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高产栽培模式实验的总结报告-论文.pdf

大豆高产栽培模式实验的总结报告-论文.pdf

ID:57974006

大小:181.37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18

大豆高产栽培模式实验的总结报告-论文.pdf_第1页
大豆高产栽培模式实验的总结报告-论文.pdf_第2页
资源描述:

《大豆高产栽培模式实验的总结报告-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种植与环境大豆高产栽培模式实验的总结报告朱红伟王刚(1.黑龙江省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建三江分局七星研发中心156300,2.黑龙江省建三江分局浓江农场156335)大豆是黑龙江垦区主栽作物,在国民经济中占厘米,轻耙深度14~16厘米。秋整地20厘米耕层内有重要地位。近年来,农垦总局组织实施了高产创建每平方米大于5厘米土块不超过3个。重耙、轻耙、活动,为大豆的增产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为进一平地斜向作业,与播种方向成45度,10米幅宽内高步提高大豆的单产水平,总结出行之有效的栽培模低差不超过3厘米。秸秆粉碎抛洒均匀

2、,基础耕作全式,积累大豆生产经验。2011年,七星研发中心根据田整齐均匀一致。宜耕期作业,禁止湿整、湿耕。提倡农垦总局和七星分公司的有关要求,继续进行小区联合整地,浅翻深松必须佩带合墒器,防止失墒整地。’高产实验。现将实施情况总结如下。2.3播种要求1基本情况选择品种为垦丰16,株高75厘米左右,生育期试验布置在七星研发中心试验园区。试验区土120天,百粒重18克。亚有限结荚习性,籽粒圆形,种壤为草甸白浆土,地蛛平整均匀,前茬作物为大豆。皮黄色,有光泽,黄色脐,需活动积温2447.2~C。抗倒土壤肥力状况为有机质3

3、l-4克/千克,pH值6.05,伏,适于密植,可以依靠增加群体密度增产。由于采碱解氮115.14毫克/千克,速效磷22.65毫克/千用“三垄栽培”栽培技术模式,保苗株数设计为2.5克,速效钾69.01毫克/千克。种植面积为2亩(每亩万/亩。秆强不倒,中抗灰斑病。667平方米),大豆品种为垦丰16,目标产量300千播前进行机械分级和人工粒选,为达到出苗一克/亩。致,种子在播种前进行人工分级。种子质量标准,要2实施情况求纯度大于99%,净度100%,芽率大于96%,水分小2.1栽培模式于13.5%,粒型均匀一致。精选后

4、的种子进行种衣剂采用“三垄栽培”技术模式。技术要点是,将苗包衣,每100千克大豆种子用35%多克福1500毫升,“益微”(芽孢杆菌)100~150毫升。包衣做到包带问距加宽到2224厘米,实行垄上3行精量密植播种,垄上3苗带,两边行苗带间距22—24厘米,各全、包匀,包衣后的种子应及时晾晒、装袋。行苗带间距为10~11厘米,单行播种米间落粒13粒在播种适期内,要因天气、土壤墒情等条件确定具体播期,通常于5月1日进行播种。播种时做到播左右,米间落粒不少于40粒,从而使植株分布合理,保群体增产。亩保苗3.2~3.4万株

5、。既保留了垄沟深量准确,播后及时进行镇压。松、垄下分层施肥、垄上精量播种的特点,又实现了2.4施肥方法合理密植。按照测土配方的比例进行配比施肥,重点解决本实验中,垄距67厘米,米间粒数23粒,亩保大豆花荚期的需肥问题。亩施磷酸二铵14千克,尿苗2万株。本实验中,亩施化肥25千克,其中尿素4素4千克,硫酸钾7千克。采用分层施肥的方式,总千克,磷酸二铵14千克,硫酸钾7千克。要做到立体施肥量的1/3施于种下6厘米,2/3施于种下l2厘施肥,种肥分层,防止烧种。米。在施足底肥的同时,结合病虫防治进行叶面追2.2土地基础肥

6、,保证了大豆各生育时期对养分的需求。2010年秋,对地块进行了清理,减少地表秸秆,2.5精细大豆管理地表秸秆长度在3~5厘米。秋季深松整地,对土壤耕抓好播期,以5厘米土层温度稳定通过7℃为始层总体要求达到深、透、碎、平、净、墒。采用鹅掌式深限,2011年的适宜播期为5月1日。大垄密栽培密度松犁、框架式深松犁或全方位式深松犁,深松深度为2.2~2.7万株/亩。根据l壤墒情,瑙株镇J土后3~435—40厘米。框架式深松犁必须带侧翼,深松不留暗厘米。播种到头到边,地头齐。采取二次施肥措施,格子,3O厘米耕层内土层全面松动

7、。重耙深度16~18在大豆4-6片复n-l-n-,],用}种机在根际外侧亩施尿养殖技术顾问2012.7四种植与环境素2-3千克,中耕覆土。也可以降低基肥用量1/3,用气温24.3oC,较2010年高2.5℃,较历年高2.8~C;降于二次施肥。水量39.1毫米,较2010年少64.1毫米,较历年少过去大豆栽培管理粗放,播种两头堵,铲趟l71.1毫米;13照时数269.8小时,较2010年多88.1遍,开铲之前先压蒙头土。现在是3铲3趟或3铲4小时,较历年多54.4小时。整体上气温高,降水少,Et趟,消灭了趟蒙头土的粗

8、耕现象,取代的是铲前深照充足,7月份的天气情况对大豆生产不利,严重地松。过去播种是“手撒豆,满垄灌”,管理是“铲两帮,影响了大豆鼓粒灌浆,导致空瘪粒增多。撸大荒”的种管方式,实行精量点播后是“深松土,不能充分利用喷灌条件,既要防止喷灌造成大细铲趟,既保苗,又保墒”。过去铲地是“撞命锄,狠豆倒伏,又要防止喷灌后有强降雨出现涝情,所以没劲拽,不顾苗死好与坏”,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