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安昌之腊文化

浅谈安昌之腊文化

ID:44382883

大小:41.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21

浅谈安昌之腊文化_第1页
浅谈安昌之腊文化_第2页
浅谈安昌之腊文化_第3页
浅谈安昌之腊文化_第4页
浅谈安昌之腊文化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安昌之腊文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安昌之腊文化摘要:省级历史文化名镇绍兴县女吕镇,是一个具冇千年历史的典型江南水乡古镇,数千年来,越中儿女用勤劳智慧的双手创造了灿烂的历史文化和传统民俗风情。腊文化,在安昌数千年的历史演变屮,形成了其独特的地方风韵。腊文化的研究,对于展现绍兴民俗历史和发扬传统文化,硏究屮国古礼冇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关键词:安昌腊文化腊祭安昌,绍兴北部的一个小镇,也是浙江省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镇之一。安昌镇背枕大和山,东西旗(涂山若鼓)鼓(白马山如鼓)对峙,西小江穿境而过。辖区内河网密布,舟楫穿梭,沃野似锦。古镇石板铺砌的三里长街。北街,店铺毗连,西廊相续;南街,粉墙黛瓦,庭院深深。老街上梁桥

2、众多,素有“碧水贯街千万居,彩虹跨河十七桥”Z美誉。古街,小桥,流水,台门,弄堂,构成了典型的水乡古镇景观。一、安昌的历史安昌是一个拥有着四千年历史的名镇。占代,安昌镇北濒杭州湾。早在新石器时代,越族先民就利用境内交流内外越的白洋深水良港和海岸滩涂,在这里从事渔盐生产和海上贸易活动。目前,境内诃有口洋新石器时代村落遗址,明初为御倭所建的白洋巡检司城,山西古闸,朱公桥及白洋朱燮元故居等著名古迹可供人研究和凭吊。安昌占谓长乐村,为何今名安昌?相传公元896年,吴越王钱缪奉唐王朝Z命屯兵该地平定萤昌Z乱,遂命名为安昌。明万历卬辰岁(1604年)羊山石佛崖刻和《绍兴府志》均记有“大唐

3、中和年间(881后-885年)武肃王缪以八都兵屯羊石寨,平刘汗宏及获董畅,因名其乡为安昌焉。”我们追溯源流,探索到安昌地名之缘起,便可知安昌历史之悠远。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地方风韵使得历史上有不少文人墨客在安昌驻足,对安昌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民俗风情留下了不少诗文,如元代诗坛领袖杨维桢描写白洋女晒盐艰辛的《水乡竹枝词》,“苦海熬干是何日,免得侬来爬雪沙”,把那份勤劳艰辛表现得淋漓尽致;又如唐代诗人孙逖的《立秋日题安昌寺北山亭》,“天路云虹近,人寰气象遥”,描写得意境悠远,令人向往。相传,夏朝,大禹在这里会盟诸侯,并在涂山并在涂山娶妻成家。涂山氏盼望大禹龟甲的“侯人兮猗”,①使

4、安昌成了屮国文学史上爱情诗的发源之地。二.安昌的腊文化随着历史的变迁,许多的民风民俗和地方文化正在渐渐地消逝,而安昌人为了保持其独特的传统文化,于是在每年的农历十二月举办“腊月风情节”。通过各种各样在腊月里举行的民俗活动,来展示英醇厚而质朴的腊文化,并使Z得以延续和宏扬。腊文化不仅仅是一种乡土文化,它还是悠久的历史文化,它保存的是绍兴水乡的历史遗迹和别地已经逝去的生活形态,渗透着屮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并把这种历史文化相当部分沉淀在民风习俗中,良风雅俗致人以美德。腊文化的内涵和外延涉及广泛,在安昌的腊文化中,腊刀的特色食物,民俗风情(主要指腊月社戏),以及腊祭活动,构成了腊文化最

5、具代表性的三种文化。㈠腊祭食物及其文化每年的腊月,在安昌狭长的廊棚里便会挂满鱼干、酱鸭、香肠等只有在腊月里才见得到的绍兴特产,每家每户都忙着操年糕、包粽子,而这些食品都成了除夕夜里分岁时的心备之物。读书人家寓意“高(糕)中(粽)”,“代代传种(粽)”。香肠,又香,又长,又圆,表示“岁岁团圆,长久团圆”。十二月初八,即腊八节,安昌人家煮食配料丰赡,色香俱佳的腊八粥,但这一习俗也趋于消亡。腊月廿三,家家送灶君上天,供一个垫竹箸的饴糖饼,即胶牙糖。鲁迅在《华盖集续编•送灶日漫笔》屮说:“本意是在请灶君吃了,粘住他的牙,使他不能调嘴学舌,对玉常说坏话。”②现在用白糖煎熬,拉扯成的扯白

6、糖代替饴糖,扯白糖鲜甜胶牙,深得孩童青睐。而今,扯口糖这一特色民俗也只能在腊刀里的安昌才难得一见。㈡腊月社戏在绍兴,看社戏是旧时农村文化娱乐生活的主要形式。旧吋冇《越郡风俗词》,其中“绍兴安昌镇戏文快板”一段颇能概括社戏情形:“做戏文,在安昌,定了弟,趁夜航。冇昆曲,有高腔,玩乱弹,也不妨。包种桌,五果装,拜菩萨,保安康。“今日安昌,祭社活动早已消亡。但逢腊刀工资或某些特定时节,如做寿、祭利I.,或举办庙会集市期间,才屡见不鲜。现再逢腊月,安昌人便会在城隍殿对面的戏台上摆上三天三夜的社戏,而11人们倾镇而岀,看戏的热情不减当年。于是,社戏也成了安昌腊文化中的一部分。㈢腊祭活动

7、在安昌腊文化中,最具地方特色要属“腊祭”。关于“腊祭”,那得从“腊”字说起。“腊”在古代原本是一种岁终进行的祭祀的名称。东汉蔡邕《独断》一书中明确地说:“腊者,岁终大祭。”应劭《风俗通》一书中亦云「《礼传》:腊者,猎也,言皿猎取禽,以祭祀英祖也。或日:腊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报功也。”按照古籍上的注释:“腊者,猎也。”就是说,腊与捕猎有关,我们的祖先用打猎得来的野兽,野禽等猎味(在冬天里)祭祀神灵。东汉学者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这样解释:“腊,冬至后三戌,腊祭百神。”所以说,“腊”是古代祭名。据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