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高产栽培模式论文

大豆高产栽培模式论文

ID:44600286

大小:57.05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24

大豆高产栽培模式论文_第1页
大豆高产栽培模式论文_第2页
大豆高产栽培模式论文_第3页
大豆高产栽培模式论文_第4页
资源描述:

《大豆高产栽培模式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寒干旱地区大豆高产栽培技术李洪斌I秦世宝2(1、内蒙古大兴安岭农场管理局2、内蒙古大兴安岭农场管理局农业处165471)大兴安岭垦区位于大兴安岭南麓,地处高纬度地区,纬度在49。—50°之间,年平均>10°C活动积温1800—2150°C,无霜期95-120天,主栽作物以大豆为主,是农业部划定的高油大豆产业带,是典型雨养旱作农业区,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垦区连续多年出现春旱,针对这一情况,垦区积极探索新的大豆高产栽培模式,经过广大农业技术人员共同努力,探索出一套完善的高寒干旱地区大豆栽培模式,技术概括为“秸秆全还田,深松起大垄,高油高产种,测土配方肥,植生

2、调节剂,高效化除方,科学防病虫,垄上四行密,花荚两遍水,亩产超四百”。累计推广面积近百万亩,可显著提高高寒干旱地区大豆产量,对稳定大豆生产具有重要作用。一、秸秆全还田上茬作物收获后100%秸秆还田,通过秸秆腐熟增加土壤肥力,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团粒结构和毛管孔隙度(含水孔隙)明显增加。二.深松起大垄秋季利用联合整地机进行深松作业,深度35-40厘米,用大型拖拉机配置专用起垄机起垄,垄距105-110厘米,起垄后形成一个底边宽为110、上边宽65、高度为20-25厘米的梯形大垄。垄高一致,垄顶平整。耕层土壤上松下实,可提高水分利用率15-17%。大豆大

3、垄宽台具有“一抗、二防、三增”等优点,非常适合高寒、干旱、半干旱的旱作地区推广应用。“一抗”:抗干旱。通过深松35厘米以上可以打破犁底层,增强土壤通透性和蓄水能力,建立起“地下水库”,做到秋雨春用;通过秋季起垄,使耕地产生“褶皱”,从而减少冬雪被风刮走的数量,实现冬雪春用;通过秸秆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使土壤孔隙发达,利于作物在干旱季节提取地下水。“二防”:一是防失土,由于当地春季大风天数多,风干物燥,很容易将地表细土刮走,通过大垄垄沟可以最大限度的保留细土和壤土,减少沃土流失;二是防内涝,大豆垄作,使植株在“地平面”以上20-25厘米处生长,防止雨季

4、形成内涝,并可以通过垄沟排水,有效解决了夏季排涝问题。“三增”起垄耕作增加了地表吸收光照面积,增加了地温和积温;大垄宽台技术实现了缩垄增行,通过加大密度,提高单位面积株数,靠群体优势增产;采用秸秆还田技术培肥了地力,增力口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实现用养结合。三、高油高产种选用优良的高油、高蛋白品种,种子纯度和净度分别达到到98%以上,发芽率达到90%以上。四、测土配方肥依据土壤化验结果,进行配方施肥。N:P:K=l:1.5:1?每亩用55%大豆专用肥(BB肥)15公斤。五、植生调节剂1、大豆2—3片复叶期(幼苗期),亩用尿素0.3公斤+农宝叶白金20毫升,兑

5、水13公斤;2大豆5-6片复叶期(开花期),亩用尿素0.4公斤+20毫升云大120+农宝叶白金20毫升,兑水13公斤。六.高效化除方1、苗前每亩用48%广灭灵(或48%田得济)40-50毫升+999g/L(有效含量90.5%)乙草胺100—125毫升+25%噬吩磺隆5克(75%囈吩磺隆1—1.5克)+30克全安,兑水13公斤。2、苗后(1)每亩用20.8%虎拿草125—150毫升,兑水13公斤。(2)当苗后草荒较严重时可采取以下配方:每亩用250g/L的氟磺胺草瞇水剂100毫升+30%烯草酮17克+48%灭草松200毫升+全安30克,兑水13公斤。(3)

6、当苗后刺儿菜.苣荚菜特别严重且草龄较大无其它杂草的地块可选用每亩48%灭草松300-350毫升+全安30克进行叶面喷施,此配方其除草效果好、无药害。七.科学防病虫1、播前每亩地种子用33克千斤顶+抗旱营养种衣剂60-90克(包含硼、铁、钿、铜、锌等微量元素),防治大豆潜根蝇及根部病害。2、生育期内若有病虫害发生时,视具体情况科学防治。六.垄上四行密应用专用的大垄高台播种机进行播种,垄顶宽65厘米,中间两苗带距离20厘米,其余苗带距离15厘米,边苗带距离垄顶边缘7.5厘米,密度2.8-3.0万株/亩。大垄宽台栽培模式示意图七.花荚两遍水大豆始花期、结荚期是

7、需要水分的关键期,日耗水量约为1.9吨/亩,占全生育期总耗水量的35%左右。生育期如遇干旱,分别在花期和结荚期喷灌两次,喷水量要达到相当于20毫米的降雨量以上,喷透即可。十、亩产超四百高寒干旱地区大豆高产栽培配套技术实现了农机和农艺的紧密结合,经过多年的试验推广,在正常年份下,平均亩产达到200公斤以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