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浅谈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ID:44628723

大小:1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24

浅谈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_第1页
浅谈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_第2页
浅谈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_第3页
浅谈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人生。可见习惯在人的一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他既能带领着人迈向成功Z巅,也能拖着你滑向万丈低谷。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个人内在索养与外在言行和谐统一、完美结合的反映,更是一个人获得良性发展和普遍接纳的捷径。学生的德育工作,必须从习惯养成入手。良好习惯培养要从小抓起,尤其是在小学阶段,更要対学生行为进行引导与纠偏。可是,到目前为止,学生行为方式和态度的形成相对于多门学科而言,仅屈居隐蔽课程,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现状依旧凸显改善学生行为习惯培

2、养工作的紧迫性。虽然,学生行为习惯的形成总的来说是社会、家庭环境和学校教育共同影响的结果,但是本人认为一线教育工作者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抓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一、深究学生行为的意义学生的习惯性行为大多都是自身基于某种预期反复强化的结果,总是在有意无意的表达内心的需求。但是,由于认知能力的限制,学牛辨别是非的能力还不强,对于自身行为的意义缺乏正确认识,往往对自身行为存在不合理甚至错误的预期,如“操社会”、“讲义气”、“追新潮”等。因此在教育中,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那些行为是正确的,应该学习和发扬;

3、那些行为不恰当甚至是错误的,不可取,不可学,要耻论它。用身边的人、事、物教育和引导学生,分清是非善恶,弘扬社会的正能量。从而让学生心中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尽可能变学生的无意识行为为有意识行为,用社会倡导的行为意义来决定其行为采取与否及其方式选择,力求让学生自觉的设法巩固人们赞许的行为方式或人们期待的行为出现,而防止或消除人们不想见到的行为方式的出现。二、发挥班级舆论的积极作用管理的要义在于“借力”,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尤其如此。学生生活在班集体中,集体对学生的成长影响意义重大,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4、就是这个道理。营造一方面可以使良好的行为习惯得到充分的肯定,另一方面可以使不良行为习惯受到消极评价的集体氛围,在集体中形成“好行为一一好评价一一更好行为”的良性循环,以及“不良行为一一消极评价一一自纠自改一一好行为”的纠改过程,迫使每一位学生的行为进入良性发展轨道的积极班级舆论,从而在班级中形成正确舆论评价导向。正确的班级舆论乂成为不可代替的教育资源,使生活于其间的学生自觉卷入和参与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过程,提高注意和警觉能力,自觉巩固人们期待的行为方式,摒弃不良行为。三、心灵沟通,分类引导培养学生良

5、好的行为习惯,需要教师与学生心灵沟通。只冇师生心灵沟通,相互信任,坦诚相待,才能掌握学生身上发生了什么以及为什么发生,找到不良行为习惯的根源,了解不良行为习惯的原因是外部因素还是内部因素,从而分类引导,对症下笏,以收事半功倍之效。也只有师生心灵相通,相互信任,坦诚相待,教师对学生行为习惯培养的指导帮助和方案,才能为学生乐意接受,避免学生虚伪的服从甚至造成逆反心理,事与愿违。本人曾接手过一个班级,班级是学校出名的“后进班”。本人接手后,通过深入班级调查,了解到班上有位叫徐杰的学生是一名“调皮王”,在他

6、的带领下,班上一伙同学在一起捣乱,导致班级的形象较差,我决定从徐杰同学入手进行教育塑造。我主动接近徐杰同学,但他对我怀有戒意,经常躲着我。一次,徐杰与其他同学在课间打玩,不小心扭伤了脚,不能走动。学生报告我后,我将他背到医院治疗,通过与之交谈,了解到他是一名留守儿童,父母在外打工,他跟着奶奶在家,由于奶奶年事已高,对其管理缺乏,加上溺爱,使得徐杰染上一些不良习气。徐杰脚扭伤后,我经常送他回家,在路上与他进行交流沟通,徐杰其实是一个内心脆弱的孩子,因为父母长期在外,缺乏父母关爱,他常常以恶作剧引起他人

7、的关注,故获得“调皮王”称号。知道了徐杰的真实内心后,我在他的脚不能走动期间每天坚持送他回家,其间时常讨论他之前的一些不良行为的危害,在他脚伤好了后,我也隔三差五对他进行家访,他在我的感化下,逐渐改掉了一些坏毛病,还将班上学生的动向主动向我报告,我掌握了处理班上事务的主动权,避免了很多影响班级声誉的学生事件,班级的班风也逐步得以扭转。看到徐杰同学的转变,我内心充满了成就感。四、相信学生,宽容学生对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要反复抓,抓反复,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首先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望成为品行端正的

8、人,同时对学生的不良行为耍一方面给予适度惩罚,另一方面要有普渡众生的胸怀,时常保持一颗宽容的心,不要一棍子打死人,让学生认识到改正不良行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总之,教师的教育应像小河流水一样持续不断、平静、实在而冇力,从而激发学生弃恶扬善的内动力,自觉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徳震动比惩罚更强烈。”五、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教师往往是学生模仿学习的对象。教师既应加强自我修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为学生树立榜样,又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