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同步创新课堂优化方案地理鲁教版必修1第2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第二节第3课时.

高中同步创新课堂优化方案地理鲁教版必修1第2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第二节第3课时.

ID:44341476

大小:275.85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21

高中同步创新课堂优化方案地理鲁教版必修1第2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第二节第3课时._第1页
高中同步创新课堂优化方案地理鲁教版必修1第2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第二节第3课时._第2页
高中同步创新课堂优化方案地理鲁教版必修1第2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第二节第3课时._第3页
高中同步创新课堂优化方案地理鲁教版必修1第2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第二节第3课时._第4页
高中同步创新课堂优化方案地理鲁教版必修1第2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第二节第3课时.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同步创新课堂优化方案地理鲁教版必修1第2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第二节第3课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基础巩固1读全球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局部示意图,回答1〜2题。\\甲风带丙P带\\乙风带1.图中的“丙气压带”是指()B.副热带高气压带D.副极地低气压带A.赤道低气压带C.极地高气压带2.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受丙气压带影响,撒哈拉沙漠炎热少雨B.受甲风带移动影响,南亚地区夏季多雨C.受乙风带影响,西欧地区全年温和湿润D.受丙气压带和乙风带交替控制,新西兰形成地屮海气候解析:第1题,由于风总是由高压吹向低压,结合风向的偏转方向,容易得出图中的“丙气压带”是指南半球的副

2、热带高气压带。第2题,根据上题分析可知,此局部示意图位于南半球,而撒哈拉沙漠、西欧位于北半球。甲为东南信风,北半球夏季时北移越过赤道向右偏转为西南季风,给南亚带来大量降雨。新西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受乙风带影响。答案:l.B2.B3.下图是沿某经线所作的大气运动示意图。有关该图中大气运动形式的叙述,正确的是()气流A.P气流为西北风B.E处的降水较多C.H处因空气冷却下沉作用形成低气压D.H和F之间不会受到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解析:选B。读图可知,E处气流上升,形成极锋,降水较多;P为北半球西

3、风带,为西南风;H处为乞流堆积下沉形成的高乞压;北半球夏季,乞压带、风带北移,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H和F之间。读世界部分区域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回答4〜5题。4.图中所示的季节应为北半球的()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5.此时,我国东部大部分地区的盛行风向为()A.东北风B.西南风C.东南风D.西北风解析:图中亚欧大陆被①亚洲低压控制,应为北半球的夏季。此时,我国东部大部分地区盛行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答案:4.B5.C读世界部分地区图,图中阴影为地面季风的地理分布区。据此回答6〜7题。6・1

4、月,图中甲地盛行(B.西南季风D.西北季风A.东南季风C.东北季风7.关于乙地季风的说法正确的是()A.夏季风性质暖热、干燥B.冬季风成因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C.夏季风来得迟、退得早易产生洪涝灾害D.冬季风势力弱于夏季风解析:第6题,由图知,甲地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冬季盛行西北季风。第7题,乙地位于南亚地区,夏季盛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高温多雨;其形成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有关;若夏季风来得早、退得迟易产生洪涝灾害。答案:6.D7.DB.A气压中心切断了副热带高

5、气压带C.此季节①处寒冷干燥D.此时澳大利亚西北部炎热多雨解析:选B。根据图中风向可以判断图示季节为北半球夏季,东亚沿海地区炎热多雨;A为亚洲低压,切断了副热带高气压带使其成块状保留在海洋上。①东亚夏季风的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②南亚夏季风的成因是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此时澳大利亚西北部受由陆地吹向海洋的东南信风控制,降水稀少。9.(2016-长沙高一检测)读南半球气压带、风带位置图,回答下列问题。•A上升空气0°(1)据图屮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双选)()A.此时北极附近出现了极昼B

6、.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C.南亚吹偏南风D.常有寒潮天气影响我国(2)写出图屮字母所代表的气压带的名称:A,B,CoB、C之间的风带的风向为风。(3)此时A、B、C、D中点最干热;最湿热的是点;气压较低的是、两点;气压较高的是、两点。解析:本题以立体的部分三圈环流剖面图为载体,考查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及其季节移动规律。第⑴题,从图屮信息可知,赤道低气压带的中心纬线已南移至南纬5。〜10。之间,所以此时正值北半球的冬季。第(2)题,结合各点所处的纬度位置,可判断出各气压带的名称和风带的风向。第(3)题

7、,全球的七个气压带中,最湿热的是赤道低气压带、干热的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干冷的为极地高气压带、湿冷的为副极地低气压带。答案:(DBD(2)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西北(3)BAACBD10.图1表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图2表示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结合所学知识,冋答下列问题。图1图2⑴图1表示(南/北)半球的气压带、风带分布状况。(2)在图2屮画出B所在风带的风向。(3)说出图2中甲、乙两图气压带位置的差异及成因。⑷图1中⑥气流来自气压带,说出⑥气流与⑦气流相遇后向上爬升的原因

8、。解析:第(1)题,极地附近为高气压带,水平乞流呈顺时针方向辐散,应为北半球。第(2)题,B所在风带为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带。第(3)题,全球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与二分日相比,位置大致北半球夏季偏北,冬季偏南。第(4)题,图1中⑥气流来自低纬的副热带高气压带,暖而轻;⑦气流来自高纬度,冷而重,相遇后⑥向上爬升。答案:(1)北(2)画图略(提示:B所在风带的风向为东北风)。(3)甲图气压带位置比乙图偏北,原因是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或冋归运动),导致气压带在一年内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