间歇偏头疼一年,曾自服过正天丸、天麻丸、羊角片等,但作用不大,做过针灸治疗,有效但未能坚持。刻诊:头疼发作不定,受凉或情绪

2、不好时明显,疼时喜闭目,心烦,口干苦,偶有喉痒干咳。舌淡红苔白稍腻,脉沉细。辨为少阳头疼,予以小柴胡汤加减:柴胡15克,白芍15克,薄荷6克黄苓10克生姜10克半夏6克,党参12克,蔓荆子10克三剂。每天一剂,煎服。二诊:4月15日。头疼减轻,自觉清爽,效不更方,继续服用三剂善后。半年后因他疾来诊,言头疼未再发作。体会:本案头疼以头侧面明显,头侧为少阳经循行部位。从兼症看为一派邪郁少阳(胆火内郁)之象。“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0眩”(《伤寒论》第264条),虽未见柴胡四症,但黄煌先生关于“柴胡带”的说法,则拓展了本方的使用范围。本案颇投方证,故而疗效显著。小柴胡汤方证为半表

3、半里,用途多多,为使用率极高的一张经方。刘渡舟、胡希恕、陈瑞春等临床大家均有多方面的治验可供效法。案2、桂枝加葛根汤治疗颈肩疼陈##,女,46岁。2009年7月15Fl初诊:颈肩僵硬疼痛一年有余,既往有颈椎骨质增生病史。曾服用消炎镇痛药缓解,但服药后胃皖不适而停药。近因每天上下班乘坐空调车受凉后肩疼,以右侧明显,活动受限,后伸、上举、外展等运动时疼剧,牵及头部,后背发冷,汗出,恶风。舌淡红,苔白稍腻,脉浮细。辩证属太阳表虚证。以桂枝加葛根汤化裁,处方:桂枝12克,赤口芍各15克,生姜12克,葛根30克,细辛5克,茯苓20克,鸡血藤30克,防风10克,大枣4枚,五剂。2009年

4、7月20FI二诊:五剂后自述疼痛减轻,嘱再服五剂善后,并每天热敷患处,适当活动锻炼,以助局部阳气运行。体会:桂枝加葛根汤木为治表虚兼项背强儿儿而设,“项背强儿儿”实为拘急而强硬,俯仰不能自如,其病因多为风寒客于太阳经输,致使经气不利,阻滞津液的运行,经脉失于濡养所致。本案主要是由于营卫不足,不能抗御外邪,致使邪气入侵,闭阻阳气,血脉凝涩不通,留滞关节经络所致。治疗以调和营卫、散寒除湿、通络止痛。本方用桂枝和营卫、通阳止痛,葛根升提阳气输通经脉;生姜以助桂枝散寒邪;大枣、廿草补中益气。桂枝、生姜辛廿合化为阳以助卫气;芍枣酸廿化阴以滋营阴;桂芍相合一散一敛;姜枣草相合共同调和营卫

5、之用。配细辛、防风祛风散寒温阳,除湿止痛;鸡血藤活血通络,止痛;茯苓健脾化饮。桂枝加葛根汤治疗颈启部的疼痛确有意想不到的效果,笔者在临床治疗多例,均有较好疗效。案3、小柴胡汤合小陷胸汤治疗带状疱疹疼痛张##,女,64岁。2009年10月18H初诊:一周前左乳下疱疹,给了更昔洛韦静脉滴注,现疱疹色暗渐消,但疼痛难忍,牵及胸胁,心烦,口干苦,大便干,舌红苔薄黄,左脉紧数,右稍数沉。辨为湿热之邪侵少阳,以小柴胡汤合小陷胸汤治疗。处方:柴胡12克,半夏10克,黄苓12克,党参12克,瓜萎15克,黄连10克,赤口芍12克,枳实10克,丹参15克,炙甘草10克,生姜10克,三剂,水煎服。

6、2009年10月22日二诊:疼痛明显减轻。效不更方,继续服用三剂善后。二月后随访已愈,未出现后遗症。体会:带状疱疹,中医称为缠腰火丹,多为湿热痰热之毒为患。本案表现为胸胁部的疼痛,以及少阳半表半里的小柴胡汤证,同时,疼痛的程度恰为《伤寒论》第138条“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Z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Z”,二方合用,可以和解少阳,清热开胸,故用二方合治。有医家称为“柴陷汤”o合方中也实含芍药甘草汤而兼具除邪止痛的功效。小陷胸汤中黄连善解心下痞热而解热除烦,半夏开胸逐水而化心下痰结,瓜萎实能降上焦Z火,宽胸,使痰涎下降。配以丹参、赤芍活血通络止痛,枳实除满止痛。案4、桂枝加附子

7、汤治疗坐骨神经疼柳##,男,54岁。2009年6月14FI初诊:左侧腰跨疼痛一月,在某医院诊为坐骨神经痛,给了针灸10天缓解。现左跨隐隐疼痛,局部有冷感和拘紧感,有吋腿觉抽筋,怕冷,大便稀,小便正常。舌谈,苔口腻,脉沉滑。考虑为太阳太阴合病,选用桂枝加附子汤。桂枝15克,赤白芍各15克,生姜12克,制附子6克,桑寄生12克,鸡血藤30克,炙廿草12克,木瓜12克,大枣10克,五剂。2009年6月21日二诊时疼痛减轻,于上方加炒慧仁30克,茯苓15克,五剂。2009年6月27H三诊:疼痛基本消失,偶有不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