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攀枝花市2019届高三语文第二次统一考试试题

四川省攀枝花市2019届高三语文第二次统一考试试题

ID:44530135

大小:319.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10-23

四川省攀枝花市2019届高三语文第二次统一考试试题_第1页
四川省攀枝花市2019届高三语文第二次统一考试试题_第2页
四川省攀枝花市2019届高三语文第二次统一考试试题_第3页
四川省攀枝花市2019届高三语文第二次统一考试试题_第4页
四川省攀枝花市2019届高三语文第二次统一考试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四川省攀枝花市2019届高三语文第二次统一考试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攀枝花市2019届高三第二次统一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从历史上看,世界上的建筑——这里指的主要是大型的、有纪念价值的建筑—

2、—大致有两类:一类主要是用石头建造的,叫石构建筑;一类主要是用木头建造的,叫木构建筑。石构建筑由于材质的原因,不易腐朽或毁坏;即使因客观原因如雷击或战争等毁坏了,也能留下残垣断壁或曰废墟。木构建筑则不同,即使没有天灾人祸,也容易朽蚀,故千年以上的木构建筑遗存极少。由于这样的原因,石构建筑毁坏后留下的废墟,多少年后仍历历在目,好像真的成了“凝固的音乐”。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残垣断壁在人们的心目中不仅不是垃圾,而且是宝贵的精神遗产,受到普遍的尊重和珍惜。这就形成一种文化,即“废墟文化”。废墟因受到尊重并受到保护,从而成为审美对象,继而产生“废墟美学

3、”的概念。欧洲历史上许多重要的建筑毁坏后,极少有原地重建的现象,而都将它们作为一个珍贵的时代标志予以尊重和保护,乃至一块妨碍走路的“乱石”都不许随意挪动。与此相反,我们中国的宫殿或庙宇毁掉了,就得赶紧在原址修复或重建,否则即使留下残垣断壁,也会很快被民间搬抢一空(这里指的是需要宫殿的时代)。无怪乎,在明代以前的几千年间,我们有那么多辉煌的宫殿建筑都没有留下一处像样的废墟遗址!因此我们的建筑文化中缺乏废墟文化,从而也缺乏对废墟美的认知和欣赏能力。然而,说我们中国不见废墟文化,并不意味着我国没有废墟或缺乏废墟资源。我们是个有着悠久的“墙文化”-15

4、-的国家。不仅有万里长城,我们古代的几乎每个城池都有城墙,它们可都是石构建筑,有500到3000年的历史,大部分已沦为废墟。作为建筑单体,长城的原始工程量不但超过国外任何古代的大型单体建筑,甚至超过任何一个国家的大型建筑的总和!再说,我国历代的皇家建筑和贵胄府邸并不全是木构建筑,像天坛祈年殿、故宫太和殿的须弥座以及天安门前的金水桥等是多么壮观的石构建筑。废墟的文物价值就在于其残破过程的历史真实性。正是这种真实性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因为它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讯息,是活的历史化石或活的历史教科书。残缺美是废墟美的哲学前提。而废墟美是鹿墟文化的核心。

5、就以对待长城废墟为例:如果说以“修旧如旧”的名义修复的司马台长城对于“修旧如新”的八达岭长城或慕田峪长城来说是一个进步,那么目前正在以“修旧如旧,随旧随残”的理念修缮的京郊箭扣长城则又超越司马台长城而向前迈了一步。(节选自叶廷芳《再谈废墟之美》)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由于建筑材质原因,石构建筑毁坏后都能留下废墟,成为“凝固的音乐”,自然而然地而受到人们珍视。B.木构建筑本身易朽,遭遇雷击天灾或战争人祸后更难留存,故世界上木构建筑遗存极少。C.“废墟文化”是在人们改变了废墟是垃圾的观念,而把废墟视为精神遗产

6、尊重珍惜后产生的。D.出于对“废墟文化”的认知不同,欧洲建筑毁坏后鲜少原地重建,而中国宫殿常修复重建。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对比了石构建筑和木构建筑留存情况的不同,引出废墟文化,从废墟价值的角度表达了对保护我国石构建筑废墟和木构建筑废墟的期待。B.文章将历史上欧洲和我国对待废墟的不同做法做对比,辅以史实证明我国缺乏废墟文化,缺乏对废墟美的认识,叙议结合,极有说服力。C.文章分类列举城池防御建筑和皇家贵胄建筑,证明了中国建筑文化缺乏废墟文化,但我国并不缺乏废墟资源。D.末段以对待长城废墉为例,论证国人废墟

7、审美意识日益觉醒的同时,间接批评了“修旧如新”的八达岭长城和慕田峪长城的修缮理念。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15-我国虽有丰富的废墟资源,却未形成废墟文化。但现在,国人对废墟美的认知和欣赏能力逐步提高。B.废墟是活的历史化石或活的历史教科书,废墟的文物价值在于其虽残破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C.废墟具有残缺美,面对长城遗址,保留它残破的历史真实性遗址的原生状态也许更有价值。D.认识废墟美要从认识残缺美开始,废墟受到尊重保护,成为审美对象,形成“废墟文化”。(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

8、完成4-6题。阿胶女的手马淑敏参观教堂,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卷,天堂、地狱间唤醒心中的憧憬和敬畏。惊叹画师对圣母玛利亚一双手细致入微的描绘,那双圆润、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