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外科颈骨折非手术治疗与手术治疗的效果比较

肱骨外科颈骨折非手术治疗与手术治疗的效果比较

ID:44565612

大小:82.55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0-23

肱骨外科颈骨折非手术治疗与手术治疗的效果比较_第1页
肱骨外科颈骨折非手术治疗与手术治疗的效果比较_第2页
肱骨外科颈骨折非手术治疗与手术治疗的效果比较_第3页
肱骨外科颈骨折非手术治疗与手术治疗的效果比较_第4页
肱骨外科颈骨折非手术治疗与手术治疗的效果比较_第5页
资源描述:

《肱骨外科颈骨折非手术治疗与手术治疗的效果比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肱骨外科颈骨折非手术治疗与手术治疗的效果比较[摘要]目的探究手法整复并小夹板外固定术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80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A组和B组,各40例。A组采用手法整复并小夹板外固定术,B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发症.骨头愈合时间、骨关节功能改善情况和复发率。结果B组的治疗效果(95.00%)优于A组(80.00%),并发症发生率(5%)低于A组(20%),骨头愈合时间

2、[(41.89±4.88)d]短于人组[(49・01±5・02)d],骨关节功能改善情况优于A组,复发率(2.5%)低于A组(1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和手法整复并小夹板外固定术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均具有较好的疗效,对临床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关键词]肱骨外科;颈骨折;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骨关节功能[中图分类号]R68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721(2016)08(c)-0065-0

3、3肱骨外科颈骨折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骨折类型,位于颈下2〜3cm,胸大肌止点以上,是疏松骨质到密质骨质的过渡,在解剖学上最薄弱的部位,发生于各个年龄阶段,但易发于老年患者[1]。其临床症状有关节肿胀、疼痛、活动能力低下、局部出血过多等;发病原因有多种,如暴力[2-3]o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采用两种方法进行对照研究,现将研究内容汇报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80例骯部骨折的老年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A组和B组,各40例;

4、所有患者均确诊为髄部骨折,排除心、肺、肝、肾功能障碍等情况,并确定无精神病史。A组男28例,女12例,年龄54〜88岁,平均(82.31±53.82)岁;B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55〜82岁,平均(79.86±52.5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具有可比性。1.2治疗方法1.2.1A组采用手法整复并小夹板外固定术,对患者的骨折血肿部位进行麻醉。患者平卧,用布带缠绕牵拉患者肩部,使患者的肘关节屈曲度呈90°,沿着肱骨进行纵轴牵引,将骨折两端拉开,用拇指将

5、患者的骨折部位向内推,再将骨折远端进行牵拉,向外伸展上臂,矫正后,再将前屈肩关节举过头部,挤压患者的骨折部位,进行矫正向成角,复位完成;但是,此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若出现畸形较严重的患者,可进行手法复位,复位人员于患者前侧,患者的两拇指放置患者骨折部位的远段后侧,剩余四指环抱肩前侧,将骨折成角,在牵引力的支持下将患者上臂举过头顶,拇指将骨折部位向远端推,其余四指进行前后按压,以矫正复位,最后再进行外固定。4周后拍片示骨折愈合良好骨痂生成可行肩关节功能锻炼,6周后加大幅度进行功能锻炼,8周后可进行负

6、重锻炼[4-5]o1.2.2B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患者半卧位,将患者的肩垫高,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取三角肌和胸大肌之间选择易显露的肩关节,长度约6cm,在X线辅助检查下进行骨折复位,进行固定,固定后通过透视检查观察复位是否牢固,再进行冲洗,负压引流,缝合手术切口,术毕后,给予患者抗消炎药,促进伤口愈合,在内固定物足够稳定的情况下,患者术后即可进行肩部康复训练,6周后复查拍片示骨折愈合骨痂生成,可进行功能锻炼及负重锻炼[6]。1.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骨头愈合时间、骨关节

7、功能改善情况和复发率。治愈:患者行走无障碍,无疼痛感;有效:患者偶感疼痛,行走稍有障碍;无效:患者疼痛剧烈,行走有重度障碍[6]。总有效二治疗+有效。骨关节功能改善情况可分为优、良、中、差。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土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B组的总有效率高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2.2两组患者并发

8、症发生率的比较A组患者出现肩部功能障碍2例,疼痛2例,压痛2例,肩部活动受限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0%;B组出现肩部功能障碍0例,疼痛1例,压痛1例,肩部活动受限0例,并发症发生率是5%,B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29,P=0.00)o2.3两组患者骨头愈合时间的比较两组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骨头均开始慢慢愈合,B组骨头愈合时间为(41.89±4.88)d,短于A组的(49.01±5.0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2.4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