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木耳栽培技术

毛木耳栽培技术

ID:44508767

大小:151.6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22

毛木耳栽培技术_第1页
毛木耳栽培技术_第2页
毛木耳栽培技术_第3页
毛木耳栽培技术_第4页
资源描述:

《毛木耳栽培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毛木耳栽培技术毛木耳属木耳科(Auriculariaceae)木耳属。学名Auriculariapolytricha(Mont.)Sacc.,又名构耳、粗木耳,乂称黄背木耳、白背木耳,我国南方地区称黄背耳、白背耳。生于热带、亚热带地区,在温暖、潮湿季节从,生于枯枝、枯干上。与黑木耳相比,耳片大、厚、质地粗韧,便脆耐嚼,•口.抗逆性强,易栽培。与黑木耳的区別一、外形区别毛木耳的外形与黑木耳差不多,但是背后呢,却长满了黄色的绒毛,叶片也比黑木耳要厚一些,如果不仔细看,还真是很难分得清楚。二、口感区别同样的做法,黑木耳吃起来嫩嫩的滑滑的,还有一点粘粘的感觉;毛木耳叶片很厚,比较脆,比较爽口,味道差一

2、些。三、烘干重量的区别由于黑木耳和毛木耳所含的水分不一样,同样是晒出1千克干木耳,需要新鲜的黑木耳是20多千克,而毛木耳却只需要8千克,干木耳的价格虽然相差二三倍,但是鲜木耳的价格却差不多,这毛木耳和黑木耳的种植效益当然也就相差无儿了!市场上一些地方还没有严格区分这两个品种,所以啊,您在买木耳的时候一定得认准了,看看叶片、颜色还有背而的绒毛,根据自己的喜好来挑选木耳!人工栽培一、栽培方式毛木耳栽培方式IT前大部分选用熟料袋栽方式,塑料大棚墙式出耳模式。省时、省工、操作方便,单位而积利用率高。二、栽培季节毛木耳属中温偏高型菌类。菌丝生长温度为10-36°C,最适20-3TC;子实体生长温度为18

3、-33°C,最适温度为20-25°C,低于18°C,子实体不易形成或生长受到抑制;高于35C,子实体停止生长。根据其生物学特性,结介塑料人棚特点,春栽2月上旬制袋发菌,3月底摆袋出耳;秋栽避开高温季节,8月中旬制袋发菌,9月底摆袋出耳,即“冬养菌,春出耳;夏养菌,秋出耳”。塑料大棚栽培可比需地栽培提前和延后15d左右,且不受雨季影响。三、栽培配方①锯末60%、棉籽壳15%、玉米芯15%、麦鉄10%,另加石灰1%、石膏1%、过磷酸钙1%。②玉米芯47%、锯末40%、隸皮10%、过磷酸钙1%、石灰1%、石膏1%。四、拌料装料原料要干燥、干净、无霉变、无硬杂物等,玉米芯粉碎成0.5cm人小的颗粒,锯

4、末过筛,剔除坚硬的杂物。霉烂变质培养料影响出耳及产量,不予采用。玉米芯及钳末吸水性差,应提前Id预湿,各种培养料配置齐全后充分搅拌,湿润浸透,培养料含水量60-65%,水分过少,影响菌丝对营养物质的水解和吸收,活力降低;水分过多,菌丝生长受到抑制,严重时窒息死亡,PII值5.0-6.5为宜。拌料后闷Id,中间翻料堆一次,使培养料吸水均匀,切勿混杂有干料,否则消毒不彻底而易染杂菌。装袋前把料再翻一遍,使料内水分更均匀。栽培袋一般用17X42cm的聚丙烯袋,采用装袋机,每袋装湿料约lkg。装料要求紧实适中、上下松紧一致。。五、灭菌采用常压蒸汽灭菌,温度达到100°C时维持12h停火,然厉再炯12h

5、即可,装锅时装量不宜过满,要留有余地,使蒸汽充满整个空间,达到灭菌彻底。六、接种菌种严格检查,确保无杂菌感染。采用开放式接种法,提前12h将挑选浓口、无杂菌污染的菌种和接种工具一起防入接种帐,点燃两包净美灵烟雾剂灭菌。接种前将接种帐一侧离地掀起20cm高、2m长的通风口,换气lOmin,使接种帐内药味散尽。工作人员穿戴整齐进入接种帐,用75%酒精棉球擦手消毒,以1:4的比例安排人员,四人将料袋直立并打开袋口,一人在洒精灯下将栽培种捣碎并快速分接菌种,接入菌种后,立即收拢袋口并轻轻压实,使菌种与培养料充分结合,系住袋口。再将料袋另—头向上,打开袋口接种、系口。七、发菌发菌好坏与出耳势、抗逆性和木

6、耳产量密切相关。棚内地面要撒生石灰粉,造成碱性坏境抑制杂菌发生。接种完的料袋就地码成墙垛,一般10个料袋高,垛与垛之间留40cni距离,便于通风和管理。发菌温度的原则是偏低不偏高,以低温发菌为宜,切忌高温发菌,避免出现烧菌现象,温度以20至25°C为宜,不得超过28°C。菌丝培养期I'可尽可能不见光,以免菌袋未发透袋上长出胶质化耳基斑点,易染朵菌。发菌期间耍勤检查,轻拿轻放,防止袋壁破损,发现有杂菌感染者及时清除,以免引起其它菌袋感染。棚内如发现老鼠危害,要及时撒施生石灰,使菌袋农面覆盖一层石灰,EP可阻止其危害,或放粘鼠板。10d左右倒垛,防止烧菌和菌袋间发菌速度差别太人。一般情况40d左右

7、即可发满菌袋,再经10d养菌期,让菌丝充分成熟,便开始有原基形成,及时码成墙垛进行出耳管理。八、出耳管理排耳袋询,先将摆耳袋的地而铺上草苫子,两边比耳袋宽出10cm,用编织袋铺地,以防止耳片沾上泥沙,质量下降。铺完草苫子及编织袋后,用500倍多菌灵或克霉灵喷洒整个大棚消毒。塑料大棚东西小间留5走道,南北向摆放耳袋,呈墙垛式,高10-12个料袋,行距80cm左右,以便管理和采耳。摆耳袋的地面应比走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