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ct及mri诊断特点探讨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ct及mri诊断特点探讨

ID:44566249

大小:38.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23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ct及mri诊断特点探讨_第1页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ct及mri诊断特点探讨_第2页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ct及mri诊断特点探讨_第3页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ct及mri诊断特点探讨_第4页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ct及mri诊断特点探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ct及mri诊断特点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CT及MRI诊断特点探讨摘要:目的:对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CT及MRI诊断特点进行探讨和研究。方法:选择30例于2012年5月至2013年6月间在我院进行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对患者的MRI和CT影像表现进行观察和总结。结果:全部30例患者皆为单发结节,病灶直径为2.4至6.8厘米,平均直径为(4.6±0.3)厘米。对11例患者进行MRI检查,平扫病灶均为L2WI稍高信号,tlWI稍低信号。有星状中央瘢痕位于5例患者病灶中心部位。对19例患者进行CT检查,平扫病

2、灶均为低密度,有星芒状更低密度区位于15例患者病灶屮心部位。全部患者动脉期增强扫描病灶皆明显强化,伴有中央瘢痕的患者占14例。中央瘢痕延迟扫描呈延迟强化的患者占6例,11例患者迂曲增粗血管位于其病灶周边或者中央部位。结论:对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患者进行CT及MRI平扫或者动态增强检查能够使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典型征象得到充分的显示,有利于使诊断的准确性不断得到提高。关键词: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CT及MRI诊断特点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8.275【中图分类号】R4【

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8-0246-02作为肿瘤样病变,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并不是真正的肿瘤,该病的发病原因尚没有得到证实,临床上有较多进行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影像诊断方法,本次研究特就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CT及MRI诊断特点进行探讨。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30例于2012年5月至2013年6间在我院进行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治疗的患者,其中,女性患者占19例,男性患者占11例,患者的年龄范围居于23至57周岁,年龄平均值为(30・6±2.3)岁,全部患者均经临床确诊

4、,全部30例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患者共30个病灶,手术进行前对全部患者进行MRI检查或者CT扫描。所有患者凝血酶原时间和血常规没有发生异常现象,IlbsAg以及癌胚抗原和甲胎蛋口检查结果呈阴性。1.2方法。1.2.1MRT检查。本次研究中进行MRT检查的仪器为1.5T超导MR仪,横断面快速小角度激发tlWI序列:层距1.8mm,层厚6mm,TE4.8ms,TR136ms;快速自旋回波FS+t2WI序列:TE70ms,TR3500-4500ms,扫描范I韦I与tlWI相同;冠状位:TE2ms,TR4ms;^L喷

5、酸葡胺动态增强法:将Gd-DTPA经患者肘静脉注射到患者体内,注射剂量为02imnol/kg,方式为高压注射器推注,在5-8秒内完成注射,完成注射8秒后,对患者动脉期进行第1次扫扫描,本次操作需应用tlWI序列,患者持续屏气16至20秒,层间距为2mm,层厚为2mm,完成动脉期扫描6秒后,对患者静脉期进行第2次扫描,患者持续屏气16至20秒,完成静脉期扫描50秒后,対患者平衡期进行第3次扫描,患者持续屏气16至20秒,延迟扫描5分钟左右[1]o1.2.2CT检查。进行CT检查的仪器为东芝16排螺旋CT机,螺

6、距1,层间距2mm,层厚2mm,扫描参数:300mA,120kVo扫描范围与平扫相同,首先对患者进行上腹部平扫,使用高压注射器增强扫描,将非离子型碘对比剂经患者肘静脉注射到患者体内,注射剂量为80-100ml,方式为手推注射,25s左右对患者进行动脉期扫描,60-70S左右对患者进行静脉期扫描,120s左右对患者进行平衡期扫描,延迟扫描5分钟左右[2]o2结果全部30例患者皆为单发结节,形状呈类圆形或者圆形,5例患者位于肝左内叶,7例患者位于左外叶,7例患者位于右前叶,11例患者位于右后叶,病灶直径为2.4

7、至6.8厘米,平均直径为(4.6±0.3)厘米。对11例患者进行MRI检查,平扫病灶均为t2WI稍高信号,tlWI稍低信号。5例患者病灶为长tl长t2信号,冇星状屮央瘢痕位于患者病灶屮心部位。对19例患者进行CT检查,平扫病灶均为低密度,15例患者有星芒状更低密度区位于其病灶中心部位。对患者进行动脉期增强扫描,全部患者病灶皆明显强化,伴有中央瘢痕的患者占14例。中央瘢痕延迟扫描呈延迟强化的患者占6例,平衡期为略低密度或者等密度。静脉期病灶密度较高,但是减低效果显著,11例患者迂曲增粗血管位于其病灶周边或者屮

8、央部位。3讨论作为肝脏肿瘤样增生性病变,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发病机制尚没有得到临床证实,在对典型的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进行诊断时需同肝腺瘤、血管瘤以及原发性肝癌相区别,当前临床上通常将病理检查与患者临床表现以及结合多种影像学检查诊断该病[3]。临床上通常对肝脏肿瘤样增生性患者进行MRI检查CT检查,MRI的主要表现体现在以下方面:平扫病灶为长tl长t2信号,病灶区存在中央瘢痕时信号不均,呈t2WI稍高信号,tlWI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