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作文评改

浅谈高中作文评改

ID:44409959

大小:1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21

浅谈高中作文评改_第1页
浅谈高中作文评改_第2页
浅谈高中作文评改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高中作文评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高中作文评改浅谈高中作文评改写作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档次最高、难度最大、综合性最强,而作文可以说是占据了语文考试的“半壁江山”O因此,平时的写作训练和作文评价就显得非常重要。这里,就作文评价,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所谓作文评价,是对学生作文知识与技能的综合测评。这个测评包括命题、指导、批改、讲评等主要环节,而作文评改与评讲,是作文评价的主要内容和形式。一、作文评改的作用作文评改是师生情感交流的窗口,评语则是师生情感交流的桥梁。所以,作文评语在措词上不应居高临下,要讲究幽默与机智的艺术,使师生情感向积

2、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因此,教师要恰如其分地对学生作文进行评改,深入到学生的心灵深处,架起沟通的桥梁。有了心的交流,谁能否定作文教学将步向光辉灿烂的前景?二、作文评改的方法(-)作文评改应由微观步向宏观。传统模式的作文评改简便易行,但往往阻碍了学生的思维发展,扼制了学生的探索精神。用一句形象的话说,如果说学生的作文形同一颗青少年的心在艺术的十字路口,那么传统的作文评改就像一只如来佛的大手,武断地挡住那青少年的梦想。所以教师应该用宽容和民主的姿态与学生进行心灵的交流,更要根据高考要求与时俱进,逐步从精改

3、细批到宏观把握。(-)作文评改应冲破固定格式。传统作文评改主耍以教师为主,作文所体现的双边活动,被分为学生写作和教师评改两个环节,使信息反馈和创作几乎脱节。学生除了写作中有积极的思维活动外,对教师评语常采取漠然的态度,因为评语不外乎为“结构、选材、中心”一类措词。而这类语言一般都被教师文化背景、教学经验及人格修养的定势所影响,不利于学生的能力培养。当然,也不否定教师在眉批、旁批或总评语上下功夫,但更重要的是,在评改方式上要进行大胆的改革。这里谈谈一些具体作法:1•教师评改:首先浏览全部作文,看是否

4、将给定的文题或材料的主旨、话题里的所有条件限制有所体现,大致要求是否符合;然后将四分Z—(一般是一个大组)的学生作文和浏览中挑选出来的有特色的作文一起进行精读,将文中警句、关键语言、用得精美的词语加以圈点,再在芳批上以肯定的口吻不惜笔墨地加以赞赏、鼓励。比如,精当的用词,使人物形象生动;优美的比喻,增添了文章的色彩,等等。对于文句的修改,教师很少主动代劳,一般均以方括弧再加上旁批,叫学生口改,并在修改以后拿到教师处进一步讨论修改,直至双方认为满意为止。有的学生因为组段不成熟,造成上下段或上下文句之

5、间脱节,修改吋特意给定一个增补符号,并在旁批里以说明,或“加入过渡句使上下文成一整体”,或“记叙中加入适当议论可起到画龙点睛、深化主题的作用”,等等。这样的做法,不仅充分给了学生活动的空间,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写作的总结中,可以得到老师向良好方向的引导,避免作文误区的贻害,同吋也增进了师生的情谊。2•学生集体评改:将学生作文上、中、下等级各选一篇,精批细改,然后印发到学生手上,让学生掌握评改的标准,合理评出分数。每次集体评改,给定•个重点,解决一个问题,并总结归纳出写作规律,引导学生揣摩领会写作捷

6、径。集体评改,最令学生兴奋,因为既可以体验一次做老师的滋味,乂可以用评判的眼光去看一回别人,何乐不为!这种做法,既培养了学生的独立能力,又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要,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3•学生自改:教,是为了不教。换句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o教师在作文评改中,努力体现指导与点拨,在作文习惯上加强诱导,培养学生自己修改的能力,养成自改的习惯,这是终身受益的事情。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强调说:“作文教学要重在培养学生自改的能力。”他还说,养成了自改的习惯和能力,将是“一辈子受用不尽的”

7、o俄罗斯大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写他的长篇巨著《战争与和平》,反复修改达七次之多。这些,均说明了作文自我评改的重要性。因此,在每次作文评改屮,提出具体的要求,女口,基础等级、发展等级等。当然,在实际操作中,不必一次性将所有的要求让学生一一落实,可有所侧重。启发学生自改作文吋,要求学生推敲所使用的词语,是否贴切自然,是否生动、形象。引导他们把拖沓Z处改得简洁些,把模糊之处改得清楚些,把呆板之处改得生动些,并惜墨如金。这样的训练,既遵循了大纲的要求,养成了学生修改文章的习惯,乂让学生在锻炼中不断成熟。总

8、之,作文评改,作为一种综合的训练方式,客观地说没有绝对的模式和统一的标准。它只能是一种估价和评定,因此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