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逆散治疗胃痛53例临床观察

四逆散治疗胃痛53例临床观察

ID:44305628

大小:3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20

四逆散治疗胃痛53例临床观察_第1页
四逆散治疗胃痛53例临床观察_第2页
四逆散治疗胃痛53例临床观察_第3页
资源描述:

《四逆散治疗胃痛53例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四逆散治疗胃痛53例临床观察四逆散治疗胃痛53例临床观察[摘要]目的探讨四逆散治疗胃胶痛临床疗效。方法将10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3例将采用四逆散内服,对照组53例用雷尼替丁口服。2组均1个月为1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5%,无效7.5%,对照组总有效率77.3%,无效率22.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V0.05),结论四逆散治疗胃脫痛疗效肯定。关键词:胃月完痛屮医药治疗四逆散中图分类号:R256.33文献标示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08)3-0184-02胃痛是以胃脫部疼

2、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常见病。笔者自1995年2月〜2000年6月采用四逆散治疗本病53例,取得了较好疗效,并以常规治疗53例比较,现将观察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两组106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人,符合国家标准应用,《中医内科疾病诊疗常规》“胃胶痛”的诊断标准。按其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3例中,男37例,女16例,年龄最大75岁,最小17岁,病程最长25年,最短1个月,有吸烟史者33例,不吸烟者20例,有酗酒史者22例,无饮酒史者41例,无辛辣嗜好者12例,胃镜检查:胃炎11例,胃溃疡23例,十二指肠溃疡8例,复合性溃疡9

3、例,胃癌术后2例。中医分型:肝胃不和型12例,寒邪犯胃型9例,瘀阻胃络型11例,脾胃虚寒型6例,湿热中阻型8例,胃阴虚型7例。对照组53例中,男30例,女23例,年龄最大74岁,最小16岁,病程最长23年,最短50天。有吸烟史者28例,无吸烟史者25例,有酗酒史者23例,无饮酒史者30例,喜食辛辣者37例,无辛辣嗜好者16例,经纤维胃镜检查,胃炎12例,胃溃疡22例,十二指肠溃疡10例,复合性溃疡8例,胃癌术后1例,屮医分型:肝胃不和13例,寒邪犯胃型8例,湿热中阻型7例,胃阴虚型8例,瘀阻胃络型9例,脾胃虚寒型8例。两组患者在

4、性别、年龄、病程、病史、西医诊断和中医分型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明显差杲(P<0.05),具有可比性。2治疗方法2.1治疗组以四逆散(《伤寒论》)方为主,辨证而施治。基本方:柴胡18g、枳实15g、白芍18g、炙甘草6g,随证加减:肝胃不和型加郁金15,香附子15g、川苇12g.陈皮12.玄胡18g,寒邪犯胃型加吴茱萸3g>紫苏15g、干姜10g,瘀阻胃络型加川苛12g、赤芍15g、玄胡18g、丹参18g,脾胃虚寒型加黄罠18g、党参15g、白术15g、鸡内金18g,湿热中阻型加黄连6g、茯苓15g、佩兰1农、厚朴15幻胃阴

5、虚型加沙参18g、玉竹15g、石斛15g,反酸者加黄连6g、吴茱萸3g或瓦楞子18g(火锻)、乌贼骨15g,便秘者加火麻仁15g(冲)、山药18g>草决明15go每日一剂,水煎服,一E1三次,饭后服。2.2对照组雷尼替丁口服,每次150mg,早晚饭吋服,两组均以1个月为1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3疗效观察3.1参照国家屮医药管理局颁布的《屮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屮胃腕痛的评定标准拟定。治愈:胃胶痛及其它症状消失,X线锁餐造影或胃镜检查止常;好转:胃皖痛缓解,发作次数减少,其它症状减轻,X线锁餐造影或胃镜检查有好转;无效:症状无改

6、善,X线顿餐造影或胃镜检查无变化。3.2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22例,好转2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2.5%,无效率7.5%,对照组治愈15例,好转26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77.3%,无效率22.7%(P<0.05),证之临床,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4讨论四逆散载于《伤寒论》,有透邪解郁,疏肝理气Z功。仲景用四逆散之目的,在于调理枢机,使阴阳枢畅,其阴阳相顺接,四逆则自解,治其四肢厥冷而得名。并把腹痛等列为或然证。笔者认为,胃胶痛的发生与肝脾关系密切,肝与胃是木土乘克的关系,受情志因素的影响,若忧思恼怒,气郁伤肝,肝气郁

7、结,肝郁气滞,气滞血瘀,或郁而化火耗伤胃阴,或嗜好烟酒,辛辣炙❷之品,或饮食口倍,伤其脾胃,运化失职,湿邪困脾,遏久化热,致湿热中阻,或致脾胃虚寒等。《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木郁Z发,民病胃胶当心而痛”。肝与胃以膜相连,肝病及脾,脾病及胃,胃病及脾,脾病及肝,气机逆乱,升降失调,肝气,胃气,脾升降失调,气滞则血瘀,瘀阻其络,不通则痛,治疗胃腕痛,应侧重疏肝调脾,健脾和胃,理气止痛。四逆散不仅有枢转气机,宣达郁滞,和胃止痛之功,而尤以调和肝脾,治其气郁,气滞Z痛证疗效尤著。方中柴胡疏达肝气,枳实行气消瘠,芍药,甘草平肝缓急,和

8、中止痛。总之本方能调达上下气机升降,宣泄腑邪,开通阻塞,宣通内外,能治邪气壅遏于里,大肠失其传导,膀胱失其气化,肝失其疏泄,络道不通Z各种痛证,治其胃痛,谨守病机,辨而施治,效如❷鼓。参考文献[1]朱文锋,主编•国家标准应用《中医内科疾病诊疗常规》[M]・湖南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